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银行忽悠买保险,咋办?

作者:何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02 10:04:00

摘要:银行忽悠买保险,咋办?

银行忽悠买保险,咋办?

去银行存个钱,却被忽悠买了保险。了解实情后却过了投保的犹豫期,退保的话损失钱,不退的话心里又郁闷。这是在银行被误导买保险后的典型心理状态。

所幸,监管层已下大力气治理销售误导,保障消费者的权利。不过,人们也要有双慧眼,认清银行销售保险中的那些“猫腻”。

错把保险当理财产品

在媒体工作的高女士,险些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着买了保险。

日,高女士接到了自称中信银行借记卡中心客服人员的电话,来电显示也是中信银行的全国统一客服号码。

这位客服人员以答谢金卡VIP 客户为名,介绍中信银行推出的一项理财服务,只要每个月把多余的钱进行理财,就能获得110% 的收益,同时,还赠送全球医疗救援服务、父母家人的体检服务以及免费的意外险,但她绝口不提这是一款保险产品。

乍听之下,高女士觉得这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稳定,又有一些免费的增值服务,很不错。在详细了解之后,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高女士感觉客服人员推荐的应该是一款保险产品。在高女士一再询问下,客服人员才正面承认,这是中美人寿大都会销售的一款都会如意生死两全险附加意外险,月缴上限1180 元、中间档891 元,下限594 元。该客服人员一直强调产品的保证收益、缴费灵活、附加服务等方面,对于投保的注意事项、如果中途退保可能面临的损失等止口不提。

“我之前也投保过大病医疗险,保险产品其实是不错的,可以防范未来风险,但中信银行客服人员遮遮掩掩,一直强调自己是银行借记卡中心的,如果不是我一再追问,她不会告诉我销售的其实是保险产品。这是典型的销售误导。”

实际上,在银行销售误导中,除了这种电话答谢实则兜售的情况,更多的误导表现为“存款变保险”。有人本来只是去银行存个钱,却被销售人员用“收益率高,到期返还,跟在银行存钱是一样的,只是名字是保险” 的说辞忽悠,在搞不清楚状况下就买了保险。由此,导致保险投诉时有发生。

销售误导难题

近年来,保险销售的各个渠道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误导,其中,最被诟病的就是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人员惯用的伎俩包括故意混淆保险与存款的概念、夸大合同收益、篡改客户信息及隐瞒合同重要内容等违规问题。

有数据为证。今年3·15 时,各种金融投诉平台中,多数人投诉的都是关于自己到银行存款却被误导变成投保的案例。3·15 银率网发布的银行服务调查显示,产品销售误导现象中,保险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中位居榜首,占比达39.42%。

某保险销售服务公司总经理对于银行保险销售误导,做了这样的分析,“保险销售误导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保险市场供求双方市场地位不平等,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

在他看来,误导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硬误导,例如银行销售人员篡改保险责任、夸大保险利益(包括分红、投资类保险收益)等。第二类是软误导,即隐瞒产品的重要信息,选择性告知,如不提示投保人产品有犹豫期,分红收益是不确定的等等。相比硬误导,软误导的危害更大,消费者也难以举证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为了根治销售误导这个顽疾,监管层已经做了努力。

7 月5 日,保监会下发了《人身保险风险排查管理规定》通知,其中针对销售误导就有这样的界定:包括销售员存在夸大保险责任或保险产品收益,对保险产品不确定利益承诺保证收益,将保险产品当做储蓄存款、理财产品销售,隐瞒除外责任、犹豫期客户权利、退保损失以及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费用扣除情况等保险条款重要事项的销售误导行为。

理解不透不签字

事实上,银行存在的保险销售误导,多是源于消费者对于自身购买的保险产品的收益情况、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以及相关事项不了解,偏听偏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只有自己弄懂了,了解自身权益和保障范围,才能够有效减少保险纠纷的发生。

无论是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还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兜售保险产品,最终你都要与保险公司签订正规的合同,上面对于你即将投保的产品类型、保障范围、收益情况等等,都会明确列出。

防范销售误导,解决办法只有一条,看清合同条款,理解不透不签字。

中德安联人寿资深人士说,保险产品是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共同签订的契约,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作用。所以,不管银行销售人员如何天花乱坠地宣传,在落笔签字之前,务必要对保险合同及条款已经完全理解并接受。尤其是最为关心的部分,像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收益等等,是不是在保险合同里明文规定。一句话,在心里给自己提些问题,看看是否在合同上有答案。

对于保险产品中自己不理解、不确定的内容,无论是保险责任范围还是承诺收益,都可以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问询。一来公司客服都经过统一的培训,能够给出权威可信的解答;二来客服电话都有录音备案,万一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