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水皮杂谈:第二次“5·19”行..

作者:水皮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18 21:14:00

摘要:水皮杂谈:第二次“5·19”行..

 

   一年下跌25%,怎么办?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叫周正庆,中国证监会的前任主席。1999年上半年,中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盘整行情,整体上一直处在下滑状态,到1999年5月18日,上证指数已经跌到1059点,比1998年6月3日高点下跌超过25.4%,不少股票和基金跌破发行价。
    为了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周正庆主持的证监会给国务院打了个报告,叫《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请示》,这个报告经财政部、央行反复磋商后被国务院于5月12日正式批准,由此,拉开“5·19”行情的大幕,受此消息的刺激,上证指数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中上涨的幅度将近30%,达到1387点左右。
    但是,伴随着指数的上涨,质疑之声也纷纷出现,有人认为宏观经济没有改善,井喷行情只会哪来回哪去,更有人认为,政府如此救市,制造人为牛市,后果不堪设想。针对这些疑问,周正庆再次组织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近期股票市场情况的报告》,于是便有了《人民日报》6月15日头版头条评论员的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明确指出:“5·19”以来调整两年之久的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出现较大上升行情,近期股市反映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正常的恢复性上升。证券市场具备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对推动国企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世纪之交,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不啻为井喷行情空中加油,借此力道,上证指数一举冲破1500点,创出1756点的历史新高,此后更是演变成为历时两年的牛市,在2001年又创下2245点的记录。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5·19”行情,《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堪称此轮行情的点睛之笔,如果没有恢复性行情的判断,很难说会不会半途夭折。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98年的中国和2008年的中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几乎是一样的,外围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内则是50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国有企业亟待解贫脱困,国内市场亟待启动消费。“5·19”行情的理论基础是财富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而2008年,我们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内遭特大地震和雪灾的袭扰,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濒临破产,国内消费市场同样也是欲振乏力,中国政府最终以4万亿政府投资作为强行起飞的路径,套路和1998年如出一辙。宏观经济的调控思路既然是一样的,反映到股市上会有两样吗?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水皮早在2008年7月底就提出2008年底和2009年初,极有可能出现“第二次5·19行情”。
    现在的行情是“5·19”的翻版吗?
    当然是。
    上市公司业绩在下滑,经济回暖,尚无定论,但是上证指数却从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走到目前2550点的位置,不是第二次“5·19”行情,又是什么?
    现在要讨论的是,第二次“5·19”行情会如何演变,会不会再有《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出现?
    2009年4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泰国召集随行记者举行发布会,表达自己对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好转的判断,而总理的判断依据则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投资正在快速增长,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正在逐月上升,三是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正在上涨,四是市场信心正在提振,经济活跃度正在提高,股市、房地产交易量正在扩大。
    值得指出的是股市和房地产交易量已经成为总理对经济形势研判的一个指标。这一方面说明,股市正在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另一方面也说明,股市的运行方向和管理层的愿望高度一致。
    其实早在春节之后,水皮已经注意到这个细节,总理同样是在伦敦,同样似乎是不经意间问到了股市的情况,虽然闹了误会,但却向外界传递了操心股市的强烈信号,其时上证指数在2000点徘徊,而当总理第二次以股市举例时,上证指数已经上冲2500点以上。
    总理的讲话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分量孰轻孰重,每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方向应该是一致的。这恐怕就是第二次“5·19”行情运行的新特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