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马拉松 更“纯”的企业生活。

作者:田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02 10:04:00

摘要:马拉松 更“纯”的企业生活。

马拉松 更“纯”的企业生活。

除了是一家旅游公司的创始人,张玫还身兼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四十不惑,工作平稳,相夫教子,或许很难有新的火花发生在生活中。“但马拉松能够让你发现新的曙光。”

“精彩极了!精彩极了!精彩得人都快晕倒了。”

谈起刚刚结束的加州马拉松,张玫一口气连用了三个“精彩”。即使我们未能身在其中,也很容易被眼前张玫健康的小麦肤色,活跃兴奋的言谈所感染。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马拉松或许是遥不可及的。但仅仅练习一年多的张玫,已经跑完了三个全程马拉松。

跑步,40 岁的新火花

这次马拉松让张玫倍感兴奋的,不仅是赛道中加州沿海美丽的风景,她还看到了比北京马拉松多得多的女性选手。在持久性耐力、利用氧的能力、肌纤维百分比等生理特征上,“女性非常适合这项运动。”除此之外,张玫更加注意到马拉松给予女性的压力释放。

“中年职业女性的压力特别大,忙好工作不算完,还要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你要能穿上Cocktail DressParty 中闪亮,还要能系上围裙给丈夫孩子做饭。”这种压力一度让张玫迷茫,“我到底该花更多时间跟家人在一起,还是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更高?这种犹豫会让我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迈步去做更多事情。”

张玫会想起十几年前的自己:早上六点宿舍灯一亮就起床准备托福,然后以云南省第一名的成绩到哈佛读书,再然后,创立自己的公司,把深度旅游带向中国。

作为这样的一名成功女性,出现这样的焦虑和迷茫,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但在变幻莫测、充满竞争力的商界,张玫需要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还能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么?我还能找回当初那个很独立、很有毅力、很有勇气的自己吗?在现在这个年龄,我是不是还能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做成?”带着这样的疑问,张玫在2012 年初开始了马拉松训练。

“最初,是八个人一起准备。朋友之间可以互相鼓励、督促与分享。”这是张玫的初衷。但四个月后,最终站在马拉松起跑线上的,却只有张玫一个人。说起这件事,她像当年有勇气创业一样,倍感骄傲。

1994 年到2011 年,17 年的时间里,30 分钟是张玫公里跑步“不可能”突破的一个界限。进行跑步训练后一个月,她轻松跑到了28 分钟——“那天简直是惊喜,我差不多要跳起来告诉全世界我可以突破30 分钟!”

“但中间也有太多次想过放弃。因为乏味,烦了。”张玫形容跑步机上的自己像“实验室里的老鼠”。对于跑步,即便是保持训练常态,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要想再突破瓶颈,都需要更加漫长和艰苦的训练。

公里、10 公里、15 公里……当坚持跑到了30公里,张玫已经不再怀疑自己,“跑步很明显让你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的潜能。”她的生活擦出了新的火花。改变,不一样的自信。

张玫在跑步中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境界。“很美,你会觉得只看到阳光,呼吸到新鲜空气。但有时候进入不了这种状态,跑的时候累得要死。但是当你坚持,让跑步变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个月以后,你会发现一个你以前从来不知道的、在你身体里存在着的自己。”

“人总会有高有低,我能够坚持到今天,就积累了这种自信心。”这种自信投射到生活当中,就是整个精神状态的改变。

村上春树曾经谈到马拉松带给他的变化:“由于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而张玫把跑步称作是像打坐一样的禅修,之前的状态有巅峰,也有低谷,巅峰很高,低谷也深;而跑步则把低谷变得更平滑了。“巅峰还在,低谷却不那么明显了。”

面前的张玫,就透露出这种挺拔的精神状态,她说,这样的自信甚至改变着人跟人的关系:从她周围的妈妈们,到她的同学、周围的同事,受她的影响,都开始跑步。“她们能够看到我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力量。”她变得更加大气,“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是:妈妈们打交道,都会不经意地进行攀比,计较谁的孩子表现更好。现在不计较了。”

不再患得患失以后,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以前她总是有借口,觉得自己的膝盖不行,心肺不行,工作太忙,旅行太多。马拉松对她是特别遥远的事情。而如今跑完三次马拉松,她有信心可以做任何事情。

“这种自信,与以往不同。不是来自于你的学识高、你的人际关系好、工作能力强,而是内心的一种自我肯定,只要我把我的注意力从借口转到行动,朝那个目标走就可以达到。”对于那个囿于家庭和事业的张玫,这种信心就是她一直以来所寻找的。

马拉松,在企业人中更流行

32 公里被跑马拉松的人看做“一堵墙”——极限通常出现在这个时候。

张玫第一次突破这堵墙是在内蒙古,那是她参加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此前,张玫的训练都只到32公里,32 公里后的世界,她完全陌生。第一次跑完全程以后,张玫发现这种未知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每次跑马拉松之前,张玫都会制定一个18 周的训练计划,一天不落。“只要持之以恒地准备下去,肯定行。”——把可控制的风险都控制到,剩下的,就是额外的惊喜。

“我知道这堵墙过得去。我是没有退路的,我不可能上旁边的急救车,那样的话,放弃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全部的精神。腿不走了,我的脑袋还往前走,腿要跟脑袋较劲。”“只跟自己较劲”,这是张玫在诸多运动中选择跑步的重要原因。“别人的输赢跟我没有很大关系。对身处商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马拉松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也令张玫非常享受。“前公里跑多少分钟,第二个公里跑多少分钟。开始跑步时练公里,之后公里、10 公里、半程、30 公里……每进步一点,就朝完成全程马拉松挪一点。只要充分准备,就能享受到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这比企业管理简单。做生意,并不是说你付出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但是跑步可以。”

而跑步给她经营上的最大影响就是: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强,对困难的承受能力也更强。“你会感觉到,任何事情,都不过是32 公里的那堵墙,我都能够过去,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这种信心特别难得。”

或许也是这些原因,令马拉松在中国企业的高层中越来越流行,“老将”如万科总裁郁亮,在成功登上珠峰后的新目标,是“健康跑到60 岁”,“新手”如SOHO 中国的张欣,也已经参与到半程马拉松中来。

在张玫看来,马拉松从根本上带给企业人的,是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相比于高尔夫等运动,“ 马拉松会自动滤掉带着功利心来参加的人,这个群体的人关系非常纯。其中的快乐,不参与进来,也没有办法分享。”在张玫的跑友圈里,大家互相鼓励支持,随时分享自己发现的新路线,这种健康,积极的关系让她感叹“没有其他可以媲美”,也是让她十分意外的收获。

张玫谈到她在印尼爪哇岛的故事。在爪哇张玫入住的酒店距离一处佛教古迹非常近,风景宜人且有历史感。酒店的经理恰好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共同的兴趣让他们初次见面就立刻成为好朋友。“他告诉我,出了酒店应该跑什么样的路线,而这些路线完全不是游客会去的地方。”当张玫顺着这条线路跑步时,“才发现我经过的是一个印尼原生态的小村落,孩子们冲着我招手,那种淳朴可爱令我真正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民情,十分难忘。”

由于工作原因,张玫常年在世界各地旅行,与以往不同,她如今用跑步的方式以双脚丈量当地的土地,摩洛哥、巴厘岛、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公里、10公里,或者更多,它们全都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灿烂的生活方式,让她接触到普通旅行中从来没有看到的一个个侧面。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