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66亿债券被指违约 云峰集团陷能源业务困境

作者:王海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3-02 11:23:01

摘要:被指66亿元债券涉嫌违约,上海云峰集团近日陷入了兑付危机的舆论漩涡中。

66亿债券被指违约 云峰集团陷能源业务困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被指66亿元债券涉嫌违约,上海云峰集团近日陷入了兑付危机的舆论漩涡中。

受煤炭和石油行情下滑影响,以能源为主业的云峰集团遭遇经营困境。由于负债率冲破融资产品规定的警戒线,触发了部分投资者对债务的提前赎回,但在今年1月和2月,投资人没有如期收到云峰支付的利息,进而引发了对云峰偿债能力的担忧。

事件由此发酵。在追债过程中,绿地也被牵涉其中。公开资料显示,云峰第一大股东云峰职工持股会持股45.5%,名为绿地资产控股的公司持有云峰有34%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但绿地资产控股其实并非绿地集团旗下的公司,而是由上海农和和建委各占50%股份所持有的子公司。绿地集团作为云峰集团参股方,所持股份为20.5%。

在这起事件中,一种名为PPN的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也引发关注。有媒体披露,外地已有银行采取了措施以保全资产,而上海银行业正在上海市政府的安排下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约定不向法院上诉也不查封资产,通过债权人委员会协调尝债事宜。

多家银行可能“踩雷”

云峰集团兑付危机,源于某银行一位投资经理人的报料。这位银行的经理人称,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不小心踩到一颗名为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的地雷。

事件引起关注,由云峰集团所发PPN触发提前售回协议、投资人没有如约收到利息所引起。

因去年三季报财报负债率突破85%的警戒线,云峰集团所发的债券触发了私募债回售条款。去年11月5日,投资人选择行使回售权,期望能在今年2月1日收到兑付的本金和利息。

按债券发行约定,今年1月底第一期私募债本应兑付8000万元的利息,但云峰却出现违约,并未支付相应的利息。而在2月1日的第3期私募债持有人,也没能实现债券的回售。

“按目前所披露出来所约定的规则,云峰已涉嫌发生违约。”中原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

对投资人来说,未能按约定支付利息已经不是其最担心的事。投资人最大的担忧在于,能否赎回此前所投资的数十亿元本金。

现实情况让人很难乐观起来。云峰集团的债券总会是否能如期解决,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民生证券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年初至去年9月底,云峰集团先后分七次共计发行了总规模66亿元的债券,该债券所面对的群体主要是银行。

据了解,云峰集团于2014年的5月、6月和8月分别发行了3笔债券,年利率在7.5%-8%之间,总规模为26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即按约至2017年年下半年到期。

此外,去年云峰又发行了4批银行间债券,每期的规模均为10亿元,但与2014年3年期限所不同的是,去年所发债券的期限有3支期限均为一年,另外1支债券的期限为三年。按发债约定,去年这3支为期只有一年的债券很快面临兑付。

据民生证券研究员披露,其中一支名为15云峰PPN003的债券,剩余期限只有两个多月,而15云峰PPN004和005的剩余期限也分别只有四个月和六个月。

PPN究竟为何物,使云峰陷入兑付危机中?

有证券研究员告诉记者,PPN又被称为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是一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非公开定向方式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

“PPN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银行在承销和购买这种债券时,在看到高回报的时候,也应该看到其中所隐含的风险。”一位分析师说。

能源业务惨淡致困境

民生证券研究院认为,云峰集团违约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能源行业过剩严重,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下滑。

据云峰集团2013年所披露的业务构成,能源产业占到76%的比例,物流和汽车服务业分别占9%和7%,房地产只占5%的比例。在能源产业的构成中,煤炭的比例为54%,石油和化工各占23%。

据了解,云峰的煤炭业务主要为煤炭贸易,主要在山西,石油业务主要为油品的仓储和燃料油及成品油的集散,分布在山东化工板块除小部分依托于煤炭的生产,其他以长三角的化工危险品的配送和贸易为主。

“在近几年中,煤炭都处于产能相对过剩的状态,煤炭行业面临着去产能的现实。石油的行情也并不景气,压力很大。”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受大环境影响,以能源为支柱产业的云峰集团,日子并不好过。而能源日子的不好过,从前年已经有所显现。

据民生证券研究院的报告,2014年年底云峰集团总资产为343亿元,净资产为6.24亿元;2014年云峰收入692亿元,亏损4.86亿元。民生证券认为,受去年年煤炭、石油价格降幅影响,预计云峰亏损的幅度会更大。

那么绿地又是如何被牵扯到云峰债券兑付的事件中的?记者了解到,这又牵涉到绿地参股云峰、以及对云峰的股权托管。

公开资料显示,云峰原系上海警备区所属企业,1999年移交地方后又于2002年实施股份制改革,并在此后形成了新的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云峰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45.5%,由上海市农委及建委按50%:50%的比例出资设立的上海绿地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资产控股”)持股34%,绿地下属子公司绿地商业持股20.5%。

即绿地资产控股,其实并非是绿地旗下的公司,而是由上海农和和建委所持有的子公司。

2009年12月,绿地资产控股与绿地集团签署股权委托管理协议,将其所持云峰集团34%股权委托给绿地集团无偿进行管理,由绿地集团代行股东权利。

记者了解到,该协议约定托管自2010年1月起生效,并没有约定托管终止的期限;而外界所传托管至2014年到期的消息,其实与事实并不相符。

去年10月,绿地资产控股与绿地集团签署了《股权委托管理解除协议》,解除了对云峰集团34%股权的委托管理。即目前云峰集团股权关系是:绿地为第三大股东,前二大股东分别为云峰职工持股会、上海市农委及建委。

“绿地去年10月放弃对股权的委托管理,可能引来了银行对云峰偿债能力的担心,但委托管理与进行保担是两个概念。云峰事件中,公司业务经营出现问题是主因而银行自己在承销和发售产品时,也应有相应的风险意识。”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