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深圳首提保障房“以需定建”

作者:陈小瑛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9-08 11:03:00

摘要: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下,保障房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硬性任务。

深圳首提保障房“以需定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小瑛 深圳报道

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下,保障房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硬性任务,但也让地方政府倍感压力。
近日,深圳市政府所做的一份《关于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经测算,未来3年深圳保障房建设资金总需求约378亿元,面临较大的投融资压力。
“目前实际开工是12万套,还有9万套任务没完成。”深圳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深圳当前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大约240亿元,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调低“十二五”保障房开工指标。
如果是这样,那么深圳市将是全国首个调整保障房“十二五”规划的城市。
此外,深圳还将调整保障房供应结构,探索脱离保障房“供非所需”的窘境,改为“以需定建”。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正在重新评估”,深圳市保障房建设规划将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有可能学习新加坡模式——降低公租房比例,提高安居型商品房比重。这样既可解决资金问题,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资金缺口240亿
财政实力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的深圳,眼下正为保障房建设资金而发愁。
8月31日,在深圳市人大开展的保障房专题询问会上,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丘健明透露,目前深圳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在240亿元左右。
按住建部2011年公布的报告,到2015年,中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覆盖面达到20%左右,其中2010-2012年的三年间要合计建成1200多万套。另外,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了考核问责机制,对项目资金土地不落实、政策措施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地区的政府负责人要进行约谈。
据了解,从2010年以来,国家、省下达给深圳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达12万套。而每年年初,深圳市政府会与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将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督办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每天连觉也睡不好。”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天天都在赶任务,但推进起来困难重重。
而最大的问题仍是资金从何而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深圳市主要采取了“竞地价、限房价”或“定地价、竞房价”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安居型商品房建设,通过企业自建、BT、BOT等方式,或通过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企业利用自有用地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建成后由政府回购,但效果并不如意。
深圳市住建局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公共租赁住房依靠租金收入,投资回收期长,企业以BOT等方式参加建设运营的意愿不高,而企业代建的BT模式只是延迟政府支付时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问题。
目前,深圳市在建保障房项目125个,计划总投资61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3亿元,社会投资413亿元,分别占33%、67%。但在社会投资中,政府需回购130亿元,实际上,政府投资超过计划总投资的50%。
而每年中央下拨给地方的财政补助只是杯水车薪,九成以上资金需地方自行筹集。深圳市政府报告中指出,深圳市、区两级均面临很大的财政压力,个别区和新区财政紧张,建设资金短缺,在建的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项目推进不顺。
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宋丁认为,政府应该引导市属国有房企对接保障房建设,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市场化的房企追逐利润,由他们出资建设积极性自然不高。另外,将来开征房产税后,也可考虑将部分税收专项用于保障房建设。
拟调整保障房计划
据了解,到“十二五”期末,深圳市保障房将建成交付21万套,其中公租房5万套,16万套为安居型商品房。
“21万套的竣工目标,目前看可以按计划完成,但压力很大,存在困难。目前实际开工是12万套,还有9万套任务。”丘健明说。
根据2010年的测算,深圳保障房总体需求是35.8万套,预计“十二五”能竣工23万套,离需求还差12.8万套。
丘健明透露,“十二五”中期规划调整会考虑适当调整保障房新开工指标,而资金难题也是要调整开工指标的原因之一。
此外,按照中央要求的保障房供应计划,现实中却面临着“供非所需”的窘境。
在深圳今年的安居房申请中,毗邻东莞的观澜茗语华苑项目,便遭遇347户申请人弃购,这也是深圳首个遇冷的安居房项目。
原因在上述《报告》中已指出。由于前两年重点保开工,离市区较远地带土地供给较多,配建的保障房项目偏多,但存在周边道路、市政、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设施不配套或规划建设落后的情况,生活居住十分不便,因此很多人不愿住。
深圳市住建局局长李廷忠指出,目前住建部门对拟竣工的48个项目进行了梳理,其中有28个项目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配套不齐全。
“穷人住得偏远,生活成本也相应提高,明显不合理。”宋丁认为,问题在于中央任务下压,地方盲目建设,没有评估规划,项目就直接上马,最终导致政府满腔热忱地盖了保障房,却没人买账。保障房建设调整应该按市场需求来选址建设。
而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在询问会上也表示,深圳将带头提出“以需定建”,同时根据需求调整保障房结构。
“‘十二五’已经过去一半了,中间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到后面改肯定来不及。”深圳市住建局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需求越来越清晰,已经开工的继续建完,没有开工的可能会缩减延后。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做评估,评估完之后再做针对性的调整。
此外,《报告》还指出,多数住房困难家庭“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只想买房,不愿租房;二是部分住房困难家庭坚持要大房,不要小房;三是有些人把保障性住房理解为人人均应享有的福利,没认识到住房保障应首要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深圳市住建局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将做出调整。偏远地带的保障房偏多,可能会在功能上改做老年公寓;另外,结构上可能调整,参照新加坡模式,缩减公租房比例,根据需求改为安居型商品房建设,这样还可以通过出售缓解政府资金压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