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历史上随处可见的“反行为”

作者:高王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9-06 23:51:00

摘要:中国道家老子喜欢讲“一正一反”,认为一切事物之内都存在着对立物和对应行为,“反行为”从下层出发,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我的《中国农民反行为研究(1950-1980)》终于出版了。“反行为”的概念是我在20年前提出的,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道家老子喜欢讲“一正一反”,认为一切事物之内都存在着对立物和对应行为,“反行为”从下层出发,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但它不一定是站在哪一边,它也很少“道德预设”,从而留下了较大的解释空间。读过《老子》就会知道,所谓“下”、“反”一类词汇,皆无贬义;它表示的是,任何一方若有过甚之举,便可能引起相应的反弹,一项政策设想即便是“好”的,也可能引起下层的对应行为。
    如果说世间事物都处于一种“对立关系”当中,那么从中国古代老子的“一正一反”,到现代一般人所说“反抗”之间,是有层次,一步步拓展下来的,“反行为”既非前者,亦非后者,它可能就是其间一个层次的表现。
    我曾公开表示,“反行为”不是“反抗”,2010年更特别强调了这点,并把它称之为“不反之反”。现在看来,这可能是理解“反行为”的一个契入点。
    一言之,“反行为”理论探讨的第一步,是把它跟“反抗”区别开来。
    为什么会出现二者的混同和误解,或把一切都归结为“反抗”呢?我想,这可能是受了根深蒂固的“斗争理论”的意识形态影响;同时,因为西方思想是二元的,所以都表现为这种对抗式的理解。
    “反抗”与“反行为”即使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弱者的武器”中的一些方式,特别表现在苏联集体农庄农民的怠工、偷盗等。但据我了解,它们仍是在激烈对抗的大框架下的反应,仍然是反抗,而不是“反行为”。
    “反行为”是一种微妙的人类行为,可能也不是在所有地区或所有民族都存在的。
    相对而言,中国农民所取得的成功并不是通过“反抗”,而是通过他们的“反行为”取得的。换一句话说,中国人首先可能并不是“反”,而是“从”。是先“顺从”、“答应”了,之后在其“顺利执行”当中,再想办法慢慢往回“找补”的。
    “反行为”不是“反抗”,历史上大多数社会恐怕也并非由那种剧烈的斗争所构成;而在统治较为严厉的地方和时期,“上面”不允许“下面”反抗什么,发现了也非镇压不可。因此,“反行为”可能正是这些社会表达不同意见所惯常采用的一种行为,也远比“反抗”使用得更为经常和普遍。
    “反行为”是“下方”面对“上方”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强势”和“尽得先机”的情势下,由“弱势者”后发的“反制”行为。它不是“反”,而首先是“接受”,如面对“集体化大风暴”,中国农民不得不先“跟上走”,而不作硬性抵抗。但在“服从”之后,农民就有很多办法往回“找补”,如集体化后,农民“压产”,不多产粮、交粮,多年以来维持“贡赋”在同一水平线上。就此而言,“反行为”的成果大小虽“因事而异”,但它总是可期待的,有时还是很可观的。
    不错,在农民的思想行为中,“反”是可能有的,它们都是集体经济的“对立物”,但未必是“反抗”。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十分复杂,有时还十分微妙,在无处不在的“对立”状况之中,若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保护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出现各种“对应行为”,而不一定是“反抗”。
    “反行为”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即使是想“反叛”,“反抗”也不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在政府眼里,则可能把它认做“对抗”,而加以严厉打击。这里显然存在不同的视角,不能强作解人,也不应随意将自己的想法当做“历史意见”。
    反过来说,世上存在一些关系,互相之间并没有到那样严厉的程度,在这种地方,恐怕也只能使用“反行为”,而非“反抗”。在清朝的宫廷和官场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的例证。在这种情况下,“反行为”就是某种“窘迫无奈”的情况下——或无法反抗,或处于并非如此对立的关系之中——所采取的一种“应对”和“反制”的行为。
    “反行为”与一般“反抗”理论的最大区别,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可能还在于“反行为”在功效上的与众不同。
    “反行为”是一种日常的常规行为,未必期待一个最后的“总爆发”,却可能导致相应的后果。“反行为”由静悄悄的隐秘的日常细小行为所构成,一般而言,其效果是有限的,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或尽除下层一方的痛苦。不过,它仍可能迫使上层做出重大的制度变革和制度修订,如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的实现,就有一半是被农民“拱”出来的,而无关于什么知识分子精英或革命政党的领导,也不必经过什么“农民大起义”。这是“反行为”的显著特点,是与其他“反抗”,如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最大的不同,亦为梯利归纳的世界各类反抗行为所不及。
    从“反行为”的视角,不难看到它涉及政府角色、战略定位、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绝非单一“社会冲突”所能涵盖。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