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正文

证监会人事信号

作者: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8-07 23:43:05

摘要: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或将调任证监会副主席,同时,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赴任央行副行长,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王林任工行纪委书记。

证监会人事信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股灾之后的证监会稍有风吹草动就备受关注。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或将调任证监会副主席,同时,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赴任央行副行长,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王林任工行纪委书记。

    “目前应该还在走最后组织程序,正式确认还要等待官方宣布。”接近证监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有进一步的官方确认,证监会网站原有领导的名单并未变化。

    事实上,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证监会近期已多次被传有重要领导换岗,结果均被证伪,这一次,会是真的吗?人事变动传闻集中突显的是证监会改革任务之重。华南某券商机构人士认为,证监会将在暂停IPO后再启融资和改革之路,资本市场与国际化接轨仍是未来工作重心。

灾后的证监会

    依照传闻,这次人事动作直接涉及到了央行和证监会两大资本市场核心部门。而此时的证监会正处在股市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

    据公开资料显示,李超拥有管理学博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曾任建行办公室副处级秘书、秘书一处处长、办公室副主任和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后担任过央行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并曾出任央行新闻发言人。2008年12月,李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11年9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主任、党委书记,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

    李在外管局期间负责综合司及资本项目管理司工作,资本项目管理司负责监督外汇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及外汇管理工作,市场通常说的“热钱”监管归口此部门。

    2011年,李超在谈到打击热钱时曾称,外汇局将加大打击热钱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规范银行结售汇管理、抑制异常资金流入提高套利成本、运用检测分析检查手段加大对违规主体的处罚。

    最近A股严惩恶意做空非法行为,相关交易账户亦被沪深交易所采取了限制交易的措施。市场认为,李超如果履新证监会,将对证券交易中的跨境资金监管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近两三年来李超关注的重点为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资本市场开放,那么未来改制创新、力推A股国际化才是其目标。

    另外,张育军为四川人,经济学、法学双博士,被市场视为改革派,其对金融风险同样有深刻认识,他在专著《金融危机与改革》中称,一旦牵涉具有广泛关联的大型金融机构,就会对原本脆弱的市场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市场运行机制与市场恐慌心理相互强化,加剧金融市场动荡,放大市场风险,最终形成系统性、全面性危机……

    当重要个体发生风险时尽早救助流动性,切断危机信息在金融机构间的传播渠道,避免系统性金融恐惧引发全面风险。

    此次A股大救赎,最终以央行出面注资数千亿救市暂告一段落。在金融互联网化的时代,金融风险在各个金融领域的传导更加快速和隐蔽,央行与证监会等金融机构协同的重要性已提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其中如何协同发挥人才优势也到了一个关键“时点”。

再融资时点

    证监会人事变化对应的是一系列A股动作的新变化。A股危机干预告一段落,接下来A股将恢复“灾后重建”,短期恢复融资功能、长期推进国际化为必然途径。

    “A股市场只是在非常时期暂停过会和再融资过会,以免增加市场压力,但是不可能长期这样,A股的融资功能在市场稳定后必然恢复,发挥A股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现在主要是时点的把握。”深圳某券商人士称,新的人事变动传闻将会是一个信号,监管层会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再融资近日就会上会发审,IPO会在市场稳定后到来。

    国际化仍是不变的目标,对于资本项目管理有方的李超对风险更为警觉。而风险是基于开放的基础上,李超对资本项目开放的研究同样深入。早在2011年9月其就表示,将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改革直接投资,便利经济主体跨境业务的开展,进一步支持QFII和QDII的发展。

    2012年5月,李超在央行内部刊物上谈资本项目可兑换时称:一是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决条件是相对的,并不是要等到宏观经济稳定、健康的金融体系、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强等各种条件都具备后再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二是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改进监管、加强风险管理并行不悖;三是要消除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恐惧感,资本账户开放可以有力地推动本国货币、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力,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四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是相对的。资本账户开放后,政府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领域仍然可以保留一定的管制。

    李超力举有管制的资本项目开放,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不过一些自由市场派则认为,市场有自发的调节功能,在危机到来时甚至无需救市。

    除了此次股灾,此前还出现过钱荒、债灾的危机现象,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邓海清认为,这一轮股市热潮的失控,暴露了分业监管的协调缺陷。“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发挥过重要的风险防范和隔离作用,然而互联网快速发展,已经将金融交易环节和业务通过技术手段打通,将金融推向事实上的混业之途。一旦风险来临,相应的监管部门往往无法独自监控和防范,往往升级为更高层次才能灭火。

    但是金融混业统管也并非能够彻底解决金融风险和危机,发达国家也是在分业和混业中不断尝试。邓海清认为,当下需构建统一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同时对一行三会数据运行集中化处理,以在经济和金融日益发展当中避免真空监管。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