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一个常态化的负利率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杨国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9-18 23:06:38

摘要:负利率时代或将迎来常态化——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0%,创出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而在央行8月26日启动自去年底以来的第五次降息之后,与当前的1.75%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相比,意味着我国已经再次迎来实质利率为负的时代。

一个常态化的负利率时代已经到来

杨国英

负利率时代或将迎来常态化——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0%,创出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而在央行8月26日启动自去年底以来的第五次降息之后,与当前的1.75%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相比,意味着我国已经再次迎来实质利率为负的时代。

所谓实际利率,亦即指减去通胀指数后的真实利率回报。之于当下而言,尽管从形式上讲,算上存款利率的1.2倍上浮区间,当前我们还难言绝对进入负利率时代,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货币政策取向,可以说,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负利率时代均将伴随着我们。

之所以如此判断,这是因为,在我国实体经济持续探底难振之下,无论是刺激投资,还是鼓励消费,我国货币政策均需要维持宽松姿态,而这又将主要以低利率的形式体现。

不要以为,在持续5次降息之后(当前利率已是近10年新低),央行降息的空间已经不大。在任何时候,我们研判是否持续降息,其核心判准是,在通胀可承受的极限内,实体经济是否已经得到提振?换言之,我们亦可以CPI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否维持相对均衡进行判断,CPI和PPI两者之间既存在关联性,又存在延后性,两者相比,PPI的走势,更能代表实体经济的内在需求。

而再次聚焦到8月份的经济数据,我们遗憾地发现,在CPI创下一年来新高的情况下,PPI却创下6年来新低(-5.9%),CPI与PPI的差值居然高达7.9个百分点,为近22年来最大差值。

CPI与PPI两者之间并非是相对均衡,而是存在巨大偏离度,这表明在持续的货币宽松之下,我国实体经济不仅没有迎来企稳之势,而且其探底之势极有可能仍将持续。面对实体经济的如此窘境,持续的低利率或将在未来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保守估计,在未来3-5年内,我国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或将触及0.5%。

如果说,PPI增速>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 CPI增速,为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常态,那么,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且持续探底未稳之下,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CPI增速>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PPI增速将会成为新的常态。这是因为,在过去30年多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最为核心之处是投资刺激的拉动,而投资刺激的拉动,又以高储蓄率做支撑,储蓄率的企高不仅以消费需求偏低为前提,还会相对压低市场利率,而这最终又必然表现为PPI增速>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 CPI增速。

当然,在过去30多年间,亦有实质利率为负(存款利率<CPI增速)现象的出现,但这仅表现为偶发性,而非常态性的。同理,在我国负利率时代已然到来之下,之于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亦不排除实质利率为正(存款利率> CPI增速)现象的出现,但在我国经济已明确进入中高速增长、未来还将进入中速增长的情况下,内需拉动将会逐步取代投资拉动,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而在这种格局之下,实质利率为正的现象只可能是偶发性的,而绝无可能是常态性的。

其实,之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其在高速增长阶段实质利率为正,而在中速增长阶段或中低速增长阶段实质利率为负,这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所伴生的常识,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历过,亚洲四小龙已同样经历过,而决非是我国经济增长变迁所独有的现象。

只要稍具经济增长常识,且能冷静审视当下经济现状,对我国经济已明确进入负利率时代,我们就不会产生任何无谓的质疑。而在我国经济明确进入负利率时代之下,之于任何个体而言,这同时也意味着居民财富的重新配置必将进入加速阶段,其多种表现形式的证券化特征,而非实体化特征亦必将加速显现。而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部门而言,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尽快推动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如此,不仅能够为身处负利率时代下的个体,提供一个具备信用基础的投资理财通道,而且更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振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可以呈现出互为促进的良性关系。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