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关乎人性的艺术

作者:梦湄柏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8-13 22:41:00

摘要:艺术家参与慈善,并不一定要等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在拍卖行里卖到千万元级别,也不是一定要等到成为著名艺术家才可以。

  “艺术家如何在自我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面对这个可能是很多中国艺术家感到困扰的问题,旅美归国艺术家潘全海先生认为:“这二者本身不是矛盾,所以不应该成为问题。艺术家创作过程是非常独立的,但艺术家的个人表达却不可以脱离社会而遗世独立。”

  艺术家参与慈善,并不一定要等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在拍卖行里卖到千万元级别,也不是一定要等到成为著名艺术家才可以。合适的合理的渠道以及完全可以信任的慈善机构,会让参与的艺术家体会到一种欣喜的力量,这种因为慈善而得到的力量甚至会成为艺术家内心强大力量的源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动力,这种动力源于艺术家参与之后内心确立的一种自我存在感。

  十多年前,艺术家潘全海先生初到美国,他的作品很幸运地被休斯敦的一家画廊签约代理,画廊的主人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富有慈善精神的女士,当潘全海先生的作品陆续被收藏之后,画廊的女主人在合适的时候给潘先生提了一个建议,她问潘先生是否愿意将艺术作品收益的一定份额,捐赠给当地的一些公益慈善机构?她会很荣幸地帮助他达成这个美好的愿望。潘全海先生很高兴地接受了她的建议,之后的很多年,潘全海先生和这家画廊的合作都非常愉快,“因为,我信任这家画廊,同时也信任美国相对成熟完美的慈善机构以及他们的运作模式。这种很自然的参与模式使得我这个外来移民有了相当不错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我在这个国家,我创作的艺术作品被人们认可收藏,我在成就自己的同时还尽自己所能帮助了别人,我确信我自己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感觉真的非常重要非常美好。”

  至于国内的画廊是否与慈善机构都有比较成熟的合作?国内的艺术家们是否能接受这种慈善模式呢?潘全海先生说他不太了解,回国两年多以来,通过朋友的介绍,应中华慈善总会黄丝带执委主任文武先生之约,潘全海先生于2011年9月参与过远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山小学的艺术慈善支教,一同前往的还有艺术家王金芳(央美)、宿婕(留法)、Andrew(美)等。“这次支教活动给我的感受很深刻,那些农村孩子们都天赋非凡,他们拥有纯粹而奇妙的想象力,我认为我才是这种公益活动的受益者,不是我教会孩子们什么,而是孩子们教会我很多东西。”

  事实上,艺术家本身的生活和艺术创作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家的存在,就是在与社会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关系之后,以艺术家特有的艺术姿态呈现了其存在的状态和符号,这个符号在社会学科里被定义为某个类别,就是艺术家这个群体特征。

  艺术家参与社会生活的层面是丰富多彩而且极其深刻的,大多数艺术家几乎是直达了他所关注和涉及的生活层面的核心部分,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家是社会各群体中最能忽略表面而直达本质的少数人。而慈善是什么呢,慈善不是富豪的专利,也不是精英们才有资格过问的事情,慈善应该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性心理,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时可为的举手之劳。

  生命本身就是艺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漫长的艺术创作。潘全海先生经历了美国长达十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活,又回到中国宋庄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他的感受无疑是复杂的,但关于慈善,他认为,慈善行为是人性的自我关照,在付出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事实上是在收获更多的东西。

  (作者为艺术策展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