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朝圣的灵魂

作者:胡艳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24 22:57:00

摘要: 有幸,读到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灵魂日记。本森的文字,始终有一种圣洁的光采,他笔锋所经之处总能将心灵幽微处的细致体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就像听一位久违的朋友慢慢诉说生命中的悲哀、幸福,感受一个受尽苦难的灵魂在朝圣旅途上的艰难跋涉。

 


■胡艳丽

    有幸,读到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灵魂日记。本森的文字,始终有一种圣洁的光采,他笔锋所经之处总能将心灵幽微处的细致体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就像听一位久违的朋友慢慢诉说生命中的悲哀、幸福,感受一个受尽苦难的灵魂在朝圣旅途上的艰难跋涉。虽然这样的阅读、倾听,会令弱小的灵魂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本森的文字又有天生的魔力,让人心甘情愿地沉浸。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是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第28届院长。他的家族有深厚的文化底韵,著述颇丰,本森无疑遗传了家族最优秀的基因,不幸的是,他同样也遗传了家族性精神疾病,患有狂躁抑郁性精神疾病。在他努力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三个孩子相继去世,家族破产,与之相濡以沫用生命来关怀支持他的爱妻与世长辞。本森在生活的狂风暴雨之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一步一步走出悲伤绝望的深潭,他以痛苦为药,不断修悟灵魂,在生命的谷底渐渐恢复了平和、宁静。在这期间他写下了400余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这本《圣坛之火》是在本森身后,由其友人为其整理的日记选编。
    对平常人而言,人生是一场缓慢的旅行,爱恨憎怨五味杂陈的生命可以用一生时光慢慢消解,而本森的生命如同坐上了云霄飞车,太多的感悟、痛楚不受控制地在他的大脑之中跳跃,对生命最细微的感受、细碎的生活碎片会突然毫无征兆地放大、变形,以雷鸣电闪之势翻腾而来,不分昼夜地冲撞折磨他的神经,这就是他的躁郁症,其中的痛苦难以为外人道。在日记中,本森毫无保留地倾吐了他患病期间的痛苦、挣扎。他想休息,但大脑却不听指挥,他想控制,但灵魂却在不停地舞蹈,他想给妻儿以温暖,但却总是被疾痛折磨得心力交瘁。他心中有不止息的爱意,他一生期许宁静,然而他的世界却是如此的颠倒。
    与疾病一路妥协、一路对抗,本森一生便是在这样的躁与静之间不停往返,但笔者以为这所谓的“疾病”只是寻常人所见。所谓的“不正常”必须应对于“正常”才得以存在。对于本森而言,他在“发病”期间只是外在的行为好像失去了控制,而其内心却一片澄明,甚至能感知更多平时感知不到的东西。如《仰望星空》这样空灵隽永的文字,便是他“隐居”在英格兰东部“埃里岛”养病期间,在自然风物的滋养之下,用自言自语的表述方式记录下的星空呓语。
    本森一生热爱文字,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挥洒笔墨写下长篇巨制,凭借他的声望,这些文字可以为他带来丰厚的收入。但本森却不肯轻易交付未能超越上一本书籍的书稿,他的每一部成品必是掏空了他截至目前为止所有的心力、智慧、情感的完美之作。以致在完成作品之后,他会陷入长时间的疲惫期。
    假如本森不热爱写作,不像春蚕般日日吐丝,他的躁郁症能否减轻,我们不得而知。在本森的日记中,流溢着生命的悲伤与温暖,即使在躁郁症发作之时,作者笔下的文字依旧充满了温暖,爱人、孩子是那么可爱、可人,而自己心下的痛苦却无法与他人分享。亲人越体贴一分,他的痛苦便加深一分,他想抓紧爱人的手,却分明感觉到了未曾有过的隔膜。而当他述及爱子离去,妻子陷入无边的悔恨之中,恨自己未能将母爱再多给几分时,作为身患疾病对生命的任何感受都数十倍于常人的本森而言,他的痛苦不需多言,而本森此时却以一己之力,担当起了家庭全部的重担。他的担当、他的深情、对待生命的博达,都令人敬佩,这是一个男人能够给予家庭的最深沉的爱、给予妻女最温暖的守护。
    人生行至山穷水尽处,总有云开雾散时。然而生活对本森的打击远未停止,一个温暖的家庭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在人间孤独前行,孤独的背景令人望而生痛,甚至不忍注目。这样的疼痛是令人窒息的,本森的日记整理者在书中有意淡去了本森生命中这段最灰暗的日子,只是选取了这期间的一两则日记轻轻带过。
    “死亡近在咫尺,却已无法想象出比它更受到欢迎的消息了。但我却并不希望死去,我仍神奇地保持着健康的躯体。我有着更为大胆的想法,希望自己慢慢学会将他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之上,倾听所有悲伤和不满的声音,并努力去平息。”在死神尚未来临之前,本森已经熟悉了它的气息,随时都等待将自己的灵魂交托,而在这场不见不散的生死约会到来之前,本森仍在践行他对灵魂的诺言,而宁静、坦然、心无所欲、心无所惧是生活送给本森最后的礼物。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