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国移民家庭的文化冲突

作者:任孟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03 23:55:00

摘要: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确实反映在了家长身上,反映在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方式上,反映了中国文化与思维方式和美国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移民家庭的文化冲突

    关于第一代移民与子女之间的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没有系统地做过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做认真的研究。笔者只是简述两个中国移民家庭与子女之间的文化冲突点滴,也没希望管中窥豹,就是觉得他们之间的冲突案例有点好玩。为免去涉及别人隐私的麻烦,我在下文中将其称之为A家庭和B家庭。
    A和B两个移民家庭的结构一样,都是来自中国内地,A家庭在1990年代中期移民美国,B家庭在2000年以后移民美国。两个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都是在中国出生,长到五六岁后跟随父母到达美国,第二个孩子都是到美国后出生的,是被称之为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的孩子。也就是说,两个家庭中的老大都接受过中国的幼儿教育;老二都没有,从出生到后面的所有教育,都在美国的学校中接受,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可以说是纯粹美国式的。
    家庭中的交流方式,也是同一模式:父母之间的沟通用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跟孩子讲中文,孩子跟父母讲英文。两者的差别在于A家庭的孩子都上中文学校,B家庭的孩子都没有。而且,B家庭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英语发音有口音,到达美国后没有教过孩子一句英语。所以,B家庭老大的英语都是在美国学校里系统学习的,足够native。
    对孩子而言,这有社会价值,因为英语发音有口音,有可能在学校里被其他孩子模仿或嘲笑,对于敏感或内向的孩子,可能会有心理压力,不利于更快地融入周围的同学中。但正因如此,B家庭的老大跟老二的区别不大,不像在中国长大的孩子那样,对父母的意见言听计从,与父母的文化冲突明显。比如,她想纹身,但是母亲坚决不同意。老大很不高兴,做过多次抗争,也没成功。母亲最后给出的意见是,这个问题以后不要提了,现在肯定不行,等你结婚成家,你愿意怎么纹身是你的自由,我决不干涉。
    A家庭的老大跟家长没什么冲突,学习很用功,上了常青藤名校,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但是老二就不一样了,这个ABC虽然也去中文学校学习,可是,累了的时候会抱怨,会跟父母讲:“别的孩子都不学中文,为什么让我学中文?”因为其他的孩子在她学中文的时候,去参加party或者go shopping了,孩子当然很羡慕。其实,孩子这种心理不难理解,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一个孩子而言,没有多少机会使用中文,她无法即刻体会到学习中文的好处。
    实际上,她的中文很好,我去她家做客的时候,跟她聊天,甚至都听不出来她是在美国的中文学校学的中文,发音的标准程度跟在中国长大的孩子没什么差别。只是,从体型上,能看出来差别。不是体型不好,而是体型很好,但能看出来身体很壮,胳膊上有肌肉,一看就不是典型的中国女孩子。一般而言,在中国长大的女孩儿,在十六七岁的年龄,胳膊上不会有肌肉,但是大多数美国女孩身体很壮,胳膊上有肌肉也属正常,因为体育锻炼很多。
    这跟美国的学校教育课程设计注重锻炼有关系,体育课很多,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运动能力都很强。我在儿子的学校操场上见识过,五六岁的男孩女孩打篮球时的控球能力、传球意识、上球姿势,都让我非常惊诧。另外,我带孩子专门到镇上的运动场,看过一天初中一年级的篮球比赛,不夸张地讲,不在我们的高中生水平以下。
    另外,我在费城时曾几次收到中国学生家长的邮件,鼓励大家去白宫网站上请愿,以及到学校去提要求,要求将乒乓球课设置为学校的常设体育课。原因是,由于天生体质的因素,包括中国孩子在内的亚洲孩子,在美国最流行的橄榄球、篮球等方面,多数无法跟本土美国孩子抗衡。但是,在美国的学校中,受到同学欢迎,能够赢来同学鼓掌喝彩的,不是学习好的孩子,而是体育足够好的孩子。
    回过头来,我们继续说A家庭的老二,她母亲说,孩子曾经几次要求买smart phone(智能手机),说同学们都有了,但是她认为孩子自控力不够,坚决不给买。还有,美国的孩子流行“过夜派对”(Sleepover party),就是在一些节假日、生日或其他特殊的日子,孩子们到一个同学或朋友家里,尽情地玩耍狂欢一晚上,然后住在那里,第二天早上家长再把孩子们接走。但是A家庭的母亲坚决不允许,理由是不知道、不了解别人家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和文化。为此,老二跟母亲闹过好几次,说这样她就没朋友了,等等,可是母亲就不答应,告诉她闹也没用,后来孩子也就不要求了。
    这些事情都算不上大事,都是生活中碰到的常事,这些在家长与孩子的生活冲突点滴中,表明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确实反映在了家长身上,反映在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方式上,反映了中国文化与思维方式和美国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