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国老年人口消费高峰预计在5年后出现 养老产业体系构建启动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24 22:13:00

摘要:随着“十二五”期间养老改革的突飞猛进,养老产业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自己的春天。

中国老年人口消费高峰预计在5年后出现 养老产业体系构建启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随着“十二五”期间养老改革的突飞猛进,养老产业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自己的春天。

    “今年是我国着手‘十三五’规划的一年,未来5年正是养老产业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4月20日,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家庭发展指导处处长蔡菲在2015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表示,根据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十三五”期间,老年健康服务、长期护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培养等几个方面充满了机遇,预计“十三五”后,中国将迎来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增长的高峰,也将迎来老龄产业发展的高峰。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养老服务业“十三五”规划的编撰工作已经启动,主要规划内容被分为六大块,参与编撰草案的人员也因此分为综合组、产业规划组、政策法规组、财政税收组、社区居家组等6个大组,整体方向则是着重养老服务业体系的构建。

从“焦灼期”到“启蒙期”

    2013年7月1日,民政部一口气颁布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这两个办法的颁布为标志,2013年被定性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元年;随后,两年时间里,各级政府又纷纷出台了几十项养老方面的政策法规,养老产业的春天越来越近,但同时也遇到了新的困难。

    从民政部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可看出,全国养老床位数从2008年的235万张增加到2013年年末的近500万张,但同期总体空置率水平也从19%持续上升到38%。

    “这样的数据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的养老机构定位不准,二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4月20日,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陈首春强调,中国的养老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焦灼期”,面对我国未富先老的现状,养老机构应该从追求数量增长向调整结构转变;同时,政府补贴应向刚性需求的中低收入人群倾斜。

    在陈首春看来,未来5年属于养老产业的启蒙期,人们对投资者、消费者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认识和心态都要有不同的调整。

    其实,除了目前国人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以及老年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外,中央以及地方财政投入的欠缺同样是个短板,最终造成供给与需求的错位,而这也恰恰增大了养老产业后期的发展空间。

    以2014年为例,我国民政系统投入社会服务业的经费是4200亿元,占GDP总量的0.29%,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但是,养老服务业只占其中的7.8%。也就是说,全国从中央投资到地方投资,涉及的相关基建费、设施费、人员工资等资金只有300多亿,占财政比例是非常低的。

    “从数据来看,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养老产业的供给不及第三产业的1%,但从经济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这样‘三期叠加’的背景下,高于上限和低于下限的情况国家的宏观政策都要介入;因此,养老服务业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将一枝独秀。”民政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成海军表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拉动未来GDP增长、带动就业的新的亮点。

    法国有这样一个测算:如果每个家庭一周有一个小时的家庭养老服务需求的话,每年就可拉动0.2%的GDP增长点。单就我国而言,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

    不过,成海军建议,中国下一步在养老服务领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各自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而政府的定位是红绿灯,需要强调的是,政府不能开车上路,开车上路是企业和市场的事。

    换句话说,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但需要找的不是市长,而是市场。

长期护理需求旺盛

    在庞大的养老服务市场中,需求最为迫切的细分领域当属护理行业;其中,专业化的长期护理消费实属刚需。

    “人们经常谈医养结合,似乎‘养老社区医院’是标准配置,然而,对于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年人来说,有尊严地生活才是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为此,介于家政护理和医疗护理之间的老年长期护理正是养老产业中需求最大的一块市场。”吉利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院长乌丹星称。

    根据最近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两亿,其中有大量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的老人,这也是长期护理的刚需人群。

    对此,陈首春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两亿老年人口中,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有4000万,完全失能的1200万,失智老人将近1000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400万,但由于以上几类人群之间的统计数据有重叠之处;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相加得出刚需的数据,但即便保守估计,这部分刚需阶层也有5000万人。

    就目前而言,我国长期护理的这个链条非常缺失,很多刚需老人都处于“医院住不起,回家活不了”阶段;同时,我国现有对养老领域的补贴还大都限于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而这也被很多专家视为“补砖头”和“补床头”的方式;为此,有专家建议,在长期护理短期内无法成形的情况下,先建立一个长期护理的补贴,也就是从政府层面,将补供方转向按人头补需方的调整,这样将更有利于养老产业的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未来中国老龄长期照护的体系建设将从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服务供给和购买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如何把这个体系构建起来,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4月20日,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向记者表示,除此之外,进入老龄社会的教育问题也将写入相关课本,如养老金涉及到的企业成本、税负以及支付水平等内容。

    蔡菲透露,国家卫计委正努力推动并准备出台一个推进医养结合方面的文件,内容将涉及医养结合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另外,将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政策措施在这个文件里面有一个明确的表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