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欧美诉讼中国是资源分配话语权的角逐

作者:任孟山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26 21:04:41

摘要:欧美诉讼中国是资源分配话语权的角逐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

   6月23日,欧盟与美国就中国限制战略原料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欧盟在发给本报记者的信函中显示,欧盟提出就中国针对原材料出口的限制措施进行世贸组织磋商。6月24日,中国商务部确认,已经收到了欧盟、美国的磋商请求,中国认为自己的行动符合WTO规则。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被其他国家卷入争端解决机制,或中国求助于争端解决机制,从法律的契约精神来讲,都应该属于正常现象,这则消息也不例外。因为,按照既有约定,利益相关各方可以通过大家认可的游戏规则,共同求得问题解决。但是,这则新闻却引起了国内外的分外关注,因为:
    其一,今年1月份奥巴马上任后,这是美国向WTO起诉中国的第一案,不少人将此案看做是观测奥巴马政府对华经济态度的一个小窗口。其二,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欧盟与美国在经济方面各行其是已是常态,但这次是两者联手对中国采取行动,左右夹攻。其三,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第一次收到的关于中国出口政策方面的申诉。而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中,绝大多数诉讼皆指向限制进口的措施,指责其他国家限制出口措施的鲜有案例。
    但更要的是这些战略原材料背后的资源话语权争夺。在上述限制出口原材料清单中,包括矾土、焦炭、氟石、镁、硅、金刚砂、黄磷和锌等,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芯片、飞机以及其他多个工业领域。而对于全球战略资源的争夺,是欧盟与美国既有的政策主张。一方面,它们封存一些战略性高或污染程度高的稀有资源矿;另一方面,它们尽可能多地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稀有资源利用并储备。
    对于欧美国家的行动,不必什么都以“阴谋论”的思维方式加以推测,但是,对于它们的举动也不必抱有什么幻想,坚守自身的国家利益是欧美国家行动的前提。屁股决定脑袋,是国家间关系中的真理。在这次诉讼行动中出面的美国贸易代表柯克,此前在华盛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演讲时,对美中贸易重要性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以异常强硬的口吻警告说,美国把美国商业和工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在对华贸易中采取“更积极措施”维护美方利益。
    而同样是在6月23日,欧盟决定对中国金属盘条征收最高达24%的正式反倾销税,为期5年。这是欧盟针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的多项反倾销行动之一。看起来这好像不是什么稀罕事,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内,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近年来已经常见。但是,联系到欧盟与美国联手诉讼中国的行为,还是能够看出些其中的问题。道理很简单,一方面是欧盟不需要的东西,就采取反倾销措施加以抵制进口;另一方面是欧盟需要的东西,就采取诉讼措施要求中国扩大出口。
    按照欧盟和美国的惯常作风,对于其中的策略性细节一定是思虑再三,但这些都不过是可以用来维护国家利益的理由,直言不讳中隐藏的深层次因素是它们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行为主体和规则制定者。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商务部的说辞——中国的相关限制措施,旨在完善环保政策,减少资源开采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不在它们考虑之列。而欧盟和美国,特别是欧盟,是环保方面的急先锋,一直以来对中国的环保政策颇有微词。在一定意义上讲,欧盟对华环保高压已经是其外交政策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但是,一旦涉及自身国家利益,环保因素似乎就可以忽略了。
    正如有资料披露,此前几年,欧盟曾经指责我国焦炭大量出口,威胁对我国出口的焦炭发起反倾销,经过谈判,我国削减了对欧焦炭出口配额。不料,在全世界钢铁生产和焦炭需求猛增后,欧洲钢铁厂商陷入“焦炭荒”,欧盟又指责我国蓄意压缩对欧焦炭出口配额,声称要为此向世贸组织申诉。在这次欧盟提出的清单中,焦炭也位列其中。也就是说,要求中国如何行为,取决于欧盟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其他因素,即使中国为了环保也不行。
    因此,处于优势地位的欧盟和美国,会继续利用现有优势,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在战略性资源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争取始终掌握资源分配的话语权。就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游戏规则而言,欧美国家是最大的制定者和主导方,深嵌其中的价值理念也多是它们的,其当然会借此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实力增强过程中的中国面临的一个中长期挑战,将来的国家间争端中也会不乏其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