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BAT们的“野心”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9-11 23:04:27

摘要:人或者机器写并没有太大差别,而机器人早就可以干这样的事,国外有,现在不过是国内也有罢了,这和蒸汽机车替代马车没有本质区别,不过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的开始。

BAT们的“野心”

先看一条新闻,标题是《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正文:“腾讯财经讯 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7月的1.6%略有扩大……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银河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

这是一则9月10日发出的普通消息,有数据,有分析,有预测。对了,在新闻报道中这叫作消息,而绝大多数的新闻都是这类消息,由记者采写,后方编辑,用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以最快的速度发出。

但是上面这则消息不是这样,文末的一则声明告诉我们,它来自于机器人:本文来源:Dreamwriter,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对于绝大多数受众来说,这并不是大事,消息就是消息,人或者机器写并没有太大差别,而机器人早就可以干这样的事,国外有,现在不过是国内也有罢了,这和蒸汽机车替代马车没有本质区别,不过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的开始。

我也是一个记者,也是从写消息开始的。作为一个财经记者,恰恰就是从写国家统计局的CPI数据开始的。这是一个入门的工作,是一个初级记者成为一个专家型记者的起点。记者一旦入门,他们自己也会觉得每个月反复写这样的消息是一件头疼的事,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真正的记者乐见的事情,而不是说担心工作被机器人抢走。机器人最后会不会变成专家记者呢?也就是说“奇点”来临呢?我倒是很乐观也很悲观,乐观的是人不会被机器替代,悲观的是机器人还不能百分之百地替代人,让人成天休息娱乐。

好了,我要关注的不是自己的饭碗,而是生产力的提高,机器人写消息,就像富士通的机器人替代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并无区别。这里会有社会问题,比如初级劳动者的工作转换,通俗点说就是失业,但这是无可奈何的进步的代价,简单重复的劳动不是人所欲望的,也不是发财致富的途径。人的生产力被释放,才有创造更大财富的可能。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件人干不了机器能干的事。阿里妈妈的俞永福最近在一篇《IT解决信息不称,DT解决供需不均》的文章里讲了一个故事。

说是“端午前夕,内蒙古一个病重的孩子需要紧急转运到北京治疗。当时正值拥堵时段,按照常规路线几乎不可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但结果他们最终提前40分钟到达,因为有了交通大数据帮助他们智能躲避拥堵,节约了大量时间”。

这个故事是拿来讲大数据的,关于互联网和智慧交通,“过去沉睡的数据价值正在觉醒,潜移默化地改造着各行各业,并将我们导向新一轮的经济变革。”

故事表面上说的是改变交通,但改变交通其实有更大的经济意义,用DT的思维和方法解决拥堵,路况好了,车开得顺畅了,自然就节约了能源,而“出行体验顺畅了,用户才有更强的意愿走出家门,而只有每个人出行半径越来越大的时候,消费才真正能够被拉动”。DT的使用,也是生产力的释放,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大家记住一件事情,生产效率的提高,是GDP长期增长和人的福祉得到提高的惟一途径。

还有一则故事也是关于技术改变生活的。今年6月10日,南宁一个不满3岁的孩子走失,孩子妈妈编发了一则网络寻人启事。结果,6月11日,这则紧急寻人启事通过腾讯QQ全城助力团队的LBS技术(即基于用户手机地理位置提供的服务),迅速下发到了接近625万名南宁用户的手机QQ上,引发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广泛关注。48小时后,这个孩子在20公里外的一个小车站被找到了。

前两天我在《地平线》中说,对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资本市场要“看空做多好不好”,今天我说的是“BAT的野心”,说的是阿里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正在释放的生产力,但其实我今天说的还是“看空做多好不好”。没有单举百度的例子,但大家要知道,对于人工智能,百度可是这三家中最下功夫的,让我们等待百度的故事吧。(作者:《华夏时报》编委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