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基于APEC的自贸协定比TPP更适合中国

作者:高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1-13 23:13:04

摘要:TPP协议的达成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悲观的观点把TPP描绘成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威胁,认为它对中国GDP的影响可以高达2.2%。TPP对中国到底有何负面影响?这个协议能被各国最后批准吗?在TPP生效以后,中国经济真的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处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吗?

基于APEC的自贸协定比TPP更适合中国

TPP协议的达成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悲观的观点把TPP描绘成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威胁,认为它对中国GDP的影响可以高达2.2%。TPP对中国到底有何负面影响?这个协议能被各国最后批准吗?在TPP生效以后,中国经济真的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处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吗?

TPP的地缘政治逻辑

首先,TPP的设计有明显的地缘政治逻辑。这一点奥巴马总统在游说美国国会时说的十分明确。TPP体现的地缘政治逻辑并不是始于今天,美国战后推动的国际贸易体制始终带有明确的地缘政治考虑。美国最初在推动TPP时有明显的冷战时代思维,它的目标是削弱全球化导致的美中经济关系的深度契合,从而放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达到减轻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威胁。

在冷战时代,东西方两大阵营都依靠两大支柱,一个是军事,另一个是经济。当时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在军事上依靠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美国与盟国签订的各种多边或者双边的军事协定,包括《日美安保条约》以及美国与中国台湾、东南亚、巴基斯坦、土耳其等签订的各种军事条约;在经济上依靠的是贸易关税总协定,即美国领导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前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也有两大支柱,军事的支柱叫华沙条约组织,经济的支柱叫经济互助委员会。两大在军事上互相抗衡的阵营都依靠各自领导的经济贸易圈来维系,两个阵营之间的贸易额很小。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把TPP作为一个与重返亚太相辅相成的整体战略而提出。TPP的地缘政治目的是在全球化时代通过国际贸易中关税的激励机制在不进行正面对抗的条件下,把目前已经深深嵌入在亚太经济中的中国经济与其剥离开来。冷战时期,西方阵营通过直接的经济禁运来划清自己与前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的界线。在全球化时代,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硬性的隔离是行不通的。TPP意在通过关税对贸易的抑制作用来达到这个目的。TPP并不禁止成员国与中国做生意,而是通过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中实现零关税,而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关税这样一种关税壁垒来增加其成员国与中国进行贸易时的成本。根据TPP内涵的逻辑,当与中国的贸易成本高于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成本时,外资就会纷纷撤离中国,把生产基地转移到成员国中的发展中国家去。在过去30年里,中国出口的一半以上依赖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一走,中国的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也要随之下降。如果中国的经济总量赶不上美国,中国对美国的威胁也就减轻了。这正是美国推动TPP的初衷,日本也正是看中了TPP隐含的冷战思维才决定作出很多让步来加入。

推行TPP的政经障碍

然而,在过去几年推动TPP的过程中,美国发现在现实中把TPP作为与冷战时期的贸易关税总协定相似的工具来遏制中国,不仅很难获得盟友们的支持,而且很可能要适得其反。

首先,与当年的美苏关系完全不同,美中之间的经济纽带实在是太强大了,同时美国大多数盟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量远远超过它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量。在目前TPP中除美国以外的11个成员国里,只有加拿大、墨西哥、越南与美国的贸易额超过它们与中国的贸易额,其它的成员国与中国的贸易额都超过它们与美国的贸易额。在这种深度融合的条件下想把中国单挑出来排除,各国要进行调整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目前TPP的12个成员国里有7个国家同时也是中国推行的RCEP的成员国。如果美国与中国较劲,而这些国家却脚踩两只船,闹到最后美国和中国才是最大的输家。一个美国智库曾经做过计算机模拟,其结论是在TPP和RCEP都实现的条件下,美国是最大的输家。

哪些因素会影响TPP最后被美国国会通过?

TPP最后达成协议的版本与最初的设想相差甚远。美国制药公司想要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从最初的12年变成5年到8年,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对美国出口关税的宽限期达25年到30年,同时原产地原则的指标根本不是想象中的100%,甚至也不是后来谈了好久的62%,而是45%。这意味着日本只需在TPP的成员国内生产45%的汽车零部件,而其它的55%仍然可以在非成员国生产而出口到成员国时不必上关税。这就是为什么希拉里·克林顿现在出来反对TPP,指出现在达成的版本比她当初想象的高标准差得远。不仅如此,这个最后的版本还改变了支持与反对阵营的构成,美国的药厂原来支持,现在可能反对。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坚决反对TPP。

为什么美国要作出这么多的让步呢?这里面的重要原因是奥巴马想给他自己留下一个总统遗产(presidential legacy)。每个美国总统都想留下自己的政策遗产,以便青史留名。奥巴马的医疗改革、伊朗核协定、从伊拉克撤军,以及TPP与重返亚太将会被算成他的重要的遗产。为了留下自己的遗产,他宁可做很大的妥协也要签下TPP。这样做的结果是当高度机密的谈判结果公布于世时,必然要受到各种批评。

TPP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国际法庭告所在国的政府,这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主权。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一条按说是符合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应该得到美国的支持。然而,当外国公司也可以在国际法庭告美国政府时,美国人就不干了。美国政治中从来就是国内法要高于国际法。每当美国国内法跟国际法发生冲突的时候,国会的立场永远是国内法优先。这一条在未来的国会辩论里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有可能成为TPP通过美国国会批准的一个障碍。

全球化时代同一产业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人利益之间的零和关系是TPP在美国国会辩论时的最大障碍。一般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产业之间比较容易实现贸易利益的均衡,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双方都可以在自由贸易体制下受益。然而,全球化意味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大量的工作机会从美国、日本、欧洲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正是因为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为外资提供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本,提供政策优惠,所以把这些资本都吸引到中国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美国的工会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它们坚决反对TPP。在目前阶段,TPP里只有墨西哥、越南和马来西亚这些占据价值链低端的国家,对已经经历大量产业转移的美国而言,在就业方面的压力相对要小一些。但是如果日后把印度拉进来,情形将完全不同。如果印度成了TPP成员国,那可就不仅仅是印度人纷纷当上美国高科技公司CEO这么简单了,美国大量的白领工作可能都会转移到印度,印度的药厂将成为美国药厂的重大威胁。

即使上述的国内政治因素不会阻碍TPP在美国国会通过,目前西方媒体热议的近期爆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危险也可能使其流产。目前的世界经济中似乎只有美国是亮点。尽管如此,硅谷很多人已经指出这几年的科技泡沫很有可能破灭。欧洲今年的难民危机对其经济是雪上加霜。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失败。一旦美联储今年12月加息,发展中国家将会产生大规模的资本外流。这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通过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在政治上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一遇危机,所有人想的都是如何先保护自己,而不是把本国市场的大门再进一步敞开。

中国根本不用怕

假设以上这些都不发生,TPP明年被美国和其它11国的国会顺利通过,中国经济就要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即使真到了那天,中国也根本用不着怕,关键是通过国内的改革进一步做大中国市场,使中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具有更大的实力。中国与冷战时期的前苏联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已经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数量大幅度超过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想把这样一个国家长期排除在国际贸易体制之外,实现冷战时期的经济遏制是根本不现实的。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按照实际购买力来衡量GDP,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于2014年超过美国。 不仅如此,根据同一个预测,到2020年,按照实际购买力来衡量GDP总量,中国经济的规模届时将等于美国经济加上日本经济。今年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两个日本经济。要把这样大的经济体排除在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在实践上是很难达到的。虽然关于TPP的宣传经常强调这12个成员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40%,但是如果按实际购买力来计算它们的GDP在世界总量中占到的比例只有28%左右。

根据美国最大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发表的一个关于中国消费市场的预测,在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间,中国家庭的年收入为34000美元以上的富裕阶层将增长5倍以上,家庭年收入在16000美元到34000美元的中产阶层要增长11倍以上。这意味着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将变得巨大无比。现在一到长假期,中国人就蜂拥到各国“爆买”。去年阿里巴巴在光棍节一天的销售额就达570多亿元,远远超过美国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量。在国际政治经济中,谁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谁就有谈判的资本。关税也好,市场准入也好都是相互的。美国不可能为了把中国长期排除在TPP之外,让自己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上面临关税和市场准入的障碍。那些宣传TPP重大意义的报道通常会指出,其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的40%。对美国而言,TPP为它打开的国际市场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而已,因美国经济自身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是22%。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占世界经济的13%以上,而且所有人都同意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这个市场规模对任何想出口的国家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根据高盛集团2007年的预测,到2050年,如果根据GDP的规模来决定当时的G7的话, 那么现有的G7的7个成员国里将会只有美国还能留下,剩下的6个国家都将被发展中国家取代。中国将排第一,美国名列第二,然后是印度、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根据OECD2013年的预测,到2060年,中国和印度的GDP加在一起,就要超过OECD所有现成员国的总和。从一个动态的观点看问题,TPP涵盖的40%的全球GDP只不过是今天的数字而已。如果我们假设它的成员国数目不扩大,20年后它的成员国GDP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肯定要小于40%。

当然,这些预测的大趋势有可能被没有估计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延缓,甚至打断,但是大方向不会改变。

对冲TPP中国办法多

以上谈的只是从结构条件的角度分析中国为什么不用怕TPP。下边再谈中国能做些什么来对冲TPP。

媒体上大肆宣传的是TPP12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40%,它们没有看到的是这个数字只说明现在,完全不能说明未来。单说日本,据预测其人口到2060年要从目前的一亿两千八百万减少到不到八千七百万。这样急剧的人口下降对GDP的冲击将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日本的GDP也随着人口同比率减少近三分之一,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将明显下降。其次,就算TPP目前涵盖了世界GDP的40%,从人口比例上看,它涵盖的可能还没有中国一个国家多。过去20年的历史证明,只要全球化过程不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发展中人口大国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如果中国、印度、巴西、印尼、俄罗斯以及巴基斯坦这些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根据适合自己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来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它们将形成对TPP有力的制衡。中国主张的“一带一路”正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从几年前开始,中国就在用RCEP对冲TPP。前两天报纸报道,TPP协议达成后,印度人也急了,找上门来要跟中国合作推动RCEP。本来RCEP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要签约的,现在从政治的角度看实现的可能性恐怕不高。但是目前已经显示各方行动主体在参与的意愿上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印度现在更积极了,日本的立场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因为TPP无法及时搭救失败的安倍经济学,从长远来看,日本还是要靠中国与亚太的市场。

最近中日关系开始恢复。如果中国与日本就自由贸易谈判时的政治资本有限,就应该把它用于推动RCEP, 而不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上。这其中的理由是RCEP的涵盖范围要大的多,在对冲TPP时有更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由于历史问题,中国与韩国对日本的压力相对有限。但是,如果中国与韩国可以积极联合印度和印尼这样的人口大国一起推动RCEP,将对日本等其它国家会产生更大的政治压力。

中国在说服各国加入RCEP时,应该强调推动RCEP的目的并不是与TPP分庭抗礼,而是为最终在亚太地区实现以APEC为基础的全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准备条件。没有RCEP, 美国就没有谈APEC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意愿。同时,亚太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符合TPP的条件。因此加入RCEP就是为最终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协定作贡献。

对TPP成员国中也参与RCEP谈判的7个国家,中国则应该强调另外一点:既然你们都不愿意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那么就应该尽快支持RCEP的实现,以便在此基础上达成以APEC为基础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既然在APEC自由贸易协定中中美都将是成员国,你们被迫选边站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假如你们在加入TPP后,拖着不加入RCEP, 这反倒是在选边站,中国也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要搞好国内的各项改革。只有搞好国内的各项改革,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才会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才会越来越大。中国应该利用TPP带来的压力推动国内的各项改革。中国也的确需要做许多重大的改革,这些改革有没有TPP的压力都应该进行,TPP只不过为之提供了额外的动力而已。中国不是为了别人改革,是为了自己改革。

但是与此同时,各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永远是凭实力说话的。尽管中国要积极进行国内的改革,但是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加入TPP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进行了多少改革,更取决于中国在谈判时有多少筹码。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推进RCEP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在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上取得更多的成功——这包括与欧洲投资保护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的进展,上合组织的扩员与经济功能的加强,以及中国与海湾国家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等等,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参加TPP,因为中国可以用这些与TPP形成对冲的各种自由贸易协定作为筹码,与美国谈成以APEC为基础,涵盖整个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以APEC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协定与TPP相比肯定要更适合中国的内部条件。

(作者为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西南交大高铁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