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资金缺口3000亿地方配套投资到位不及一半

作者:杨仕省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5-22 21:56:00

摘要:资金缺口3000亿地方配套投资到位不及一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5月18日,国家审计署在公布的今年第三号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了2009年第一季度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央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国家发改委投资所原所长张汉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包括“有钱不配套和没有钱配套”两种情况,而且后者占大多数。
    事实上,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去年就已经出现,与此同时国家多个部委也在想方设法寻求化解之道,如降低资本项目比例、准许地方城投公司融资等等。
地方资金仅到位48%
    就西部省份甘肃而言,中央下达两批新增投资118.8亿元。《华夏时报》记者获悉,这两批新增中央投资,要求甘肃地方配套56.6亿元。
    不到60亿元的地方配套资金,甘肃却难以支撑。甘肃省的解释称,有的县财政收入只占总支出的10%,省级财政收入也只占全部支出的25%,余下75%要靠中央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
    不仅甘肃省,当前很多省份的地方政府都存在财政压力。“土地财政有的省份高达60%,但是去年以来楼市急转直下,使得地方配套的资金锐减。”张汉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土地出让金一直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为弥补地方配套资金的不足,地方债横空出世。截至5月19日,新疆、安徽等先后有15只地方债上市。但令决策者想不到的是,13年以来才开禁的2000亿元地方债发行竟然遇冷,甚至在二级市场上出现了“零成交”的局面。
    4万亿的投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看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的跟进。土地出让收入和税收减少,再加上地方债交易不活跃,其结果导致地方政府面临财政收入下滑和投资开支增加的双重压力。据悉,今年财政部的减少税费预计多达3000多亿。
    现在,除了中央政府下拨资金以外,所有的重担都压在银行信贷上。为此,4月底国务院下调了11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行业项目。
    审计署的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有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也就是说,中央投资资金是基本到位的,问题主要出在地方配套资金上。
多管齐下化解资金缺口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地方投资项目中有一大部分是中央采取补贴等方式来拉动的。”张汉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地方资金来源不足必须采取多种化解措施。
    “地方配套的资金,占4万亿投资计划的三分之二。”张汉亚解释说,4万亿投资计划的关键在于地方资金的匹配能否落到实处。
    而今,中央、地方投资配比大致为1∶3。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知,4万亿投资计划中,2009年地方政府资金配套任务将达到6000亿元,而地方政府仅能拿出3000亿元,尚有3000亿元的缺口。
    记者采访获悉,在中央投资第三批项目刚开始审批,国家发改委便下达自查通知,发改委在通知中要求:“地方财政投入优先保证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
    5月21日,四川省发改委一位副处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通知要求两点:一是,地方债融资优先保证中央投资项目配套需要;二是省级政府要对地方配套资金负总责。”
    “设立城投公司,弥补地方资金缺口实为一大良策。”国家信息中心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告诉记者,此次地方债获准份额最大的四川省,就是可借鉴的样本。
    据了解,四川地方政府债券核准为180亿元,其中省级90亿元,转贷市县90亿元。“90亿元债券委托城投公司——四川发展控股公司组织项目实施,借这个平台吸引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前述副处长说,此举可以放大债券资金的乘数效应。
    但转贷资金的局限也不少。一般来说,转贷资金的近1/3被地方政府用来弥补此前的资金窟窿,1/3的资金被列为日常开支,仅有1/3的资金用来投资项目。“整个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国务院发展中心的数据还表明,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存在隐性债务安全。
    事实上,为破解地方配套资金难题,早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就提出两项化解举措:一是增加中央投入的比例,降低地方配套的资金;二是研究转贷或者允许地方进行多方融资。
    而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给出的方案是,建立地方融资平台,综合考虑其他融资手段。他认为,目前解决配套资金的问题,还是要从中央财政代地方财政发行国债、发放一部分政策性的贷款以及扩大地方企业债券的发行多方入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