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收拾坛城的少年。

作者:廖伟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01 15:43:00

摘要:收拾坛城的少年。

收拾坛城的少年。

喇嘛们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用沙子描绘的世界,会被毫不犹豫地以手轻拂即归空,最能呼应“无常、幻化、不执着、空性的佛法本质”。

藏传佛教喇嘛和沙弥制作坛城(音译曼荼罗),是我最着迷与震惊的仪式。众僧用彩色沙子绘画三世十方诸神,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象征密宗的宇宙,费时费神日久方能绘出一幅大坛城,德国大导演赫佐格的纪录片《时间之轮》即纪录了其细节。但最给人当头棒喝的是,坛城制作完毕之际,便会由高僧动手拂乱,最后五彩含混,回归宇宙之混沌中。简单点说,就是最直观的“色即是空”的演示。

有人制作坛城,有人把坛城归元,但是,谁是那最小心地把坛城的每一颗细沙微尘捡拾收藏的人呢?此人必是诗人。

此人就是融混圣俗于一身的六世达赖、诗人仓央嘉措,他用自己的命运和抒情诗收拾山河万物,让他们通通发出微光。而我们,就是被他收拾的微尘。

这是我第三次进藏所悟到的,我先去了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据五世班禅日记记载:1702 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于札什伦布寺向他的业师五世班禅提出不受比丘戒甚至退还沙弥戒的要求,彻底还俗,终被班禅大师劝回。 “曾损多情累梵行,入山又恐累倾城。”仓央嘉措越是长大,就越为这修行与情爱的两难而深感折磨。我想象他从拉萨一路走来,骤山骤水,内心已经酝酿斗争,最后在日喀则这无蔽敞明的日光加持下终于豁了出去。

在札什伦布寺他尝试退戒,而错那的贡巴孜寺刚刚相反,是仓央嘉措为僧寄寓的第二个寺院,是他初识戒律森严之地。贡巴孜寺是错那地方最重要的寺庙,仓央嘉措在此度过少年时代,应该对青年的他影响深远。从寺院往下望,我能看到少年仓央嘉措曾经看到过的景象:山岭逶迤展开,油菜花田错落,河流曲折回环串珠而过—少年诗人就是这样接受天地灵气的涵养,以致日后诗歌境界一直开阔。

有近六百年历史的贡巴孜寺在文革时遭到大规模破坏,我们推门进去,只有一个老喇嘛相迎,老喇嘛指点卓康下面的废墟,告诉我们这才是原来贡巴孜寺的主体,仓央嘉措少年修道之地,如今只有碎瓦断垣,一黑犬狂吠不已。除了传说的活佛宝座,其他古代痕迹皆无。我们怅怅然出了破门不舍下山,却骤眼看见远山一道彩虹展现,一如三百多年前,照亮少年之眼。

当晚我为之写下《贡巴孜寺谣》:“原来我就是你收拾坛城时不遗漏的那点微尘。原来大地金黄河流泻银是因为你在俯瞰……你总是带上我像蜀葵带上玉蜂,于是我也斜扛起破碎山岭,像一个喝醉的男孩,像你侧睡牛腹过冬……”

我想象仓央嘉措这样回答我:“ 原来我捡拾一颗微尘就建树起一座内心的森林。我俯瞰山河垂泪,日月的熔炉就开始翻转乾坤。”我知道日后,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捡拾自己的过程。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