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汉旺,重生的考验

作者:郑盎 杨仕省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5-08 22:34:00

摘要:汉旺,重生的考验

本报特派记者 郑 盎 杨仕省 汉旺报道

   除了重修基建、重建经济,汉旺镇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个重新恢复灾民生活秩序的问题。重建经济,把经济重新转动起来,最终恢复灾民的正常生活状态——这一逻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汉旺镇未来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配套条件,江浙一带的企业对于汉旺镇的产业转移,没办法确定是真心实意还是走走过场。

    在德阳,记者碰到很多地震后流落在外的汉旺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不愿回去,他们说,现在的汉旺,就是一座死城。
    用汉旺人自己的说法:2008年,汉旺遭遇了两次地震。5·12留下了那个举世瞩目的“地震钟”;而东汽的离去,则从经济上掏空了汉旺。地震之后的一年,当东汽在新址上高歌猛进“唱新生”的时候,东汽原厂门前的大钟,则将会永远地停留在2008年5月12日。
    2009年5月5日,《华夏时报》记者乘车来到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地震原址,在这个即将被划为地震游览区的地方,记者看到:一切正如地震刚过之后的模样,到处是残垣断壁;很多没有被震塌的楼房,依旧保持地震前的模样,美容店贴着SPA标志,珠宝店“依旧打折”,汽车站前的“禁止携带危险品”的横幅仍然醒目。
    不同的是,人都走完了,死一样的寂静。
    汉旺迫切地要重生,汉旺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新汉旺”。所谓的新汉旺,其内涵包括打造一个灾后旅游区,一个大型的无锡工业园区来迎接产业转移,外加上汉旺足够丰富的劳动力供应,汉旺有信心重启经济火车头。
    因为要打造工业园区和新镇,一大批汉旺镇香山村人迁离了自己的土地。现在,他们正群居在新镇和地震原址接壤的那片棚户里边。原本的生活被地震破坏,地震之后的一年,他们的未来变得更加渺茫起来。
    没有人知道,新汉旺对这些灾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汉旺的“新生”
    在四川的城镇里,地震之前的汉旺镇可真是个好地方。
    汉旺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市105公里,归属绵竹市所辖,辖区面积54.3平方公里。据绵竹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汉旺镇的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2.43亿元,财政总收入2857万元,位居四川省百强乡镇之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天崩地裂,这一切在瞬间垮塌。
    据记者在当地了解,5·12地震中,整个汉旺城镇的房屋50%以上垮塌;农村房屋则几乎100%垮塌。汉旺镇辖内的工业企业也全面受损。紧随其后的就是经济地震,由于损毁严重,5·12地震之后,东方汽轮机厂宣布要把东汽汉旺生产基地全部迁至德阳新东汽基地。
    东方汽轮机厂是我国研究、设计、制造电站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中央直属企业,其主要生产基地就设在汉旺镇。东汽是汉旺的“脊椎骨”,这个被称为“十里东汽”的全国最大汽轮机厂,占据着汉旺镇大部分面积,职工和家属占到当地常住人口的一半。而地震后东汽的迁址,不仅使汉旺的经济支柱被抽离,相关配套产业也失去了主要服务对象。
    痛定思痛之后,汉旺镇地方政府迅速拿出了一整套拯救方案。这其中,产业重建成为了汉旺重建的核心和关键。汉旺镇党委副书记胡凌飞表示,汉旺借助援建的力量,承接无锡的产业转移,重振汉旺工业经济。目前,规划用地1平方公里的“汉旺-无锡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启动,目前已有7家企业初步确定来园区投资。“汉旺还正在着力把自己打造成‘九寨沟-汉旺地震遗址-三星堆黄金国际旅游线’上重要的节点,利用汉旺独特的自然气候,汉旺还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基地,把汉旺建成吃、住、游的基地。”胡凌飞筹划着。
    5月5日,记者在汉旺镇新址看到,新建的道路划好了分割线,廉租房已经封顶,远处一栋建筑,甚至已经涂上了颜料,显得时尚摩登。


被遗忘的汉旺
    汉旺镇香山村村民王益(应被访者要求隐去真实姓名)不知道什么是城市化,但他已经不是农民了。
    “去年8月,小麦收完了之后,生产队长告诉我们要征地。我们把地交了之后,当时也没有说什么征地补偿,只是给我们买了一个养老保险。”地震结束后的6个月,王益每月都能拿到补贴,“今年过春节每个人发了两斤菜油之后,接下来就什么都没有了。”王益是一个农民,除了种地之外没有什么特别技能,地震之后一年的时间里,王益只能呆在家里坐吃山空了。
    56岁的香山村村民李韵家里(应被访者要求隐去真实姓名)原本有10亩地,同样,这些土地在地震之后被征走,除了养老保险之外,至今也没有得到其它的补偿。“原本10亩地,我每年可以收入近1万。今年我56岁了,为了生存,现在只能去附近的工厂里当小工,做一些简单的搬运工作,工资日结,每天36元,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现在,李韵住在靠近汉旺地震遗址里的一个没有倒塌的门面房里,他需要每个月支付房租100元。“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到头。”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了解到,无锡工业园区和汉旺新镇的一部分选址在汉旺镇原香山村的土地上。农民离开土地之后,很大一部分住在新镇和老镇接壤的区域,那是一片将近一个足球场大的棚户房区。居住在这里的人数众多,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难以完全从土地里割裂出来,因此,不少人目前面临着半失业状态。
    对于灾民规模,以及他们的就业状态,汉旺镇新闻宣传处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知情。而关于征地补偿问题,当记者找到香山村支部郑书记时,对方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根据汉阳镇给记者发来的一份材料表述:“汉旺—无锡工业园区规划用地1平方公里,首期启动0.5平方公里,我镇经过艰苦努力,用20天时间基本完成拆迁。”
    村民王益曾经尝试着到新汉旺镇施工现场找些零活干,但是由于对方自带施工队,没有被接纳。香山村的另外一个村民吴秀芳(应采访对象的要求隐去真实姓名)在临近的一个工厂里找到了一份扫地的工作,按日拿工资每天15元,没有任何福利保障。她所担心的是,一旦那家厂彻底拆走,她又要面临完全失业的状态。


新汉旺去向何方
    长期关注汉旺镇的一位四川经济界人士向记者表示,除了重修基建、重建经济,汉旺镇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个重新恢复灾民生活秩序的问题。
    汉旺镇未来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配套条件,江浙一带的企业对于汉旺镇的产业转移,没办法确定是真心实意还是走走过场。
    而新建的工业园区在吸纳就业上,还会遇到一个农民和技工的对接问题,让农民转换成技术工人,这需要时间;其次,一大部分年龄较大的灾民,在劳动生产率上不具备优势,企业在吸收劳动力上会不会有积极性去吸纳他们?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当地经济重建过程中待解的难题。
    “如果工业园区招商顺利,如果汉旺灾区旅游生意兴隆,这还好说——但是如果不呢?如果工业园区应者寥寥,如果灾区旅游最终失去吸引力。那些灾民,特别是离地农民该怎么办?没有办法融入未来新汉旺这个‘半城市’,他们将怎么办,难道最后要背井离乡。”该经济界人士向记者道出他的担忧。
    2009年5月5日中午,在汉旺镇旧址大钟下面,一个出售5·12地震录像的摊位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此时正下着毛毛细雨,摊位上正用电视播放着去年5·12当天哭天嚎地的画面。此时距离地震已过去一年,地震的悲痛,录像的内容让人心情愈发沉重。
    一位同行的媒体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地震已经过去,生活还要继续,汉旺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它为什么不能拨过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