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时代女性的诗意漂泊

作者:李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16 00:02:00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是来源于底层生活,这些作品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社会变革之下细致入微地去书写生命体验,有着强烈的时代意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是来源于底层生活,这些作品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社会变革之下细致入微地去书写生命体验,有着强烈的时代意识。

  滥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给中国文坛注入一股清风,漂浮而来的是经济变革之下的人性呐喊和嘶吼,带着新文学现象的启蒙性,这股清风促使了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集体迸发的现象。

  之所以笔者要把目光投聚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思潮中,是因为若兰用《漂在深圳的女孩》这部作品对上世纪90年代的这种文学思潮给予了相应的回应。某种意义上,《漂在深圳的女孩》在表现主题上,虽然回应了那个文学思潮,但已经超越了那个范畴,它是一部探索女性心灵与时代关系的文学作品。

  《漂在深圳的女孩》描绘的是几个初到深圳的年轻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深圳生活的心路历程,这部作品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深圳生活的故事,试图探讨、描绘一幅社会环境和社会人情面前个体生存选择的困境和不同性格的年轻人选择心灵归属时的思考。

  主人公向荷有梦、有对远方的憧憬,怀揣着清澈的内心世界,但内心那扇门依然只是虚掩,对于外面的世界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或许是源于对内心纯洁圣地的那份坚守,不想被毁损,但也因为那份坚守,她错过了原本可以改善她人生的很多东西。这些错过的东西看似错过,其实只是一种放弃,在作者的笔下她将向荷推向了一种无奈的边缘,而文字的背后其实更多是对于浮华背后的批判。

  但在现实社会里,向荷试图寻找一个能让自己歇脚的地方。而回头再看,过去的已经回不去,未来似乎偏离自己设定的轨迹;若兰写出了这种绝望,不光是主人公向荷的,也是游离在商业化都市群体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症候。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自始至终并没有出现在当下的杰强,成为了向荷最后的稻草,这根稻草可以说是向荷生活的全部信仰。这个从未出现过在她眼前的人,甚至影响了她人生的每一步选择。小说的最后,作者对于向荷的去向和归属并没有作特别的交代,她人生的留白处,其实,是一片宁静的芳草胜地。

  故事虽然发生在深圳,但若兰跳出了那个地域性的书写范畴,她以深圳作为背景,在她的作品里,渲染而过度商业化的深圳是巨大的一个皮囊,她试图通过几个泅渡在里面的女性在皮囊中撕开一个裂口,寻找一种诗意化的生活追求。

  在关于年代的书写上并没有着墨太多,但仅有的笔墨只是在交代过去的年代对于人物的影响,从而去反衬之后的现实社会带来的变化,去探索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几个主要人物多样的人性特点,使得人物达到充分的饱满。

  以商业社会的沉浮作为背景,但又并没有把主要人物放在职场透视,小说又回避了那些五光十色的商业厮杀和竞争,而是通过几个女性的情感变化与纠葛,将商业社会的矛盾和剧烈的社会变革投影到她们的内心世界。

  在整个社会激烈转型的今天,在像深圳这样的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毫无疑问,每天都会上演一幕幕成败荣辱、悲欢离合、令人震惊的故事,但是,相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那些剧变和撕裂强度比较大的事件毕竟只是“异数”,是湖海中的波澜,它固然有反映生活本质的一面,但毕竟不是一种常态;而更使人感到“不隔”的,仿佛伸手就可以触及、稍一铺张就可以感受其呼吸心跳的,却是那看似寻常的琐碎人生——正如这部小说所写到的一群人的漂泊与挣扎,努力与挫折,这些都是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到的,所以,很容易使人产生“目击身临”的亲历感。

  小说创作在今天,一般的作家都倾向于虚构离奇或者说写和我们感受到的生活不太一样的人物故事来吸引读者,它的效果反而是让人觉得和我们隔得远;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当下小说创作的一个弊端;但是,我觉得小说无疑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就是像这部《漂在深圳的女孩》着重于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用近乎“实录”的方式来写。我甚至认为,我们公认的伟大的小说《红楼梦》正是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典范。正是因为来自于生活,所以我们感到特别清新,这部《漂在深圳的女孩》也是如此。

  (作者为诗人、随笔作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