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机构生存实验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2-21 23:15:00

摘要:2014年的开年展中,多家画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年轻艺术家打头阵,在展览和作品背后,可以感受得到艺术机构本身也在寻求变革和突破。

艺术机构生存实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2014年的开年展中,多家画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年轻艺术家打头阵,在展览和作品背后,可以感受得到艺术机构本身也在寻求变革和突破。不过他们面临的生存压力依然严峻,画廊和机构日益累积的经营成本,已经让展览变为运营者沉重的负担,压力也是动力,不论是新生代画廊,还是老资格的机构,谁能把握新的机遇,谁就能在下一轮浪潮中占据主动。
模式变革突破
    北京画廊协会主席程昕东在2012年时曾表示,国内能够盈利的画廊也许7%都不到。在2013年,维系日常经营仍是画廊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不过,一些积极寻求突破的画廊通过展览模式变革,参加艺博会进入国际视野以及运营自媒体平台等一系列策略,在收获到实际成效的同时脱颖而出。
    在798艺术区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大规模实验艺术成为这家画廊的一个标识。“过去一年的展览有了明显的变化,艺术家的结构开始趋向年轻化,更加贴近中国当代艺术实验性的范畴,都是实验性当代艺术往前推进的痕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办人郑林说。
    去年12月,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由何岸、秦思源、张慧三人合作的艺术项目“一次”,这次展览的结构和形式都是实验性探索,3位艺术家各自的影像思路在作品中结合成一种整体视觉感受,再分别衍生出艺术家在小展厅的作品,变成整体展览关联性的互动。
    年轻艺术家在国际性博览会上也开始有明显的突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选择参加军械库艺术博览会的何岸、刘窗等艺术家,都是实验性的年轻艺术家的定位,何岸的作品“哈勃”在去年的巴塞尔艺博会上一鸣惊人。
    王郁洋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2012年代理的一位年轻艺术家,去年5月份王郁洋的大型装置作品“决心”进入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主题展,他的呼吸系列新作品还在今年1月德国慕尼黑的UNPAINTED多媒体艺术博览会上露面。
    事实上,画廊推出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得到了市场的回应。王郁洋参加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的巨型装置“光·像羽毛一样从空中飘落”,被上海当代美术馆收藏。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则通过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收藏了王郁洋的一件装置“人造月”。
寻求国际化
    从今年1月开始,从墨西哥、英国伦敦到美国纽约军械库、中国香港巴塞尔,一个接一个的艺术博览会排上了国内画廊的日程表,他们希望与国际藏家和机构建立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我们展览做得越来越实验性后,不太可能有很多的普遍的藏家,一些光买家庭画的藏家,对装置、实验性作品的兴趣不大。”郑林说。
    除了参与国际性的艺术博览会外,一些国内画廊还保持和国外的艺术基金会、艺术机构、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合作。魔金石空间是一个小型艺术空间,但做实验艺术的态度十分鲜明,其负责人曲科杰表示,一些偏实验性的作品目前国内收藏者还不是很多,所以画廊是越来越国际化的发展,甚至有的画廊工作人员就是外籍人士。
    位于草场地艺术区的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在去年10月呈现了英国影像艺术家斯图尔特·克罗夫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关于死亡与舞蹈的电影》展出他在2010至2011年期间创作的最具特点的三个影像作品。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总监陈海涛认为,本土画廊国际化的困难主要是艺术系统的断裂,中国缺少美术馆系统和国外美术馆系统的对接,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画廊经营中,在学术层面也很难形成对接。包括商业博览会的对接也是远远不够的。画廊能做的并没有那么多,因为它很难形成像美术馆那样权威性的学术上的国际对接方式。这是画廊经营所面临的权力话语的缺失问题。
转型关键期
    转型只有一年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前身是非营利机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在改变为商业机构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推动当代艺术为主,艺术家结构以中青年艺术家为主要力量,展览由过去大量偏西方的艺术转为绝大多数带有东方美学特点的作品。清晰的学术定位和活跃的艺术氛围让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转型获得业界认可。
    而面对藏家群体的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有的画廊问题则出在对艺术家的选择上,客户的构成和趣味已经变了,不能积极应对的就会被淘汰,能够把握机遇,做出更有影响力和品质的展览的艺术机构,反而会重新获得关注。
    不过一个现实的矛盾是,年轻艺术家作品价位并不是很高,做一次展览也展不了多少件作品,想把成本收回来都不容易。“谁都想做一个大牌艺术家,1幅画就卖100多万,一下子卖10幅画,那就什么都够了,一个艺术机构做市场,还是做学术,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平衡点。”郑林认为,市场和学术之间的度的把握很微妙。
    “如果一个展览在商业上很成功但学术上会被别人骂,这样的展览我们就不会去做了,影响力比商业利益更重要。好卖的作品做多了以后,人家就说你是个商业画廊,在学术上不会站在最前沿了,艺术家们会唾弃你的。”郑林说。
    在陈海涛看来,艺术系统中由于美术馆权力话语的缺失,在国内甚至亚洲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以拍卖行为主导的商业权力话语,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大环境的一种特征。由于拍卖形成的话语权力,导致了艺术品价值的判定标准仅仅以价格为标杆。这也是国内艺术环境的一个问题。
    艺术机构的负责人们时刻都有着危机感,“你自己不强大,不往前推进,最后肯定是被淘汰,更多做年轻艺术家的年轻画廊也在崛起,比如很受年轻人追捧的杨画廊,还有上海的几家新画廊,国外大画廊也进来分一杯羹。”郑林说。
    他认为画廊和艺术家合作做展览和销售作品,是一种静止状态的量变,是画廊正常运作过程中的事情,想寻求质变的时候,要解决资本、管理团队、艺术家合作状态的问题,关注国际上优秀画廊的艺术家合作生态,一个画廊同好的艺术家合作才能奠定地位和价值,还要有重要的美术馆、机构和藏家同其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经过将近十年的市场培育,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关注艺术市场,除了直接参与艺术品的收藏购买外,还以资本的形式深度介入艺术机构的运营,甚至直接成立艺术机构。国外的艺术基金会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在近几年最为引人注目,比如马爹利艺术基金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奖”,已是国内艺术界关注的奖项之一,张晓刚、展望、林天苗、王功新、缪晓春等多位艺术家曾经榜上有名。而2007年其与中央美术学院又合作创建了“马爹利艺术基金”。
    不久前,文化部、财政部设立国家艺术基金的消息备受瞩目,从今年开始每年投资20个亿用于文化艺术方面的建设,艺术界人士对此却是喜忧参半。有业内人士提出,包括银行、基金、企业等机构性的投资比个人的力量要强大,会更加系统,对当代艺术市场来讲是一个很好的积极的信号,未来两三年是国内艺术机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对画廊还是对艺术家、收藏者都是一个机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