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国出口经济的战略思维面临考验

作者:于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5-15 21:19:00

摘要:中国出口经济的战略思维面临考验

 

本报特约评论员 于 杰

   克鲁格曼的中国一周,提醒中国须长远地考虑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外贸和汇率政策。
    1994年,中国内地的报纸转载了克鲁格曼发表于美国《外交》期刊上的文章——《亚洲奇迹的神话》。他以新加坡为例分析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模式:东亚经济体的高增长动力,缘于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增加,以技术因素为基础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克鲁格曼同时不看好流行多时的“日本经济奇迹”,并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做了预测:“假设美国经济继续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如果中国能够继续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就会比美国的经济规模大三分之一。但是如果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只有7%——这个速度更现实,那么到2010年它的GDP只有美国的82%。世界经济的重心依然会发生相当大的转变,但是远远没有现在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剧烈。”
    中国2002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是加入WTO后向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大规模出口的结果,房地产和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以外贸的繁荣为前提。这期间,政府和社会动员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远大于技术因素。
    外贸出口对中国经济的作用,在改革初期是创汇,解决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市场经济之后,转变为消化国内产能、解决就业、提高现金收入、支持国内消费。国内居民因为出口(直接或间接)带来的收入,带动住房和汽车消费市场发展。外贸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为一半以上的进口(典型如铁矿石)是为出口做准备(即“两头在外”的模式),而不会冲击国内的产能和产业(美国的进口多以最终消费为主,因此竞争部门会受到明显冲击),甚至提高产能和就业。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远高于依据顺差计算出的GDP贡献率。否则,在外贸出现逆差或者顺差同比下降对GDP增长产生负效应时,终止外贸业务将更利于GDP的增长指标。
    中国外贸的未来,不仅决定中国GDP的增长,更是关乎世界经济是否再平衡、世界金融市场是否稳定的关键。
    商品出口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是否有需求、价格是否有竞争力、商品销售能否获得信用保证(能否收到货款)、未来的结算货币是不是硬通货。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商品出口国而言,对欧美市场的战略是争取更大的份额;对南美、非洲市场则是积极开发。前者有着庞大的需求,信用风险也比较低。
    汇率构成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关键。美国刚刚经历汇率贬值改变贸易条件的过程:2003年到2007年,因为美元兑欧元持续走贬,除去油价上涨造成石油进口支出增加的因素,其他商品的贸易逆差大幅下降。
    人民币汇率具有典型的政策色彩。由于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升值压力,世界银行核算中国GDP所采用的购买力评价,也会被当作参照。而且,出口是政府号召和鼓励的,并有诸多配套政策,这增加了竞争者和进口市场诟病的口实。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只能在出口企业的承受力和外国指责者间寻找平衡。这种平衡在危机之前得以实现,中国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出口的大幅增加。但汇率的升值(尽管并不符合克鲁格曼等人的期望),仍然给出口企业带来压力,进而形成倒逼机制:向环境和劳动者转嫁成本,环境被进一步破坏、劳动者收入持续低位徘徊。在外贸出口大幅增加带动GDP连续高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居民还不很富裕(却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这造成国内市场消费不足,加上国内诸多行业的准入壁垒,“强化外贸出口的作用”成为一个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的结果,最终形成“国内消费不足和增加出口”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正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如果在出口商品价格中考虑环境和劳动者收入的因素,人民币汇率就不会是升值,而是贬值。
    选择美元资产,还有美元资本市场发达的因素。中国因此不断增加美元储备,进一步扩大了美元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对包括主权国家在内的市场参与者来说,这是一个自发的市场行为,并进一步强化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美元地位越重要,危机的影响就越发深远。
    如果如克鲁格曼所言,未来全球经济的出路在环境保护领域,那么中国的出口将面临着巨大考验,甚至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并最终动摇中国经济增长的根基。环境破坏可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如果进口市场的消费者(而不是政府)最终因为环境问题拒绝购买这些原产地的商品,中国经济的考验将真正开始,而这同贸易保护主义无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