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上的美元

作者:馨月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16 00:02:00

摘要:自2007年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处于低位震荡,而且近两年来震荡的频率越来越小,2013年的美元指数仅在78.918-84.753之间波动,2013年美元除了对日元波动较大以外,与其他主权货币之间的汇率都基本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馨月

  自2007年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处于低位震荡,而且近两年来震荡的频率越来越小,2013年的美元指数仅在78.918-84.753之间波动,2013年美元除了对日元波动较大以外,与其他主权货币之间的汇率都基本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美元汇率的稳定显然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调整,尤其对美欧经济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利率是一国经济内部调节的主杠杆,那么汇率就是国际间经济调节的主杠杆。当利率与汇率两个杠杆同时发挥作用并影响世界经济时,这样的主权货币就具有了国际货币的特质。而美元正是这样的国际货币,所以近些年来美元用利率与汇率双杠杆配合经济战略进一步巩固了国际货币的地位,促使各国央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央行的美元储备在不断被动增加,正因如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汇率市场有着决定意义的影响。

  美国经济的复苏加快了脚步,这要求美联储减少QE规模,但是从货币政策上来看,美联储所采用的政策更接近中国央行的稳健货币政策,而不是过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美国就业以及通胀等情况的转变,缓步调节货币政策。目前美国M2的增长已有所减缓,预期美元汇率会适度升值,但2014年总体升值幅度不会很大,继续保持低位震荡的概率偏高。

  债务是美国经济的最大问题,为了让全世界相信美国的债务是安全的,并能继续推销美国债务,美国经济就要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同时减少双赤字。而要想达到经济增长与双赤字减少的目标,美元汇率的稳定就是必需的条件,所以近几年来美元汇率减少了波动频率,这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必要条件。近3年来,美元指数实际上有趋向固定汇率特点,从年线上看,最近6年的美元指数就像平躺在卧榻之上。在美国不断催促人民币加快浮动汇率脚步的时候,美元趋向固定汇率的态势是值得业内研究的。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欧元在华尔街的“欧债议题”下减缓了扩张的脚步,同时日元与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有所下降,美国在经济大震荡的5年中,却进一步扩大了美元的国际版图。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氛围中显得非常不协调,也说明国际汇率问题的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中国等国家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曾提出“超主权货币”、“特别提款权”等议题,目的就是想摆脱货币的国家符号,建立一个更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但事与愿违,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在不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受到巨大的考验,美元的铸币税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及通胀等问题也深受美元的影响。正因如此,中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加快了利率到汇率的配套改革。

  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从内部环境上来看,中国经济当前的问题与日本昔日“广场协定”的相似度接近80%;外部在美国主导的一系列安全议题下,中国的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都变得很不平静,而日本更是借机加强右倾势力,表面上是针对中国的钓鱼岛问题,实际明里暗里都指向了人民币国际化。

  日本之所以在美联储欲收紧货币政策之际施以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日元的国际地位,积极输出日元,因此即使日本加大宽松,但是日本内部的通胀依然很低,这与日元的输出是有密切关系的。显然日本已经认识到人民币的国际化会进一步打击日元的国际地位,所以日本不断挑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同时想借美日同盟的关系打压中国,并试图利用破坏中美关系而渔翁得利,为人民币国际化设置障碍,同时利用中美的矛盾积极扩张日元的国际版图,并努力寻找日元新的登陆点,譬如印度。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个经济议题,而是一个全面考验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的综合议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乎!”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这种“卧榻之侧”的信息传递越来越明确,所以“卧榻上的美元”嘴中咀嚼着喧嚣的日元,刀叉上插着擦拭伤口的欧元,眼中盯着要下海的人民币。在各有诉求的国际货币角色中,美元无疑继续执其牛角,并给其他国际货币贴上政治弱势的符号,这就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所要面临的严峻格局。

  人民币兑美元目前已经呈现破6的趋势,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显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外升内贬,造成了美元等国际货币套利的空间,输入性通胀打压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即使这是阶段性的,也对中国的稀缺资源分配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等都构成不利影响。虽然人民币升值对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贸易均衡等有利,但是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并不成熟,所以人民币汇率单边波动所产生的利弊很容易出现两极化的趋势,日本当初也正是在这样的两极化问题下踏入了“广场陷阱”,中国应引以为戒。

(作者系和讯网首席财经评论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