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美食还是吃艺术?

作者:吴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7-30 23:05:00

摘要:大众虽然摆脱了食物的功能需求,但还是脱离不了感官诱惑,而无法通过回望缺衣少食时代的美食故事来进行精神疗伤。
    陈晓卿作为一个超级吃货,拍出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也是顺理成章,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而成年后的飘泊更坚定了他们对于美食的功能认同,于是糅合着一部怀旧与感伤的美食纪录片能火遍大江南北。
    没想到《舌尖上的中国》2却遭到了网友集体吐槽与调侃,这对于精心呈现中国美食文化的制作团队来说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他们本以为中国人早已摆脱了“饥饿”记忆而不再满足于食物的功能性追求,理所当然会追寻美食背后的文化,于是他们编排了不同地域的食物苦情戏来渲染美食背后的社会人情,这种政治正确的美食寻根却招致了不少网友的反感,说明大众虽然摆脱了食物的功能需求,但还是脱离不了感官诱惑,而无法通过回望缺衣少食时代的美食故事来进行精神疗伤。
    这就牵扯出美食的当下性,它的功能、味觉与需求一定是与当下人的精神状态有关,所谓人移事易就是这个道理。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与消费文化刚刚抬头,大众干瘪的胃刚刚被激活,他们唯一的诉求就是检验一下胃的适应性,于是什么川菜、鲁菜,只要食物就行,开餐厅一度成为最赚钱的买卖,使得一些文化人、艺术家也按耐不住寂寞,也开始挤进餐饮行业。
    “三个贵州人”就是圆明园早期的三个艺术家合伙开的一家贵州菜餐厅,位于秀水街,门帘很小,但生意非常好。方力钧的“茶马古道”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段开的,一家云南菜餐厅,想不到生意也非常好,后来方又在现代SOHO开了一家分店。
    颇具讽刺的是,这些拿画笔的手,纷纷拿起了勺,而且都弄得有声有色,刺激起一些书商、诗人也开起了餐厅。
    方力钧日后谈起当初开餐厅这段经历还觉得有些纠结,当初是画卖不出去,只是想做点生意养活艺术,没想到餐厅火了,他的艺术作品在国外也卖出了高价,日后他成为中国最富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描述自己最初的生意与创作,完全是“像野狗一样生存”,脱离体制,没有任何的经济保证,只能把自己完全抛入市场竞争中。事实证明,他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因为人一旦饿久了就会饥不择食,而只有填饱肚子后才有其他的奢望。
    2000年后,他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了“抢手货”,说明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感官需求,而有了更多的精神与财富需要。他也就在现代城开了一家颇有现代艺术气氛的餐厅,把现代艺术与传统美食结合起来,用以满足大众对美食、视觉与怀旧的需求。
    到餐厅究竟是去吃美食还是艺术,这只能是满足了美食功能需求后、没有经历过食物匮乏的新生代人的美食定义,好在他们已经成为今天的消费主力,所谓的80后、90后,他们中的“刻奇”分子,也可译成“媚俗”或“媚雅”一代,只对消费艺术感兴趣,容易对事物表面动容,所以美食与艺术的结合就成为承载他们消费的最好标签,还有娱乐电影与口水诗。
    可是到餐厅仅仅是吃饭说到底还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媚雅”,于是音乐人餐厅就应运而生,并开始满足“刻奇”分子对新奇的热衷,如今CD、江湖酒吧就承载了他们用音乐来忧伤和怀旧的地方。
    不过对于更中产、更有文化的人来说,这些地方还是有些江湖气,在艺术区寻找一家艺术演出餐厅就成了更“刻奇”的玩法,音乐人向奕澎在宋庄艺术区的食库音乐餐厅就是一家把美食、时尚、音乐原创与蓝调音乐分享融合在一起的多功能性艺术平台,用以满足“刻奇”分子、文化人与艺术家的美食与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这是在艺术区里的一个小小的自由世界,大家既可以“刻奇”,也可以放下标签做真实的自己。免费音乐与美食的融合使得这里成为宋庄最具特色的一家文化餐厅。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