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股市不包括融资功能

作者:陈培雄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16 00:02:00

摘要: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5%以上,然而中国股市在本已经跌无可跌的情况下又跌了7.6%。相比之下,日本经济在多年萎靡不振、近年又遭遇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情况下,去年股市却上升了50%多。

陈培雄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5%以上,然而中国股市在本已经跌无可跌的情况下又跌了7.6%。相比之下,日本经济在多年萎靡不振、近年又遭遇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情况下,去年股市却上升了50%多。很多经济学家从各个方面解读这种奇怪现象,然而却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相信作为监管部门的证监会来说,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IPO暂停一年多后重新开启没几天,证监会又发现重大问题。这里我想告诉肖钢主席的是,如果我们不正确理解股市,也就是说拉车的方向错了,越卖力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以下几点是想和肖钢主席探讨,我们不懂股市的原因在哪里。

  首先,股市不包括融资功能。

  长期以来,中国股市存在重大误区是股市包括融资功能。我想指出的是,股市不包括融资功能。简单解释如下,市场提供的是简单的买卖交易环节,而融资是复杂的包括多个环节的过程。简单的环节不可能包括复杂的融资过程。对比银行间接融资过程就可明白,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是复杂的过程。股市尽管与直接融资功能关系密切,但是不等于股市包括融资功能。如同军火市场与战争密切相关,但是不等于军火市场包括战争功能。

  其次,我们需要正确理解IPO。

  在股市不包括融资功能理念下,我们来理解IPO。IPO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多次融资的一种。由于是第一次公开发行,意味着涉及面广、可能上市,这是人们重视IPO的原因。但IPO与上市是两回事。IPO与非公开发行、第二次公开发行等直接融资没有本质的区别。

  IPO是企业向投资者卖出新增股票,本质上就是个买卖关系。凡是买卖就存在定价问题。大部分普通商品都是在市场上直接定价,但是少部分商品无法直接买卖。IPO如果没有第三方担保机制,买卖就无法进行。这个第三方担保机制国外一般是券商,而中国是证监会。只要证监会参与IPO具体工作,相当于用国家信用在帮助企业IPO。后果可想而知。

  普通商品是死的商品,一次性定价一次性交易。而企业是活的商品,所以企业交易即股票交易是多次定价多次交易。IPO仅仅是完成当下企业的定价,而非日后的定价。30年前谁都不知道苹果、微软有今天的价值。于是,与IPO相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券商要给当下的企业定价;二是券商要为这个定价承担责任。所以,作为政府机构的证监会没有专业水平也不可能为定价错误承担责任。

  再次,正确理解股市。

  股市是股份制的配套机制,股份制=股份制公司+股市。股市是为解决股份制公司募集资金后不能退出而设立的,即募集资金只能通过转让变相退出。股市和其它商品市场一样,其功能主要是股票的买卖。卖出股票解决股东的退出,而买入股票相当于投资,所以说股市有投资功能。任何市场都有价格发现功能,前面谈到,股市交易的商品是活的企业,企业的价值每天变动,所以股市每天交易实际上是给企业每天调整价格。

  最后,正确定位券商的作用。

  前面谈到,券商是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之间的一个担保机制。没有券商,企业直接融资就难以完成。如果某个券商经常给IPO定价不合适,那么不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最终就会抛弃这个券商,直至这个券商破产。今天的中国股市,券商的职能都被证监会替代了,券商似乎很开心,既赚钱又不必承担责任。实际上券商的武功完全被废掉了。经历20多年股市后的券商,如果不考虑自营业务,投行和经纪业务几乎可以被别人轻易替代。

  以上谈论的仅仅是中国股市的部分问题。中国直接融资市场仅仅是间接融资市场的五分之一,但是证监会官员比银监会官员辛苦得多,压力也大得多。如果银监会也直接管理银行放贷,相信银监会官员会比证监会官员辛苦。

  中国股市现状不仅仅是破坏了直接融资市场和股市:破坏了股份制的本质是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包括就业等社会稳定问题;破坏了直接间接融资比例实际上是危及了国家金融安全。

  希望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改革,改革的重点是重新认识股市,重新进行顶层设计。不是说要推倒重来,而是要朝正确的方向引导。目前股市低迷恰是改革的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会给股民和经济造成更大伤害。

(作者为中山大学兼职研究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