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二十载服务实体经济 新起点再创辉煌业绩 ——北京银行二十年创新发展巡礼

作者:简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15 22:18:07

摘要: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脚步、首都经济的腾飞崛起,北京银行走过了2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二十载服务实体经济 新起点再创辉煌业绩 ——北京银行二十年创新发展巡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北京报道


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脚步、首都经济的腾飞崛起,北京银行走过了2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20年间,北京银行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净资产超过1100亿元,均达到成立之初的100倍;年度人均创利超过150万元,位居上市银行首位;成本收入比始终保持24%左右;ROA、ROE、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累计上缴税收超过600亿元;世界品牌实验室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品牌价值超过260亿元;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第87位,10年间跃升400多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

规模的显著增长、盈利的显著增强、质量的显著优化,成为北京银行20年浴火重生、走向卓越的最有力见证。

面向未来,北京银行打造百年老店的梦想十分坚定,其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坦言:北京银行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化发展、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国际化合作、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战略,探索一条资本占用少、经济效益高、发展质量好、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将北京银行打造成为一家标杆银行、特色银行、受人尊敬的银行。

浴火重生 维护金融安全

那是在1996年1月8日,春天即将来临,天气依然严寒。在北京南城一座简朴的五层小楼前,举行了北京城市合作银行的开业仪式。

初生的北京银行是在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在品牌声誉、客户资源、人员素质、业务基础等方面都面临巨大压力。当时,北京市很多城市信用社的发展基础都非常薄弱,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而且自成体系、各自为政,是一个个完全独立的利益团体。要把90家分散独立的个体整合在一起,在人员观念、利益调整、队伍稳定、业务延续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阻力,这是新生北京银行面临的首要考验。

面对巨大压力,北京银行没有退缩,坚定不移地推进机制变革,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了从多级法人体制向一级法人体制的平稳转轨过渡,确保了机构、队伍的平稳过渡和业务的稳定发展,迈出了改革发展的第一步。

然而,事业刚刚起步的北京银行又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由于原各城市信用社管理混乱、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人员状况复杂、风险隐患突出,组建初期,原信用社时期的违法违规案件相继暴露。特别是,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发生额高达229亿元,造成实际损失67亿元,把当时资产只有200多亿元、资本金仅有10亿元的北京银行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甚至对首都的金融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这是一起恶性金融案件,金额特别巨大,情况十分复杂,为严肃查处这起案件,北京银行行党委和领导班子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生命威胁。总行派出的调查组在工作中受到极大阻碍、遭到打击报复,很多股东、客户和员工都对北京银行的未来产生动摇,当时增资扩股工作不仅无法开展,甚至有很多人要求退股转让。

在生死挑战面前,北京银行明确提出“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加快发展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北京银行在没有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的情况下,充分依靠自身创造的税后利润,逐步化解核销了近百亿元的历史遗留不良资产,走过了生存的困境,维护了首都金融的安全,被誉为“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

经受了这场最严峻的“大考”之后,北京银行加速书写中国金融史上的传奇,开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鲜明定位 服务经济繁荣

成立初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银行明确提出“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鲜明市场定位,从当时同业不愿意介入的医疗、教育等行业起步,一步步走上了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同时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更为重要的是,为首都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如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所说:“立足首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服务首都是我们的战略定位。”20年来,北京银行始终将服务首都作为自身发展的第一定位,将金融资源投向首都最迫切需要的地方,为首都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万亿元,在首都这片沃土,用责任与汗水谱写出一部时代组曲。

多年来,北京银行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CBD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临空经济核心区等首都重点区域建设;先后贷款支持了平安大街、两广路改造,四环路、京昌高速路、东直门交通枢纽、地铁九号线、京石二通道、京台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紧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从奥运基础配套设施、奥运场馆建设入手,全力推进奥运经济的发展。2015年,北京银行又与通州区政府达成“三个一百亿”合作意向,全力支持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

同时,北京银行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经历了首都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举办。2008年,为保障奥运盛会成功举办,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

2013年,成为园博会唯一门票代售银行;2014年,作为特别赞助单位,为APEC峰会举办提供了资金支持;2015年,成为国际田联世锦赛门票唯一金融代售机构,作为2022年冬奥申委支持企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现场见证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历史时刻。可以说,首都北京闪耀国际舞台的重大时刻,背后都有北京银行的默默支持。

此外,北京银行还积极助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财政系统客户量身定做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在竞标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区两级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的代理银行。

北京银行积极支持首都教育事业,率先与北京市教委合作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独家中标市属高校助学贷款经办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逾7万笔,发放贷款金额近4亿元,惠及北京市40余所高校的学子。

同时,支持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完成17家大学院校校园卡建设工程;积极支持首都医疗卫生事业,与北京市卫生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为北京市大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建设、同仁医院、平谷医院等医疗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真诚守护着京城百姓的安康。

“服务小企业,成就大事业”承载着北京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作为国内较早确定中小微企业战略定位的金融机构,北京银行在发展中积极充当“中小微企业成长好伙伴”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目前,北京银行累计投放超过1.7万亿元,支持近11万家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首都每4家中小微企业就有1家是北京银行客户。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北京银行积极关注高新技术、文化创意、节能减排等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发展,打造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品牌。

2015年5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期间,来到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北京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网点,高度赞扬“北京银行是区域银行中做的最好的一家银行”。

在科技金融领域,北京银行致力打造中国“硅谷银行”,在行业内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家成立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命名的支行,第一家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部,第一家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第一家设立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支行。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不断围绕科技小微企业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相继创新推出“智权贷”、“信用贷”、“软件贷”等特色产品。与中关村管委会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内向中关村示范区提供意向性授信800亿元,并携手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发布银租通产品。

另外,与北京市科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4年为北京市科技企业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授信;与车库咖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创业贷”,满足首次融资难的创业企业融资需求。

2015年6月,创新设立中国银行业第一家银行“孵化器”——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为创客提供投、贷、孵一体化服务。

截至目前,北京银行累计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0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过12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内排名第一。

此外,北京银行积极拓展文化金融,参与文化部“部行合作”,推动投融资服务平台与“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建设,以及“文化金融创新试点”工作。成立全国首家文创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打造了一批文化创意专营支行。

针对文化小微企业“轻资产、弱担保”难题,北京银行创新以版权作为核心质物,采取灵活的质押组合担保方式,推出“创意贷”,开创国内金融业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并主承销了国内首只文化创意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同时,北京银行相继与北京市文资办、市文化局、市广电局、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等部门搭建合作平台,并通过政府补贴资金匹配,支持更多文创企业发展。

截至2015年9月末,文化金融贷款余额325亿元,较年初增加104亿元,增速47%。累计为2300余家文创企业提供超过800亿元资金支持,成为国内推出产品最早、小微贷款最多、支持项目最全的文化金融“排头兵”。

不仅如此,北京银行进一步践行绿色金融,助力打造“美丽中国”。创新推出了以未来收益权为质押方式的“节能贷”、政府奖励资金账户质押方式的“节能补贴贷”,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订合作协议,推出“CHUEESME”项目,成为全球首家在节水领域与IFC开展合作的商业银行。

截至2015年9月末,北京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47亿元,较年初增加64.29亿元,增速35%,支持了天壕节能、际高建业、神雾集团、国能中电、中能环科、乐普四方等业内一批节能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从成立之日起,与首都市民百姓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就烙入北京银行的发展印记。20年来,北京银行大力发展个人业务,用心回馈京城百姓的关爱,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追逐共同的理想,创造幸福的每一天,打造出响亮的“惠民银行”品牌。

2001年,北京银行经过公开竞标获得了独家承办北京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储和结算业务的资格,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始业务合作。

2008年10月14日,北京银行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开发社会保障卡。目前,北京银行已经累计发行社保卡1694万张、“京医通”卡400多万张,全面覆盖京籍和非京籍百姓,实现首都居民看病就医“一卡通”。

伴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延续着“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理念,北京银行的产品也在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步向个性化、差异化演进,使客户打理起财富游刃有余。

据了解,北京银行相继开发了京行借记卡、双币种国际卡,专为贵宾客户和青少年儿童设计了贵宾卡和储蓄未来卡,将多项功能和一系列增值服务浓缩于一卡。

特别是,北京银行于2010年与北京市总工会携手发放工会互助卡,于2015年携手北京市残联发行“残疾人一卡通”,在基础金融服务之外,更提供多种日常生活便利服务,惠及近340万工会成员和数十万残障人士。

在存款领域,北京银行开发了定活两便储蓄、存本取息储蓄、教育储蓄、通知存款、定期一本通等业务,其中,“心喜”理财产品凭借极具竞争力的高收益和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在京城掀起了理财热潮。

战略创新 擦亮金融品牌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和首都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2003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对北京银行提出了“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殷切希望和明确指示,为北京银行指明了“市场化、股权结构多元化、区域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此为指引,北京银行相继实现了成功更名、引入外资、走出区域、发行上市、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突破,推动了竞争能力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迎来了跨越发展新时期,由此开启了创新发展的华彩篇章。

2004年,北京银行的更名申请获得监管批复,于2005年1月8日举行了盛大的新行名揭牌仪式。几乎在一夜之间,北京银行火红鲜亮的标识便走进京城的大街小巷,这个简约响亮的名字,进一步提升了北京银行的外在形象和品牌价值。正如董事长闫冰竹所言:“北京银行的名字,是首都北京的一张金融名片,更将铸就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在成功更名的基础上,北京银行于2006年成功入驻位于金融街核心区域的北京银行大厦,从昔日简陋的五层小楼悄然起步,到长安街畔的国际金融中心,再到入驻现代化的北京银行大厦,完成了三次硬件提升,成为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成长跨越的真实写照。

如今,10万平米的北京银行大厦矗立在金融大街的核心地段,火红的LOGO见证着中国金融业在过去十年间的飞速发展。其间,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政要、商界领袖都曾登上北京银行大厦28层的天台,举目眺望,俯瞰整个金融街全景,切身感受中国发展、首都建设的强劲脉动。可以说,北京银行大厦已经跟北京银行的优质服务一样,成为北京银行自身,乃至整个首都金融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2005年3月25日,北京银行与国际知名的荷兰ING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了股份认购及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北京银行迈出了中外资本融合的第一步。从引资启动到引资成功,北京银行缔造了一个业内神话——创下了国内银行业引入外资的三个之最:即“引资时间最短、政策用得最足、引资溢价最高”。

成功引资十年来,中外双方开展了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推动北京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业务拓展步伐明显加快、人员队伍素质全面优化,实现了从引资到引智、从交流到交融,被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誉为“中荷乃至中欧金融合作的典范”。

北京银行于2006年率先迈出跨区域经营的第一步,在天津设立首家分行,支持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2007年积极响应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号召,设立上海分行;2008年成立西安、深圳、杭州分行;2009年设立长沙分行;2010年成立南京分行、济南分行;2011年设立南昌分行,支持革命老区建设。

随后,把握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机遇,北京银行设立了石家庄、乌鲁木齐分行。目前,北京银行已经在全国十余大中心城市设立超过400家分支机构,实现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以及中西部市场的有效覆盖,形成了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创造了股权清理最难、上市进程最快、融资效率最高、冻结资金最多等多项奇迹。在发行上市的过程中,北京银行经历了专业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发行审核,经受了广大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检验,通过更为严格的产权约束、外部约束、自我约束,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夯实了改革发展的基础。

通过发行上市,北京银行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标志着北京银行战舰从此驶入资本市场的浩瀚海洋,这不仅是北京银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小银行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成功上市后的北京银行,也进一步确立了市值最大化、资本约束和资本推动、风险经营和风险管理等与公众持股银行相适应的核心经营理念,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平衡。

在加快走向全国的同时,北京银行积极顺应我国不断提升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以更加成熟、稳健、自信、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洪流中,在服务“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经营管理的国际化水平。

2008年11月26日,以第十二届京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为契机,北京银行香港代表处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揭牌。随后,北京银行第二家境外代表处——荷兰阿姆斯特丹代表处于2010年9月17日正式成立,标志着北京银行成为第一家进入欧洲的中小银行。

目前,北京银行已与境内外超过130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遍布全球五大洲、12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服务网络更趋完善。

同时,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法国巴黎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高层互访日益频繁、业务合作广泛深入,为接轨国际、走向世界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荷兰期间,与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共同见证了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9月,李克强总理与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共同见证了北京银行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签署消费金融业务深度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3月,在荷兰首相的见证下,双方开启了合作新的十年。2015年10月26日,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访华期间,再次与习近平主席共同见证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签约当天,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亲自莅临北京银行,出席中荷可持续成长伙伴关系CEO圆桌会议。中荷两国元首两次见证北京银行成功签约,成为中小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时间的脉络清晰可见。这些关键节点,都是北京银行探索现代化上市银行之路的坐标,见证着成功的喜悦,也记录下难忘的瞬间。如果将这些节点连接成历史发展的曲线,就会发现,北京银行用一年一个台阶的飞跃,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完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几十年发展的进程。这一探索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经典模式,可以说在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划时代的意义。

展望未来 打造一流银行

未来5年,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至关重要的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关口,党和国家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认识,开启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北京银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开启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向未来,伴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徐徐开启,北京银行继续依托首都经济加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坚定不移地以差异化、国际化、轻资本、智慧型为发展方向,充分激发自身活力,持续提高在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一是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向“大零售、大投行、大资管、大同业、大直销、专小微”转型,进一步擦亮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等特色品牌,用差异化开辟发展的蓝海,用特色化铸就优秀的品牌。

二是顺应全方位开放格局,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围绕国家开放型战略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搭建跨境金融服务网络,重点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服务,积极参与跨境并购、跨境人民币结算、兑换和离岸金融业务,为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本外币、境内外、离在岸、投商行”的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

三是顺应资本化监管要求,走轻资本发展道路。通过从“重资产”经营向“轻资产”经营转变降低资本消耗,通过客户结构、渠道结构、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来提升经营效率,努力探索并建立资本占用少、经济效益好、发展质量高、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发展模式。

四是顺应互联网时代趋势,走智慧型发展道路。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的有效融合,以“互联网+渠道”构建智能网络、以“互联网+产品”实现精准营销、以“互联网+服务”营造极致体验、以“互联网+组织”提升内部效能、以“互联网+机制”实现数据治行,打造以“移动银行、数据银行、O2O银行”为特色的全能智慧型银行。

站在新的起点上,依托20年发展的深厚沉淀,传承几代京行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底蕴,北京银行将激情拥抱“打造百年老店、实现永续发展”的梦想,积极助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腾飞,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华美篇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