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青山绿水”到底值多少钱

作者:罗天昊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16 23:44:00

摘要: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发展规划,都注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到底值几个钱?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罗天昊

    一直以来,衡量一个地方的财富创造情况,通常以GDP核算。而从1995年起,世界银行公布了“扩展的财富”指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中包含了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要素。尤其是自然资本,以前一直被忽略。
    罗马俱乐部会员陆维生教授是风靡全球的著作《自然资本主义》的作者之一,在本书中,她提出自然资本一说,包括常见的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水、矿物、石油、森林、鱼类、土壤、空气等,以及草原、沼泽、港湾、海洋、珊瑚礁、河岸走廊和雨林在内的生命系统。
    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发展规划,都注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到底值几个钱?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1997年,当时的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伯特·康世坦联合十几位学者,首次系统地测算了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据康世坦教授估算,1997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3.3万亿美元,当时这个估算发表在权威杂志《自然》上,一时引起了全球性的轰动。
    除全球估值外,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亦对自然资本的价值进行了估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麦克·格雷迪曾在2003年至2013年担任了两届欧洲环境署长,在她任内,欧洲环境署多年来推行一项名为“欧洲国家环境绩效”的排名,此排名亦对欧盟各国的自然资本进行了估值。
    大约在十年前的2004年,国内第一次自然资本估值在神农架进行试点,2006年通过验收的结果显示,神农架当年的“绿色财富”价值约236亿元,是当年GDP四倍以上。人均30万元,大约是全国人均GDP的30倍。
    但最终,就全国范围而言,中国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自然资本估值的风潮。“青山绿水”到底值多少钱,尚是一笔糊涂账。
    仅从技术角度而言,在大数据时代,自然生态的变化情况,不难获取。欧洲环境署曾推出了个名为“地球之眼”的技术项目,在 2012年里约大会(Rio +20)上被确认为全球性公共环境信息平台。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动了一项被称为Live的计划,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关于自然环境变化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国也签订了关于Live项目的协议,承诺逐步公开并建立中国的国家自然资本账户。
    技术不是问题,难的是自然资本的估值。当年曾参与测算神农架自然资本估值的学者之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小峰回忆,测算结果出来之后,引起了普遍的争议,一个争议是,这个236亿元是否精确,不同的地方自然资本估值是不一样的,青海和北京就不可能一样;另外一个争议是,神农架当时在湖北的GDP倒数第一,若按照自然资本价值算,不用发展就成为第一,而很多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反成为负面典型,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形成了对立,从国家到地方都难以两全。
    定量评价自然资本,并确立其市场价值,将有助于修正目前发展模式,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的局面,为可持续发展找到数据方面的决策支持。
    让我们看一组数字。从2011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分别为9.2%、7.8%和7.7%,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同时期的单位GDP能耗,则分别减少2%、3.6%和3.7%,呈快速递增趋势。
    这里,可以看到国家战略的变化。国家调低了经济增速的预期,我们的增速稍微低一点,实际上在全球领域仍然算很高了,而我们在生态保护领域,步伐需要更大。通俗地说,经济慢一小步,环保快一大步。
    被习近平力倡“卖空气罐头”的贵州,最近几年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工业倍增计划,近三年来贵州经济增速分别达到15%、13.6%、12.7%,增速在全国省份中居前三名。大批大批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贵州遍地青山绿水,既可搞工业,又可以“卖空气罐头”,贵州在中国的双面优势,将日益明显。
    位居中部的武汉,最近几年也为发展快速的地方,在武汉的远期规划中,体现出了一种“底线思维”。武汉的最大底线是,决不填江。而在其3000多平方公里的都市发展区内,保留了1500平方公里的生态底线区,说白了,发展区与生态区,正好是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或者就是未来多数中西部城市的普遍发展模式。既要重视物质财富,又要生态环境保底,金山有价,青山无形。金山代表现实,青山留给未来,保持现实与未来的平衡,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显性财富与隐性财富的平衡,积极进取与敬畏底线的平衡,方为正道。
(作者为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