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明年需要逆周期政策调整

作者:梁红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05 22:47:00

摘要:现在新常态探讨比较多的是具体增速,比如7.5%是否太高、7%是否合适。新常态后面应该有的一套政策组合配合则讨论得比较少。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

  现在新常态探讨比较多的是具体增速,比如7.5%是否太高、7%是否合适。新常态后面应该有的一套政策组合配合则讨论得比较少。

  回顾2014年,首先是有惊无险,二季度有一段时间非常惊险;其次是困难重重;第三是争议很大。

  如果把争议梳理一下,有两个维度。一是近期和中期什么样的经济增速是合适的。在争论这个问题时,要回归到我们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什么样的经济增速是我们可以预期的。目前在这个讨论上常常忘了中国是未富先大,总量排在第二位,但人均则不到7000美元,在全世界排第85位,相当于美国人均的12%,如果中国每年经济增速是4%,美国几十年以来平均2.5%到3%,中国人均收入怎样才能追上?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普遍生活水平?

  第二个维度是经济增速合适不合适会由一系列的数据表现出来。今年中国经济有很多结构调整,在发生好变化的同时也有一些指标表现不太合适。比如现在CPI在1%左右区间,以往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油价都发生大变化,特别是油价的传导还没有开始。通胀这么低体现了总需求不足,此时放松一些政策,负面作用会比较小。

  此外,还有两个指标也表现得不太合适。国际贸易顺差扩大的速度太快,三季度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10%,对GDP贡献率达到了三分之一。顺差扩大,并不是出口需求这么强劲,而是内需不足。

  就业数据也不太合适,官方的失业率几乎没有任何波动。在中国等东方社会,经济周期调整不会像美国那样靠裁人来完成,就业调整不是很市场化,企业不轻易裁人,靠少部分人降工资、雇合同工来解决。

  如果从通胀、国际贸易顺差、就业这三个数据表现看,4%的经济增速不太合适,低了一点,可能7%或7.5%更合适。那应该做一些总量上逆周期的政策调整以匹配7%或7.5%的增长,包括利率、储备金率、房地产等政策。明年需要看到逆周期政策的调整,看到政策更适合新常态的经济增速变化。

  对改革这一新常态,大家比较满意,比如简政放权、反腐、支持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新常态下,大家还会看到更多的改革落实和进展。

  但改革政策中还有一部分进展比较缓慢,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状况。除了不希望稳增长政策和长期结构调整的改革相冲突之外,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的杠杆率上升,期待杠杆率能降下来,但实际上过去三年杠杆率没降还一路上升。

  什么是中国杠杆率居高不下的根本结构原因?人均收入7000美元的中国为什么不能将资金投给自己,非要作为净的资本输出国,投到美国国债上?实际上,中国的杠杆增长和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经济增速越低,杠杆率上升得越快,1997年至2011年杠杆率上升得最快,最平稳的是2003年至2007年。

  有两个办法降低杠杆率。一是还债,现在企业在还债,如果中央政府与各个社会团体用财政资金还债,杠杆率就会降下来;二是补充资本金,可以将一部分财政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到市场中,注入1000亿就能解决大问题。

  如果没有股权融资,债券比例一定扩大,现在一年需要10万亿以上的银行贷款和企业债的融资来支持经济增长,而近几年股权融资只能到三四千亿。股权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融资,中国的杠杆率是难以降下来的。金融系统没有将高储蓄有效配置出去,直接压货币供应提高利率,最后取得的效果,一定适得其反。

  展望明年,逆周期政策肯定会加大力度,回归总量调节,而不是继续定向投入。降息和贬值之间倾向于降息,降息会刺激内需快一点,中国这么大的体量不可能靠外需。

  今年是改革开元年,明年就叫改革落实年。金融体制的改革,尤其是股本融资市场的改革将越来越有紧迫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