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短期两全险陆续停售 消费者投保要谨慎

作者:李军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04 16:34:00

摘要:短期两全险陆续停售 消费者投保要谨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继一部分投连险、万能险悄然退出市场之后。根据保监会的新规,三年期两全保险也将陆续退市。
    保险产品销售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现象,在某些产品停售之前的几个月,保险代理人更会大力促销。一般来说,某些保险产品由于收益较高,保险公司考虑到成本较大,会主动停售。此外,保险监管部门认为某险种设计有问题,经营风险过高,也会强制保险公司停售。部分消费者不明就里,往往会投保即将停售的保险产品。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要区别对待停售险种,辨别其是否适合购买。

短期两全险逐步退市

    今年29岁的刘先生最近有点犯难,某家保险公司旗下的万能险产品准备停售了,业务员说收益还不错,让刘先生赶紧买一份;同时另一家公司的鸿系列分红保险产品也即将停售,业务员说如果投保,长期能获得不错的分红。面对两位业务员的推销,刘先生有点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该不该投保即将停售的保险产品,消费者很迷惑。今年在寿险转型时期,保险公司把很多险种都暂时搁置或者准备停售了,在投连险、万能险之后,短期两全险也在逐步退市。
    保监会新近规定,保险期限短于5年、有效保额低于10倍期缴保险费的两全保险产品将陆续退出市场。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等公司都已陆续停售了旗下的几款两全险产品,预计进行更新换代。
    “两全险是一种既保身故责任,又能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给予一定生存金返还利益的险种,也就是说无论生或死都有保障,所以又被称为‘生死两全险’。”资深保险理财师阎涛介绍,“目前在售的大部分两全保险都是分红型,每年或有额外的红利给付,而带有分红功能的两全险费率会比非分红的两全险稍高。”
    据了解,平安旗下“平安富贵人生两全保险”已经于2月底停售。该险种是一款适合中高端客户的分红产品,分3年期缴每年缴费不得少于3万元和5年期缴每年缴费不得少于2万元,保额起点为10万元。根据保监会的规定,以“平安富贵人生两全保险”3年期缴为例,每年如果缴3万元保费,则保额至少要达到30万元。
    “监管部门之所以要求停售短期两全险,是因为其保障并不高,偏离了保险的本质。”阎涛表示,“数次降息后,这类产品的利率已经高于同期银行的存款利率,也会给保险公司盈利带来压力。”

“停卖效应”不可信

    每次保险公司某款产品停售前大多会出现“停卖效应”,代理人会利用诸如新产品即将提价、收益也会降低等理由向消费者推销即将停售的产品,部分消费者听信代理人一面之词,不进行考察就盲目购买。
    “产品的新旧更替是正常现象,消费者对于保险代理人的促销,要学会辨别真伪。”首席保险理财规划师黄禹介绍,“抢买即将停售的险种,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都是有利可图。实际上很多险种都是属于正常的停售。”
    业内人士介绍,险种停售一般由于两种原因,一是保险公司主动叫停,这类产品大多收益较高,保险公司会付出较大支出;二是保险监管部门认为某险种设计有问题,经营风险过高,从而强制叫停。因此,许多消费者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认为购买即使停售的保险产品,对个人是有利的,从而热衷于此。
    黄禹提醒消费者,保险公司对产品进行停售是分区域进行的,如一个险种会首先在北京停售,然后在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停售,各个地区停售的时间会不同。如果保险代理人借着其他地区已经停售的名义卖保险,很可能是在炒作。

保险人说
谨慎对待要停售险种

    遇到保险代理人推销即将停售的保险产品,不妨先弄明白自己有怎样的保险需求。希望通过保险去解决什么问题?自己还缺乏哪方面的保障?
    一般来说,购买保险产品前,要请专业的保险代理人协助,仔细去分析自身的情况,发现自己在财务上的漏洞以及保障上的不足,明确自己的真正需求后再理性选择。如果这个保险产品正好能够满足自己的保障需求或者是理财需求,那就毫不犹豫地投保,如果不能,就可放弃而不必惋惜。
    还要给计划购买即将停售保险产品的消费者提个醒,一般在某险种停售之后,退保现象会急速上升,与停售前的热卖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根据以往经验,某险种如果即将停售,保险代理人在推销时很可能不会向客户详细解释产品的细节,这个险种在分红收益等方面可能确实不错,但却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保险产品的购买需要量体裁衣,有的消费者在投保之后才发现与自己的保险需求相去甚远,因此不得不退保,而过了犹豫期再退保,投保人只能拿回少量保费,分红险拿回的保费更低。
    各家保险公司在停售某个类型的产品后,很快会进行更新换代,推出保障更全面的保险产品,而新产品一般来说都会比旧产品在保障、收益等方面更好。所以,面对即将停售的保险产品,消费者请理性对待,三思而后行。(首席保险理财规划师 黄 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