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学堂教育遭挑战 大学教育的十字路口

作者:李北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9-12 23:23:00

摘要:一片喧嚣过后,持续两个多月的“燕京学堂”风波悄然淡去,然而关于“精英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的探讨却似乎余温未散。

传统学堂教育遭挑战  大学教育的十字路口

华夏时报记者 李北辰 北京报道

    一片喧嚣过后,持续两个多月的“燕京学堂”风波悄然淡去,然而关于“精英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的探讨却似乎余温未散。而另一方面,尽管只是培养“一年研究生”,但在不少学者看来,此次风波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折射出的是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前途问题。
    事实上,千年以来,关于“大学何为”的探讨不断紧随时代变迁被一次次定义。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了对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普遍焦虑与疑惑。
    作为同样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与精英教育的美国大学,已频繁登上全球主流媒体的Minerva大学就正在做一场教育实验,我们不妨以此为模板,探寻一下未来大学教育的可能。当然,由于行政化干预等“本土”原因,与国外对教育本质的单纯反思相比,中国无疑添加了更厚的壁垒。
拆掉高墙
    翻看“燕京学堂”资料,有不少是关于待遇、生活条件以及高额奖学金的说明,仿佛此乃“国际化教育”之必需,但就像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毛亮所言:“‘国际化’教育是要为所有学生打破教育制度中的藩篱和隔阂,而绝非再去人为地制造‘小圈子’和‘小团体’。若从待遇和生活条件而言,燕京学堂确具有所谓‘国际化’的水平,但要就学理、制度和精神价值而论,可以说完全是背道而驰。”
    关于国际化的核心阐释,美国Minerva大学也许可以提供一种更具实验性的答案。
    成立于2012年的Minerva是一所拥有官方认证的大学,前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以及前沃顿校长贺克的加入让它在教育界迅速掀起不小声势。自去年9月接受入学申请以来,共收到了来自96个国家的2464名申请者,但最终Minerva只录取了32名学生——其中7名来自中国。这比哈佛等名校的录取率都要低——事实上,已有学生放弃拥有百年历史的常春藤学校的录取,加入这所并不耀眼的高校。
    毕业于北京四中的李一格迎来了她在Minerva的第一个学期。“读完招生信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申请。”19岁的李一格拥有不少傲人头衔:北京四中道元实验班学生;北京四中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她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了选择Minerva的理由:“Minerva在思考什么样的学习模式能够对接未来的生活模式和社会需求。它将科技更贴合地融入到学习的方方面面,让学习和授课更高效,更具备反馈、统计、管理的功能。另外,它对学生不‘批量生产’,而是‘高级定制’,从职业发展的辅导,到个人经历的充实,能给我切实的支持和建议。”
    拆掉大学与社会之间的高墙——这句常被作为比喻句的洞见,已被Minerva变为现实。与传统大学一样,Minerva也是四年制,8学期,但颇具实验精神的是:除了第一年学生会在总部旧金山学习,其余三年的6个学期,学生将在全世界其他6个城市度过:分别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柏林、孟买、中国香港、伦敦和纽约。不过这些“分校”除了宿舍,并没有如传统大学一样拥有自己的图书馆、体育场等设施。在Minerva大学亚太区执行总裁Kenn Ross看来:“这些国际大都市本身就有诸多可利用资源,如一流的图书馆。至于实验室,我们会和当地高校、研究所或公司的实验室合作,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验场所。(现在大学)已有太多钱花在与学生所得没有关系的支出上——如奢侈的校园、体育设施等,而对实际的教育却关注太少。”——这与燕京学堂的办学理念大为不同。
    除了“高墙”,Minerva更想拆掉每一名学生与教师间的“隔阂”——Minerva彻底抛弃大课,采取小型研讨班形式,但所有课程都在网上进行,教师通过一个专门研发的平台授课,这套平台可以让学生举手或者分组讨论。系统也可以收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交互数据,分析学习进度,从而给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建议。此外,教师可随意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还可在下课后调出视频记录,给每个学生准确的课堂反馈。而在教师储备方面,Minerva创建了一个所谓教师领域的“诺贝尔奖”——Minerva Prize,以激励最顶尖的大学教授帮助其创建课程,奖金高达50万美元。“我们的教师团队不享受‘教授终身制’。在美国,教授终身制导致大学要负担较大的固定成本。”Kenn Ross解释道。
大学应培养怎样的人才
    知名学者刘再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大学教育)最为欠缺的是只重‘知识’不重‘智慧’;只重原理原则,不重质疑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或者,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如何“点燃火焰”很大程度体现在课程上。在Minerva看来,学生大一时需要掌握四门“基石课程”: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综合系统分析以及多元模式交流能力——它们是几乎所有领域系统思想的基础,这些课程会介绍贯穿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核心理论和思维模式,而抛弃传统大学里为大一新生准备的基础课。在Minerva创始人Nelson眼中:如今信息已无处不在,大学的某些功能已经过时。“传统大学中的一年级不应存在,现在的学生应该在家里自己完成大一基础课的修习。”这不禁让人想起近年来风靡全球的MOOC(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但Nelson认为,Minerva与MOOC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会利用后者——如需要经济学入门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MOOC自主学习。“我们是一所大学,MOOC是一种内容发布的形式,我们之所以能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成功是因MOOC的存在,MOOC终将淘汰讲座式授课。”——而在Minerva的构想中,学生进入大二后将从五大专业中选择方向: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或者商科。
    关于课程设计,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曾表示:当今教育在对待智力上存有两个误区:对智力重视过度;在提升学生能力上运用的手段有误。这带来的问题是:如今不少大学的学科设置已跟不上业界正在和已经发生的变革。
    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当代“创新大师”的Steve Blank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大学生只接受单一专业训练,毕业时被培养成缺乏多学科工作经验的专才。上个世纪,我们都默认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一份工作,然后在第一年把精力集中在和专业相关的任务上,直至职业生涯中途,他们又不得不从事跨专业的工作(如需要和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一起工作的工程师,或者反过来),学会和多领域的人合作,管理其专业领域之外的多个团队。现在,传统大学依然延续这样的模式:从一些宽泛的基础课开始,很快推进到面比较窄的专业选修课……如今业界已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毕业生要面对的是一个缺乏确定性和安全感的世界——很多人找到的工作在他们进大学时甚至不存在,更多的人在他们职业生涯中发现他们的工作已经过时,或者转向海外外包。大学应教给学生在多学科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敏捷行动和快速适应新事物的技能,以让他们适应毕业在很长时间之后才出现的新兴领域。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也许更为明显,但在知名教育学者钱理群看来,“立人”才是大学之根。“大学生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上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这确实需要调整,也应该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钱理群表示,“大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素质的问题。这些年经常谈到的诸如独立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较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知识面狭窄,以及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等,其实所暴露的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问题。大学教育正应补这一课,加强‘健全发展的现代公民’的教育。‘立人’与‘就业’并不矛盾,而是其前提。如舍弃‘立人’的根本,只着眼于具体的操作技能,不仅是舍本逐末,更有可能是南辕北辙。”
北大教育新困境
    某种意义上,Minerva看似革新,但也是一种回归。“最先进的教育是返璞归真的、创新的教育理念看似领先时代,但在我看来是追溯和沿袭很多古老的教育思想与本质。”李一格告诉本报记者。
    在回答未来Minerva与传统学堂的关系时,身在旧金山的Minerva亚太区执行总裁Kenn Ross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它也许不会是未来唯一的高等教育模式,有些优秀的传统大学还会生存,我们也并非要去颠覆所有传统学校,但它一定会给继续生存的传统学府冲击,我们也希望Minerva可以让它们在课程和课堂体验等方面做得更好。”不过,服务于精英的Minerva显然无法是每位学生的归宿,但在Kenn Ross看来:“它的出现正在影响着传统大学,也在促进教育界的更多创新,听说已有人想要成立类似Minerva的其他的大学甚至中学,它们会有各自更加广泛的目标群体——会有更多学生享受到更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在一些人眼中,这样的未来或许有些理想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大学教育也许千姿百态,也许相对固定,但一切都是以自由和开放为前提。这也是如今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的根本。
    不少学者早已经指出,当国外正就“教育本质”进行又一轮探讨时,中国大学教育却陷入泥潭,而“行政化”无疑是被提及最多的问题。知名学者马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教育办不好,一句话就是没有将教育当作教育办,政治对学术干预太大,从人事、党务、学生管理、教材、教学,学校自主空间太小,政治压力太大——教育如果想要办好,教育外的干预必须完全杜绝。”此前一条微博中,马勇还曾写道:“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是简单去行政化,而是应该回到原点,回到1950年代初期大学转身苏化前,让教会学校恢复,让私立学校恢复。只有多样化的大学,才能形成多样化的风格,才有竞争,才有创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