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欲斥百亿增持中银香港中行抄底一箭双雕

作者:陶盈舟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18 19:20:00

摘要:欲斥百亿增持中银香港中行抄底一箭双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尽管中银香港(02388.HK)已经宣布了2008年盈利较2007年同期倒退超过78%,仅为区区的33.43亿港元,但是连日来,该股却并未出现预想中的恐慌性抛售,反而逆势上扬,在4月16日更是迎来了大手买单,仅早市9:50左右就出现了涉资超过1200万港元的交易。
    其实,出现这一异常的市场波动只因为4月来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银行(601988)一直出面高调力挺。在发布公告并以实际行动增持了中银香港的股份后,中行副董事长兼行长李礼辉又在本周表示,不排除进一步增持的可能,原因就是希望借助二级市场的增持行为体现出中银香港的真正价值。
    这一消息公布当天就带动中银香港股价出现迅猛飙升,涨幅达11.58%。
    “实际上,中国银行的这种增持的举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箭双雕,一是为将来的海外银行业务提前做好布局,在相对低谷的时候收集充足的砝码。”深圳国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冯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二是在增持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于中银香港的信心,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大手笔抄底增持
    “我对中银香港的长期发展很有信心。”
    李礼辉的一句话,让中银香港继2008年沸沸扬扬的回购雷曼迷你债券事件后,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只是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中银香港终于摆脱了雷曼的名字,而与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银行联系在了一起。
    4月1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宣称在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后,将根据中银香港的股价表现,在未来的12个月内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中银香港的股份,并将长期持有。
    话音刚刚放出两天,中国银行就在4月3日通过其全资附属的BOC Hong Kong BVI Limited以每股平均价9.233元,增持了约1942.25万股中银香港股份,以实际行动从原本持股的65.87%增加到如今的66.06%,增持资金高达1.79亿元。
    按照李礼辉本周的说法,如果需要,中行不排除将目前持有的66.06%股权继续增持至75%的上限,理由则是中银香港的投资价值远远高于其目前股价的表现,李礼辉希望借助增持进一步体现出中银香港的真正价值。而根据市场的分析,如果继续增持至75%,那么中行则需要为此支付超过100亿元的巨额资金。
    对此,安邦公司金融分析师徐斌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100亿元的资金对中行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从已经公布的中行业绩来看,2008年依然是中行收获颇丰的一年,非利息收入高达653.52亿元,较2007年增幅达57.66%,“正是因为收获颇丰,所以现在是中行把钱用在点上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时候比现在买入股票更加便宜。
    比起2007年中银香港最高时的24元/股的价格,中行此次增持需要支付的成本实际仅相当于不到1/2。“每股9元左右的价格可以说仅仅相当于中银香港最初上市时的价格。”徐斌指出,“尽管现在短期内公司股价依然会出现波动,但是这样的波动带来的收购价差从长远来看微不足道。”
    而一位接近中行管理层的知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中行的增持举动在缓解中银香港流通量不足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其扩展海外业务。“这种情况下,选择拿出一部分钱购买中银香港的股份,不仅可以帮助巩固自己的大股东地位,而且还能以抄底的价格进入,一旦市场回暖,抛售股份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掌控海外业务主动权 
    对中银香港来说,有中国银行这样的一位直系长辈,不论是扩大发展或是遇到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但是,在享受无微不至关怀的同时,中银香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长辈”的监管。
    冯伟告诉记者,中行的增持除了在业务上的考虑外,想要进一步加强对中银香港的投资风险控制也是促使其短期内频频出手的原因之一。
    早在2008年背上雷曼兄弟的迷你债券时,中银香港就已经陷入一场难以自救的旋涡中。作为香港地区雷曼兄弟迷你债券的最大分销商,中银香港分销的40亿-50亿港币的债券占了整个香港地区销售额的30%-40%,占中国银行全部持有的雷曼兄弟债券高达92%的比例。
    尽管坊间一度传出中银香港需要为此付出高达18亿-23亿港元的代价回购,但是最终公司只付了7亿港币,当时就有不少市场人士坦言,由于母公司中国银行业绩良好,即便中银香港按照相对较高的回购金额计算,实际也不到中行上半年营业收入的2%,不会对公司账面造成影响。
    “没有太大的损失只能说是幸运,并不意味着今后不会发生。”冯伟如是向记者表示,“如果不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很难保证中银香港不会出现中信泰富那样的巨亏事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