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美不同的“财富伦理观”

作者:赵晓 陈金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05 00:31:00

摘要:对中国而言,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交易,就是通过交易去挣钱,但其实市场经济还有“核”,那就是交易一定要是公平交易,挣钱一定要有正确的挣钱动力,这就是市场伦理。

中美不同的“财富伦理观”

赵晓 陈金保
    富豪离婚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其离婚理由。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职业足坛美女老板、《福布斯》统计坐拥近12亿美元身家的某女富豪要离婚了,她的英国丈夫提出的离婚理由竟然是因为自己厌倦了太富裕的生活。
    这一离婚理由令大部分中国人费解,因为过上富裕生活一直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梦想,特别是在中国的名利圈内,勤俭低调并不被鼓励,也不符合中国富豪们的习惯。在中国,诸如7000万嫁女、PK名车和豪宅的“土豪式消费Style”新闻报道一直屡见不鲜。对比之下,面对富豪生活,该英国丈夫的理解却很简单:“妻子的生活过于铺张奢侈,且毫无必要。”
    二者差异为何如此之大?这背后牵扯到中西方如何看待劳动和财富的问题。
    在当下中国,更多的人把赚取财富作为整天忙碌奔波的最直接目的,进而把消费财富作为赚取财富的最直接动力。所以,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追求的目标都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满足的都是生存需求,以致大家习惯于把幸福也寄托在物化的未来身上。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首先想到的也是“挣钱”,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承认人们物质利益追求的合法性开始的。从“越穷越光荣”一下子转到“致富才光荣”,这使得许多人将市场经济等同于下海和挣钱,将挣钱多少等同于成功的大小。炫富式消费、奢侈性消费其实是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功,以致成功最后就演化成了一串可以相互比较的财富数字。有了对成功的如此理解,大家挣钱好像就永远没有个够,甚至为了挣钱可以不择手段。
    在西方国家,17世纪兴起的清教运动让清教主义深深扎根于世俗社会。清教徒把劳动视为上帝给予自己的“天职”,认为为上帝辛劳致富是自己的荣耀,而“天职”的履行是否能得到上帝的青睐主要依靠道德标准来衡量,即取决于你为 “社会共同体”提供财富的多少而不是为自己赚取的财富多少。在财富消费方面,清教徒的核心特质是坚持禁欲主义的行为原则。用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的话说,就是“人类不过是受托管因上帝恩典而降福于他的财富而已。他必须像寓言中的仆人那样,对委托给他的每一分钱都有所交代,那种为了自己的享乐而非出于服务上帝荣耀的任何花销,至少都是危险而有害的”。
    因此,关于挣钱的动力,表面上看,中国人跟美国人一样,美国人在做生意,他们在搞市场,中国人也在搞市场。但仔细深究的话,这后面的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中国人搞市场经济的主要动力是“贪欲”,而美国人是“禁欲”。中国人做生意、做企业,背后的动力是挣更多的钱,更多是为了荣耀自己,取得更大的名位,是为了比别人强,是为了光宗耀祖。所以,挣了钱之后就要买名车、买豪宅、讲排场,就要让别人知道。如果这些物质欲望都满足了,就想着移民或者从政。而美国的企业家大部分是清教徒,他们认为职业是上帝的安排,是为荣耀上帝而做,做好职业是第一位的。至于赚取的财富,那是上帝的额外恩典,是第二位的。既然工作是为了荣耀上帝而做,那么很简单,你就得把工作尽心尽力地做好,“完成主所指派于他的工作,直至白昼隐退”。所以,第一,你不能吃喝嫖赌;第二,你不能坑蒙拐骗;第三,你不能胡作非为;第四,你不能浪费时间;第五,你还要讲求效率。这两个动力是千差万别的,产生的结果也就会千差万别。
    在个体层面如此,放眼至宏观层面,也大体如此。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依靠“招商引资”,讲究“县际竞争”,官员政绩不是取决于辖区老百姓的幸福感受,而是更多取决于外在的可比较的政府“财富”,比如GDP、地方财政收入,以及众多“形象工程”。为了这些 “财富”,我们可以容忍环境污染,可以不计风险负债,可以强拆圈地。我们经常讲“要守住底线”,既然底线可以一再突破,那可守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在于当前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很不够。对中国而言,市场经济是舶来品,目前我们只学到了它的“皮”,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交易,就是通过交易去挣钱,但其实市场经济还有“核”,那就是交易一定要是公平交易,挣钱一定要有正确的挣钱动力,这就是市场伦理。也就是说,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心中都要有所敬畏。否则,市场经济中鼓励人们勤奋、不偷懒的“利己主义”就可能演变为鼓励人们勤奋地去撒谎、去害人,追求高效的市场经济就可能搞成不择手段的“恶”的市场经济。
    梁漱溟先生在其《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中说过,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说的就是“挣钱”的问题,而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说的就是“伦理”的问题。中国人爱讲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而西方认为的恰恰是“知礼节而仓廪实”,即不是有了钱人才会变好,而是先有了好人,然后才有好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大抵如此,不是先挣了钱再来讲市场伦理,而是有了市场伦理,然后才能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曾经提出“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观点,提出除了传统的资本和劳动之外,自由也可以成为发展的维度。笔者要说的是,伦理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赵晓 经济学家、教授;陈金保 经济学博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