重塑抗战公共记忆 《东方战场》的史学价值与追求

作者:叶匡政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05 15:18:27

摘要:66集的电视剧《东方战场》开播后,在网上引来热议。这部一年多前就已杀青的电视剧,历经种种磨难,总算与观众见面了。大陆抗日剧数不胜数,但像《东方战场》这样,以全景方式、国际视角来表现十四年中国抗战史的电视剧,确是第一部。

叶匡政

66集的电视剧《东方战场》开播后,在网上引来热议。这部一年多前就已杀青的电视剧,历经种种磨难,总算与观众见面了。大陆抗日剧数不胜数,但像《东方战场》这样,以全景方式、国际视角来表现十四年中国抗战史的电视剧,确是第一部。

从国内战役看,早期的江桥抗战、长城抗战,到其后的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远征军滇缅会战等重大战役,在剧中都有浓墨重彩地表现;从国际事件看,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等,到太平洋战争中一些著名战役,该剧同样有所涉猎。此外,还有间谍战、敌后战、政党之争等,各个阵营的人马轮番上场,为我们演绎了一部简明而壮烈的中国抗战史。

这部电视剧还有个奇特处,所有与中国抗战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在剧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现。中共阵营的人物自不必说,国民党阵营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几百位,除政治人物,在正面战场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民党将军,大多得到了展示;此外,伪满阵营、汪伪阵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日本法西斯阵营中的重要历史人物,也大多上场了,从溥仪、溥杰、汪精卫、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到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杜鲁门、麦克阿瑟、希特勒、日本裕仁天皇、东条英机、板垣征四等。总之,全剧有名有姓的角色多达1200余人,而且扮演各国历史人物的,多是该国的特型演员,日本和欧美参演演员就有数百位,阵容庞大。

如果你想通过电视剧的方式,了解中国抗战史的历史脉络及这场战争悲剧发生的前因后果,《东方战争》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然而,这部电视剧开播几天后,该剧导演路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达了对部分观众因浅薄而妄论的“遗憾和悲伤”,称《东方战场》有它的史学价值追求。我们知道,在当下政治正确的历史观下,以这种方式来拍抗战历史,确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一方面很多历史真相虽在学术界已成共识,但并未扩大成为全民的共识,在用影视作品表现时,必然受到种种限制;另一方面,政治正确势必会对全剧的主题和脉胳构成重大影响,影视作品即便尽了最大的努力,结果也可能毁誉参半。

但我不能不说,《东方战场》在表达中国抗战史的影视剧中,是有很多重大突破的,这正是因为它有史学价值追求。

过去的抗战剧,大多是用一种简单的敌我正义、以牙还牙,或对杀戮正义的渲染、对胜利庸俗的欢呼,阻碍了人们对战争真正的感受和思考。在这些抗战剧中,我们既看不到历史意识,也缺乏人文关怀。这种抗战剧看得越多,只会让民众丧失对战争悲剧的感受力。从那些血腥残酷的抗战剧,我们看到的多是对杀戮者勇气的张扬、对权谋策略的好奇,极少有抗战剧带着观众真正走入历史,带着他们一起来探究这些灾祸与苦难的发生史,从而让民众来重新思考和平与生命的意义。

《东方战场》显然是有这种历史与人文意识的,因此它更关注这场战争的悲剧之源。在我们的常识中,确实是统治者、胜利者在撰写历史,为了让他们的强力意志穿透民众的头颅。然而电视剧作为当下影响力很大的一种公共表达,它所呈现的历史意识,同样值得人们关注。《东方战场》表现抗战,就摆脱了过去那种简单地用意识形态图解历史的方式,而把探求抗战的历史真相,把历史对人和生命的道歉,作为电视剧陈述的核心。这其实是在重塑我们对抗战的公共记忆。这种记忆讲述的不是憎恨、复仇和胜利,而是和平、真相与正义。对抗战的一切悲剧表达,最终是为了让人们远离战争。《东方战场》的历史叙述方式,试图恢复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常识。

所以,我们看到,《东方战场》对抗战的展示是全景式的。凡是重要的历史片断,在剧中都有所展示。它不对历史删繁就简,也不会忽略那些在历史中失败的人物,和那些被历史伤害过的命运,它与那些带着虚假历史记忆的抗战剧绝然不同,它呈现的历史不是封闭的、单线的、自我麻痹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尽可能贴近真实的。《东方战场》展示的这部抗战史,既让我们可能去认清过去,也期望让我们看到未来。可以说,这种对历史的审视方式,才是在为历史寻找第二次生命。那已死亡的过去与生命,在这种展示中获得了另一个躯体。这是对历史充满良知的凝视,是历史更为广阔的视野,也像是为历史求得宽恕的审判。

因而,像《东方战场》这种具有历史情怀的电视剧,绝不会唤起观众对战争和暴力的兴趣与热望,而是让观从众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战争,保存的也是对和平与自由的意识。能以这种方式创作历史剧,主创者显然是意识到作为电视人,对塑造当代公共精神应承担的责任,要带给观众的也是一种净化历史罪恶和人性的力量。

此外,《东方战场》的国际视角,在影视剧的抗战表达上,也是一种突破。剧中呈现了大量鲜活的历史细节,使抗战史第一次在观众眼中,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样貌。这些年来,历史学发生的一个深刻变化,就是无人再敢把某种单一的历史观,称作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了。对历史表述而言,那种只有一种权威说法的年代也在逝去。民众在用越来越多的方法和途径,接近历史,历史学的领域也被一再扩大。很显然,只有通过历史,每个人才能从广大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明白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在每个国家的文化定位中,历史都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认同的最终形成。尤其是抗战这么重要的历史,如果在公众记忆被扭曲,那肯定是一件悲哀的事。

多年来在影视剧对抗战的表述,历史观一直显得模糊而混乱。很多创作者似乎默认了历史是意识形态的奴隶,大多数人只知道历史记忆的政治正确,忘记了历史对生命所承担的文化和道德责任。尤其像抗战这种延续了十四年、改变数代人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果在公共空间中得不到自由而充分地展示、交流和反思,那意味着抗战中所有生命经历的苦难、不幸和悲伤,都白白流逝了。不去探究历史真相与苦难的根源,人们对和平、良知和正义的感受就会趋于麻木。

所以对抗战史,不仅不应从一个孤立或封闭的视角中去表现,更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只有不断借用他国和国际眼光来反观自己的历史,才能在辨别那些大是大非或大真大伪的历史问题时,理解得更为客观理性,结论也更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从这个角度说,《东方战场》对我们理解中国的抗战史,确实做了一件极具探索价值的事。历史事件是无法重复的,但各种视角的资料汇集得越多,各种类型的历史证据展现越充份,逼近历史真实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历史剧的张力,往往就存在在这种视角的差异中。我们对这种差异了解得越充分,对抗战史的认知也会越趋近真实。

抗战胜利已70多年了,然而对正面抗日战场的很多史实,民众认知还很模糊。过去的历史课本和研究,也多用意识形态的对立来解读抗战史,使人们对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行动评价不高。但事实上,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是坚持积极抗战的,并付出了巨大牺牲。抗战初期自不必说,日军狂言要3个月拿下中国,如果没有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淞沪会战、忻口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日军极可能迅速南进而迫我于死地。前期抗战,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是“以时间争取空间”,目的是为了实现持久抗战。可以说,这一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日军军力,也使日军自此陷入了中国的战争泥淖之中,直到它的最后失败。对此,《东方战场》都用大篇帽进行了展现,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有过一个客观的评价,认为如果中国当年被迅速打败了,日军就可能抽调出更多的军力前往更多的地方作战,比如日军可能打下澳洲和印度,甚至可能和德国配合作战。如果是这样一种状况,二战的前景就不堪设想。因为当年的日军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在训练组织上,都要比国民党军队占有绝对优势。正因为中国在正面战场上的顽强抵抗,才有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两岸统一是当下的政治主流意识,如何公平客观地评价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历史,在这其中尤为重要。很显然,在两岸未实现政治统一前,历史意识尤其是现当代的历史记忆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历史意识统一了,两岸的政治统一才有可能。在过去,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双方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很难被遗忘。但如何使过去对立的历史记忆,不在未来变成新的冲突,学会理解与认知对方记忆中的真相,是必须迈出的一步。在这方面,《东方战场》显然是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所以我们看到,在剧中国共两党的抗战史、包括西方反法西斯战争史,都被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与呈现,战争各方在战场上的表现,都得到尽可能接近真实的表达。

这是一个互相尊重的过程,你尊重对方眼中的历史,对方也会理解你认可的历史。那些构成冲突和对立的历史记忆,才有化解和客观认知的可能。历史记忆求同存异了,台湾和在陆两地才能真正从对立和对抗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构建一个有分享也有合作的未来。而一切,影视作品所肩负的使命,显然比历史研究更为重要,因为它能真正改变民众的公共记忆。(作者系文化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