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创业板破冰遭冷遇 高门槛下创投失望提前离场

作者:陶盈舟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04 20:54:00

摘要:创业板破冰遭冷遇 高门槛下创投失望提前离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创业板,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业内的投资人都开始有些灰心,以为今年是看不到希望了。”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向《华夏时报》记者兴奋地表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第一季度的最后一天,创业板破冰了。


黎明前的选择
撤离还是留守

    否极泰来。
    对于留守下来的达晨创投而言,这样的形容用的恰到好处。因为就在宣布创业板办法实施前,达晨创投刚刚联合了几家投资机构对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逾5000万元,并争取国内创业板第一批上市。
    从2000年成立至今,达晨创投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创业板,公司董事长刘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为了等待创业板,他们一直做的就是两手准备。“即一家公司同时为创业板和中小板做准备。”刘昼表示,“我们计划把手里中小板的三分之一项目转投到创业板上,因为创业板先期登陆的公司对于业绩和公司的增长速度要求都会比较高。”
    如今看来,刘昼押对了宝。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一样,越是在接近光明的时候就往往是越困难的时候,相对于刘昼的坚持,更多的投资人选择了天亮前离开。
    今年3月,在苦苦等待创业板无望后,全国首家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南海成长”选择了通过转让或回购的方式从两个项目中退出,并向投资人分配了相当于投资本金15%的现金,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退出的案例距离创业板宣布实施仅仅不到一个月。
    无独有偶,手中握有两家IT公司等候登陆创业板的投资人向记者表示,为了追上创业板的脚步,他已经兜了一个圈子,先是把原本计划登陆中小板的公司搁置,等待推上创业板,然后在等待创业板无果后,在今年年初将这两家公司调转回了最初的中小板。“我已经等不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闸就那么多企业排队,还是把机会让给那些能等的人吧。”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撤离时的心境。
    对此,国内一家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经理私下向记者表示,如果有实力离场,恐怕大多数的投资人都会选择提前退出,“毕竟回报率才是第一位的,不退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基金被拖住了”,该人士指出,“因为买入的时候大多都是企业估值高的时候,赶上创业板不推,全球股市暴跌一下就被套住了,现在出来等于血本无归”。
    在上述人士看来,回报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与其千军万马争抢创业板的上市名额,还不如选择其他形式退出来的实在,“很简单,即便现在上市了,投资者买不买你的股票、是否能够融到足够的资金都是个问题,看看现在跌破发行价的上市公司就知道,目前上市获得高回报的几率太小了”,“一旦创业板8月出来了,你能保证赶上首批这趟车吗?”


高门槛名不副实
投资热情难以释放

    实际上,在目前公布的创业板上市标准中,企业的准入门槛可谓不低:连续两年盈利且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或是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且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30%以上,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连续经营3年以上。
    然而这样的要求条件显然与创投们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其实每一次有关创投的政策出来以后,往往都与行业的期盼相差太远,以至于很多投资人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边走。”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如是说。
    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在面对《华夏时报》记者时更是直言,“公司两年利润1000万人民币,成长每年30%的速度,如果是现在的这个创业板标准,那么还不如作为中小企业板的延伸,把台阶拉低一点”,没有必要推出创业板。在他看来,“如果用目前创业板的这些规则,中国恐怕永远不可能出现像百度、搜狐、新浪这样的一些公司”。
    事实上,早在创业板推出前,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就指出,过高的门槛并不利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因为已经有了主板和中小板的两个高门槛市场。
    如果说企业的高门槛设置让期望已久的创投遭遇了当头一棒,那么创业板附加的针对投资者建立的准入机制无疑给热情的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真的如此,恐怕创业板很难燃起投资人的热情,该压抑的热情还会继续压抑。”北京恒丰美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熊立峰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是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往往自身的盈利水平和资金状况良好,创投进入的成本就被动推高;二是上市以后有相应的锁定期,如果市场因为遏制爆炒而没有充分的流动性,那么创投退出的风险无疑大大增加了;第三,企业等待过会的时间如果过长,无形中就延长了投资的周期,导致回报率相应降低。
    “按照目前市场传言的500多家排队企业,创投若要实现回报退出,在不考虑可能出现的暂缓新股发行前提下,恐怕至少也要等到3年以后,其中,还没有包括上市后的锁定期。”熊立峰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流通性的缺乏,那么对于市场的影响则是立竿见影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