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中报业绩改善累积效应力挺大盘

作者:孙建波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9-06 01:16:00

摘要:今年上半年全部A股、A股(剔除金融)、A股(剔除金融石化)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为9.47%、5.93%和8.79%;二季度单季度分别为10.93%、9.28%和11.08%;相比一季度分别回升3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可见非金融板块在二季度盈利较一季度有所加速。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孙建波
    2014年中期业绩已经披露完毕。今年上半年全部A股、A股(剔除金融)、A股(剔除金融石化)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为9.47%、5.93%和8.79%;二季度单季度分别为10.93%、9.28%和11.08%;相比一季度分别回升3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可见非金融板块在二季度盈利较一季度有所加速。
控成本 毛利上升
创业板增速仍高于主板
    今年上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6.39%和15.17%;二季度单季度分别为12.16%和13.51%;相比一季度两大板块盈利能力出现较大分化,中小板块较一季度回升12个百分点,创业板则下跌超过4个百分点达到13.51%,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盈利增幅仍高于主板与主板非金融板块。
    成本费用的控制和下降以及营业外收入上升是二季度净利润回升的主要原因。我们把二季度非金融板块的盈利增长进行了分解,尽管收入增速下滑明显,但营业成本和费用总额的下降幅度更大,加上营业外收入的大幅增加,共同抵消了收入贡献减少的负面影响。因此毛利率扩张是净利润回升的最大贡献因素。
    具体来看,收入增速小幅增加。二季度非金融板块收入同比增长6.94%,环比增长111.88%,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小幅下降1.5个百分点,盈利增速的拉动系数由上季度的22.98下降至13.40。从行业上看,只有电气设备、轻工、休闲服务、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电子、传媒和综合八个一级行业二季度收入增速高于一季度。
    成本有效控制。二季度非金融板块成本同比增长5.92%,创下5年来的新低。从行业上看,除采掘、军工、休闲服务、交运、房地产传媒、通信、综合毛利率稍微下降外,其余行业的毛利率均较一季度上升。
    费用继续负贡献。二季度非金融板块费用总额同比增长13.23%,较去年小幅上升,但远低于前几年水平。从结构上看,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比重继续小幅回落,财务费用占比扩张。二季度费用总额对净利润增速的负拉动作用是2.63个百分点,幅度有所收窄。
杠杆水平再创历史新高
    非银行非石化板块二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3.27%,再创历史新高。从行业上看,建筑装饰、房地产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70%,绝对水平较高;从环比来看,除了钢铁、传媒、通信三个行业外,其余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有0.5-1.5%之间的上升。
    二季度非金融石化板块的存货周转率为1.22,较一季度0.59有较大的季节性回升,但与历史数据相比,资产周转率仍处于下降趋势。
累积效应支持弱回升
    自二季度开始频繁出台的托底政策,使得宏观经济环比改善明显,所以,企业中报数据小幅改善也在预期之中。然而这种弱复苏注定企业数据的改善空间并不明显,包括收入增速下滑、资产负债率提高以及存货周转率下降等。
    上一次收入同比回升势头从2012年三季度开始一直持续了三个季度,这主要是GDP的企稳。但上半年开始,以房地产为首的投资数据的下降,使得下半年经济持续回升的动力堪忧,特别是需求端的乏力使得收入增速回升的动力非常小。尽管托底政策效应仍在发酵,相信政府仍有继续放松流动性和房地产的预期,但在投资和消费需求都比较弱的背景下,收入增速维持平稳的概率比较大。
    受成本压缩的影响,二季度非银行石化板块的毛利率小幅回升。但在PPI抬头、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下半年毛利率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尽管二季度景气数据显示一定的库存回补,但随着海外订单的下降,库存弹性已经下降,因此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去库存仍未结束。
    尽管费用率的负面拉动作用在缩小,但费用总额同比回升仍然显示企业在费用控制上的压力,其中以财务费用最为明显。随着资金利率的高位盘桓,企业下半年面临的财务费用压力依旧很大:尽管央行执行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银行间的宽松无法传达至实体,民间借贷利率依旧高涨;中报显示非银行外的企业负债率创下历史新高,债务的上升也会影响下一期财务费用。
行业配置 成长至上
    累积效应及政策预期、相对宽松的流动性以及环比改善的经济,将带动市场继续前行,坚定看好三季度市场的表现。
    行业配置上,继续看好两类成长股股票:方向明确、空间较大的科技股、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3D 打印、智能生活;稳定增长的医药和大众品牌消费。
    主题配置上推荐国家安全产业链(国防军工、信息安全)及发达地区国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刚整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