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制度推进需要自下而上的动力 白重恩:经济增长应告别特惠模式

作者:胡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2 22:01:00

摘要: 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企业面临很多教育成本,企业不可能很好发展,整个经济也不可能很好发展。这涉及到一个制度供给的课题。

    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企业面临很多教育成本,企业不可能很好发展,整个经济也不可能很好发展。这涉及到一个制度供给的课题。这其中,核心问题是我们制度改善和制度引进的动力是什么。制度不仅仅包含法律法规的条文,还要包含这个制度的实施;制定法律可以依赖自上而下的推动,实施法律却不能完全依赖于自上而下。看过去三十几年的经验,自下而上的动力对于制度推进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与芝加哥大学两位教授交流,我们都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看制度的质量,中国在一些国际排名当中是非常低的,但为什么我们有经济增长呢?很多人说,这是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正式的制度不是很完善的时候,如果企业觉得照章办事就会有很大的交易成本,觉得得到的产权的保护不够令人放心,那么,得到地方政府官员或者中央政府官员的关注,得到某些强有力人的关注,其产权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交易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那么,这个动力来自哪儿?为什么这些官员要帮助你?有人说是源自自上而下的GDP考核。我认为不是,而是他们期待从帮助企业当中得到收益。当然,不要把收益这个概念想得狭义。比如,地方领导认为光伏很重要,就给企业大量资金和各种帮助,让光伏企业成功了,地方领导也会有成就感,因为他也想为地方做事。还有,企业会带来税收,带给地方政府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用来为地方的经济和地方老百姓谋福利。不过有时候这些也会被用来牟私利。总之,各种各样的因素综合起来,“收益”成了我们制度很重要的动力,这种动力不是来自自上而下的考核,而主要来自于自下而上的动力。
    我们把这样的制度叫做特惠制度。这些领导们不是帮助所有的企业,不是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一些特定的企业得到一些特别的关注。这样一个特惠制度,必然只能照顾一个小圈子;如果这个圈子过小,这个社会就没有活力,假如中国只有100家企业获得照顾,那另外的成千上万家企业就活不了。中国的特殊的情况是,一个人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个企业,如果进入不了当地的圈子,就可能跑到另一个地方,在那里进入圈子;也就是说,我在这个地方不是特惠的对象,但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成了特惠的对象。地方与企业可以选择在哪运行,来加入某一个圈子,这是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特惠模式的一大重要特征。
这样一个特惠模式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说正当性方面,为什么有的企业能成为特惠对象,而别的企业不能?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有不公正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模式的正当性越来越低,人们对它的接受度也越来越低。另外,此模式在经济效率方面也存在弊端。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也许地方政府很清楚要扶持哪些行业,但当经济越来越接近前沿,拉谁进入圈子的选择会越来越难。
    这是我们未来不得不克服的问题,因此,应该从特惠制度向普惠制度过渡,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交易成本的降低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么,普惠的动力来自哪里?由于受益面非常大,谁会来提供这样的普惠?我认为,自上而下的动力远远不够,必须要调动自下而上的动因。比如简政放权,我们做了很多简政放权的工作,但简政放权给企业真正带来了多少好处,那些在新政策下注册的企业是不是有业务,业务上成功了吗?企业赚到钱了吗?我们无从知道更多数据。因为我们的简政放权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再万能的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具体实施,包括哪些方面的简政放权最重要,怎么样简政放权才能让企业真正获益等。一项制度的演进的动力,自下而上的动力是不可少的。我们所从事的“新供给”研究有很多的含义,这其中首先是制度的供给;新供给所做的2049战略是要为未来35年谋划,这其中也包括制度引进的动力。而制度前进过程中新的自下而上的动力在哪里,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摘自由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2049战略》课题成果发布会”上的发言,白重恩为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文字由本报记者胡钰整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