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阿里巴巴副总裁余涌告诫中小企业主:“互联网很浮躁,企业要回归实业”

作者: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9-07 16:20:14

摘要:王健林和马云当年的赌约,今天为什么不了了之了?

阿里巴巴副总裁余涌告诫中小企业主:“互联网很浮躁,企业要回归实业”

本报记者公培佳厦门报道


王健林和马云当年的赌约,今天为什么不了了之了?

阿里巴巴副总裁余涌9月7日在2015厦门国际投洽会上给出的答案是:双方都很明白,谁都不可能打败谁,“互联网+”的使命也不是要打败传统产业,而是来集合传统产业。在余涌看来,“今天的互联网很浮躁,创业一味往虚里做就是找死,所以中小企业还是要回归实业,然后拥抱‘互联网+’。”

据余涌介绍,互联网发展目前已走到第三个阶段:1995年—2003年时,还很少有人说互联网,都是说电脑和计算机,它们只是作为一个办公工具,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互联网成为一个渠道,做生意从线下可以到线上,这时“互联网+”还是一个比较时髦的理念;从2008年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就是现在的“互联网+”,互联网变成了基础设施,它渗透到每个行业的各个环节,在生意场它无处不在。

“马云喜欢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更多的企业主的感觉却是,互联网来了,传统生意更难做了,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想冲进去。”余涌告诉记者,现在传统产业很迫切地向“互联网+”靠拢,但他们不知道怎么靠,即使“触网”了,但一两年后感觉并没有见到太多变化和效果,那是因为基因不同,“传统企业的基因和互联网时代的基因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思维意识没换过来,只是手上换一个工具,是很难经受强烈的时代冲击的”。

贸然冲进去是找死,坚持又很可能等死,传统产业究竟该如何寻找出路?尤其是中小企业集中的外贸制造业。

余涌分析认为,中国外贸制造高速发展30年后,今天两个核心的红利——人口红利和基础设施红利正逐渐消失,人口红利让中国制造获得的核心优势是价廉,基础设施红利则获得了核心竞争优势物美,价廉物美是中国制造前30年的核心竞争力;但随着红利边际效应的递减,中国制造正被边缘化,未来的人口红利,其实是互联网人口红利,现在中国拥有第一大互联网人口,而基础设施也会上升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传统产业的出路就是利用互联网人口红利,充分拥抱互联网”。

要知道,互联网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即将来到。

“第四阶段,就是企业升级为大数据的时代。”余涌举例称,阿里巴巴服务了很多中小企业,很多看起来的确非常“小”,一个企业只有10来个人,公司CEO还是90后,但再看营业额,两三年单品就做到几个亿,公司也迅速做到了十几亿美金的估值。再深入了解,你会发现他们的客服团队在印度,技术团队在英国,品质控制团队在德国,像这样的未来无边界互联网化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互联网带来了“无边界”,但说到底,企业最终卖的还是产品,中国制造的根本还是实业。

除了告诫企业要回归实业,余涌还倡议,希望中小企业学会抱团生存,集结力量来战胜大企业;既然选择了做企业,企业家要有企业精神,在创业的时候带有梦想,因为企业家是有灵魂的,即使我们每天在谈利和益,也要知道赚的是利,还要有益于其他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培佳
公培佳

《华夏时报》总编辑助理、总编室主任,分管华夏时报网、新媒体,长期任报纸头版头条主编、高级记者,关注宏观经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收藏趋势。2016年起,任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选评委,2017年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