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病态趣味

作者:王晓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7-01 22:29:30

摘要:这类作品的真正欠缺不在于无限制的戏仿,而是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席。

抗日神剧的病态趣味

王晓华

    近日,因“裤裆藏手榴弹”等雷人情节,抗日神剧的病态趣味再次引发热议。不过,迄今为止的大多数批评并未击中要害:这类作品的真正欠缺不在于无限制的戏仿,而是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席。

    在许多以抗日为题材的影视剧中,敌人被物化了,已经不再具有人的生动性。他们几乎个个丑陋、无能、残缺,等待着命中注定的毁灭;只要正义的枪声响起,就必须驯服地倒下;有时,为了显示自己死法的滑稽,还常常于生命结束之前飞向空中。在这种语境中,他们是被随意摆弄的玩偶,是可以恣意凌辱的对象,但惟独不是有血有肉的人。手撕鬼子之类的情节之所以反复出现,是因为人已经被当作可以随意处置的物。在如此设计情节时,一个重要的事实被遗忘了:被撕碎的是人类的躯体;他/她的痛苦也是人类的痛苦,其死亡也是人类的损失。同样确凿的是,只要某个人的躯体被撕碎,所有人都会处于不安全状态。不明白这点,“娱乐”就会异化为“愚乐”。

    从根本上说,抗日神剧的主创者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敌人也是人。在成为入侵者的瞬间,他们确实犯下了原罪,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蜕变为物:这些日本士兵也是人类的成员,同样是暴力逻辑的牺牲品。事实上,如果不把他们当人,我们就可能排挤任何同类。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悲剧曾无数次上演:一部分人被迫成为“阶级敌人”而失去做人的资格,一部分人因为“以革命的名义”摧残他人。十年动乱结束后,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提倡人道主义,呼吁“把人当作人”。此后,“人的发现”曾激励了无数艺术家。遗憾的是,由于复杂的因缘际会,人道主义再次被某些影视工作者遗忘,昔日的剧情以娱乐的名义继续上演。区别仅仅在于:“阶级敌人”变成了“民族敌人”。这种置换貌似无懈可击,但实际上仍在重复旧的逻辑。

    如果人类想找到和解之路,那么,关键词一定是爱。爱与仇恨都会增殖,但结果恰好相反。真正具有反思精神的战争片应该消除仇恨的逻辑,而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必须考问仇恨的逻辑,寻找消除灾难的道路。它所抵抗的不是特定的群体,而是隐藏于人性中的恶。需要穿越的不是敌人的墓地,而是人类精神中的黑暗地带。斗争或许永远无法避免,但人类之爱必须占据上风,否则,我们这个物种必将陷入恶的循环。

(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