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的艺术品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3-07 23:27:00

摘要:留着大胡子的Wallce Chan,中文名叫陈世英,他是巴黎古董双年展史上首位获邀参展的华人珠宝艺术家。

可穿戴的艺术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留着大胡子的Wallce Chan,中文名叫陈世英,他是巴黎古董双年展史上首位获邀参展的华人珠宝艺术家。梵克·雅宝、卡地亚、伯爵等欧洲老牌珠宝,它们是品位和生活艺术精髓的象征,陈世英的珠宝是赞颂生命的美妙浩瀚与无限可能。
    陈世英幼年时家境并不好,他辍学去一家石雕厂当过学徒。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西方雕刻所吸引。由于没师傅教,他就自学,一个人跑到香港一个基督教的墓地,模仿着雕人像、天使。
    正是他的钻研与苦练,才于1987年创造出著名的世英切割 (Wallace Cut),这种技法融浮雕、阴雕、内雕及宝石特性于一体,可以在宝石内部立体雕刻出多个折射面,让作品呈现玄妙的视觉效果。
    当oversize风格在高级珠宝界大热时,摩登女士们也陷入了两难:既不想让耳垂被沉重的贵金属拉得变形,也不想因长时间佩戴假珠宝而发炎。陈世英则另辟蹊径选择了既轻又能杀菌的钛金属,并花了8年时间让本来抗拒铸造和镶嵌的钛成为珠宝的骨干,自此“可穿戴的雕刻艺术品”为高级珠宝的创作掀开全新的一页。
   《华夏时报》:在参加巴黎古董双年展、莫斯科国际艺术展时,你听到欧洲观众对中国的珠宝有什么评价?
    陈世英:欧洲的观众感到中国珠宝在过去300年一直处于断层状态,认为中国珠宝模仿西方工艺,缺乏个性和创意。因此,如今中国珠宝乍现光芒,他们都啧啧称奇,惊讶作品以糅合中西、古今工艺的基础,在中华文化中追求真、善、美。他们感受到作品流露的禅意,因而惊叹不已。他们未必很懂中国文化,但珠宝作品的工艺和色彩表现令他们感到这是当代的艺术。
    《华夏时报》:东西方在珠宝审美上有何不同?
    陈世英:就传统而言,如果钻石代表西方,玉石就代表东方。西方追求闪耀璀璨,重视珠宝的光辉气势,以切割打磨强调夺目的神彩;东方追求温润内敛,重视玉石的色泽质感,以玉石象征五德,表现君子之风,这些都是传统东西方珠宝文化的分别。但作为创作者,我认为执着不得,若把重点置于自我捆绑的固有体系或模式,只会窒碍创作。每一次的创作过程,都是一次超越时空的旅程,为了表达内心的激情,创作的人“不择手段”,不论古今,也东西不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海纳四方,有容乃大,立身处世如此,创作也是如此。
    《华夏时报》:一件什么样的珠宝才能称得上是可穿戴的雕刻艺术品?
    陈世英:“可穿戴的雕刻艺术品”就是具有艺术性、观赏性的雕刻作品,配合人体工学的考虑,以至可以佩戴于身上。我的珠宝艺术创作中,有四项最重要的元素:工艺、创意、宝石和情感价值。情感价值源自“人”与“物质”的关系,人寄情物质,令物质产生价值。珠宝不只是增添个人美感魅力的工具、或是显赫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是情感价值的载体,其背后蕴藏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华夏时报》:欧洲传统高级珠宝可以在世界通行,中国的珠宝品牌是不是也能做到?
    陈世英:我人生中一个最大的愿景,就是希望看见属于中国的珠宝品牌在世界通行。在珠宝史上,欧洲有很多过百年历史的高级珠宝品牌,有些在传承延续中辉煌至今,也有些早已转营,好像Lalique和Fabergé,当时凭着超凡工艺,成为惊世脱俗、脍炙人口的珠宝品牌,然而,品牌的地位随着时代而建立,也随着时代而变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绘画、建筑、明式家具和佛教精神等等的内涵,早已获得世界认同,惟中国珠宝曾经出现了断层的情况,至今还在摸索及学习的婴孩阶段。然而,婴孩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珠宝的内在精神成为品牌的灵魂,这灵魂需要时间的累积才能在国际上获得尊重。
    《华夏时报》:你自己会收藏什么珠宝?
    陈世英: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的作品,我都有收藏的习惯。每次完成一件新作,我的心里都充满愉悦和享受,其中付出的心力和时间,好像与珠宝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它们又好像是我亲手孕育的孩子,总会觉得难解难分也难舍难离,但我也明白,一直留恋过去,就没法进入另一个境界,唯有放弃过去,才能令自我升华。
    中国人重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收藏作品也是出于人与物的心灵契合。何谓值得收藏呢?我觉得能够令人动情的都值得。至于对于作品价值的判断能力,也是从学习和沟通中所得的一门学问,认识愈多,愈会触摸。我会收藏工艺难得和不可复制的作品,在收藏之中,有Buccellati(布契拉提是意大利古老家族式珠宝品牌)和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的作品,也有一些中国白玉雕刻的作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