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文化操守与底线

作者:王晓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2-04 22:55:00

摘要: 由于一位明星的辞世,深圳媒体意外地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但并未因此享受聚光灯下的荣耀,而是引来了无数的道德鞭挞。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弱势地位也暴露无遗。

■王晓华

    由于一位明星的辞世,深圳媒体意外地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但并未因此享受聚光灯下的荣耀,而是引来了无数的道德鞭挞。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弱势地位也暴露无遗。
    从个人的角度看,这次事件实际上是深圳媒体某种深层冲动的显现。它是长久压抑后的爆发,演绎了弱者的说话策略。不在局内,你很难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缘由。要理解深圳媒体,就必须还原它所处的独特位置。谁都知道,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处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可谓联结二者的桥梁,但很少有人会想到由此产生的种种牵制。
    首先,这意味着它的中介性(过渡性)。深圳毗邻的香港具有国际性影响,拥有若干世界性的大学和媒体,文化地位突出,远非它所能比肩。迄今为止,后者并没有将深圳当作文化层面的平等合作伙伴。相反,其目光常常越过深圳,直接射向文化地位更为显赫的内地城市。与此相应,内地有影响的文化体也倾向于把深圳当作通向香港的过渡地带。于是,在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流中,作为中介的深圳很难展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处于二者中间的它并没有足以提升自己地位的行政资源:相对于香港和内地文化大城来说,它既非省城,又不是直辖市,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基层”,处于体制坐标系的“低处”;来自香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的文化人喜欢居高临下地“指导”深圳,而深圳也习惯于接受这种双重的指导。于是,作为“中介”的深圳媒体生存在两大文化板块的挤压之下,其本体地位常常被低估乃至忽略。在评价深圳时,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把它形容为“一块中国文化的最松软的地带”,称它“可以追随任何一个地方”。有的人则干脆将深圳比喻为需要绿化的沙漠。意味深长的是,“松软地带”和“沙漠”都是供改造的对象。如此被言说的深圳缺乏自己的主体性,总是被来自外部的力量所左右。它是供利用的平台、被充满的容器、待耕耘的土壤,被进入、经过、穿越、占领、充实、塑造,却很少展现自己的自立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松软地带”的言说与文化沙漠的比喻形成了某种呼应关系,二者都凸显了其他城市文化主体的优越感。由于这种定位所产生的强大语境,深圳传媒经常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出现。它们以仰望的态度采访、报道、宣传路过的外地名人,却很少享受对等的回望和重视。事实上,这是被迫的低姿态。它反映了一种压力下的本能反应,折射出文化地缘学上的种种限制。
    其次,作为中介的深圳承载着特殊的功能。余秋雨先生曾把深圳比喻为中国文化的桥头堡。此论曾经引发不小的风波,但其潜台词却很少被完全道出,事实上,这是个意味深长的说法。
位置尴尬,功能特殊,这些都限制了深圳的本土传媒。然而,作为市场中的主体,它又要与其他传媒竞争,被迫参加不平等的博弈,其结果可想而知。在《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强势进驻以后,深圳报业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它又集中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后者也有竞争心、激情、个体的尊严,虽然置身于备受掣肘的平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深圳人的文化主体性也在缓慢地生长。近些年来,有关深圳学派的言说不仅代表了一种官方立场,也表达了某种正在萌生的文化本体意识。与此相应,深圳传媒业也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发出某些独特的声音。落实到血气方刚的年轻记者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争头条”的渴望。于是,当某个本地的重要事件发生时,某种被长期压抑的冲动终于爆发了,但代价随之显现:居高临下的审判,强势的有罪推理,暴风骤雨式的讨伐。在这场话语争夺战中,深圳媒体不但被暴露在道德的低地,而且再次显示了它在中国文化版图中的尴尬位置。
(作者为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