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柬埔寨

作者:李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28 23:23:00

摘要:哈姆萨神鸟在柬埔寨是常见的,它是梵天神和智慧女神萨拉悉婆谛的座驾,被刻在柬埔寨钱币上。

不一样的柬埔寨

  7月28日清晨,金边乌那隆寺僧侣Emsoann看到了木棉树上停满了鸟儿,路过此地的一位僧侣说:“那是哈姆萨鸟在唱歌”。

  哈姆萨神鸟在柬埔寨是常见的,它是梵天神和智慧女神萨拉悉婆谛的座驾,被刻在柬埔寨钱币上。神鸟唱歌在柬埔寨民间是好事。这天,第五届全国大选结果公布:参选的8个政党,人民党得68席,救国党得55席。已经执政近28年的洪森出任第五届首相,成为柬埔寨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

  尽管人民党依旧执政柬埔寨,但代表反对党势力的救国党与2008年相比,增加26席,增长21%;而人民党则减少22席,下降18%。

  当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国家在贫穷中浸泡已久,他们抬起头的第一愿望就是思变。于是,当救国党恰逢其时地提出了“换不换?换!”的竞选口号时,人们的回应是“换”,响彻天空。

  2013年的柬埔寨,终于走到了政党轮换的历史关口。

  变与不变

  国际观察人士判断,2018年的大选,作为反对党的救国党将赢得胜利。缘由是现在的柬埔寨已是青年人为主体的社会,大量人口是在红色高棉之后出生和成长的。这是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他们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柬埔寨的民主转型,无疑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1860年,诺罗敦·安·吴哥成为柬埔寨国王。随后,诺罗敦弟弟西伏塔亲王反叛。法国人米希主教号召柬埔寨的天主教徒起来捍卫诺罗敦王位,原先支持西伏塔的法国军人也转向了效忠诺罗敦,结果西伏塔叛军被驱赶到湄公河东岸。在法国驻曼谷领事干预下,暹罗蒙库王派兵用汽船把诺罗敦送回柬埔寨,并恢复了王位。

  1863年8月4日,西贡总督、法国海军上将格朗地耶乘军舰前往乌栋拜见诺罗敦,把法国保护柬的条约抄本交给他,诺罗敦在条约上签字。1864年6月20日,诺罗敦在法暹两国官员的监视下加冕,1866年在金边登基。次年,暹罗正式承认柬埔寨为法国的保护国。

  诺罗敦暗中采取了隐秘的政治手段——支持一个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自发起义的反法运动。这场斗争持续了两年多,法国做了让步,归还给国王部分权力,但却派一个高级专员协助国王处理政务。诺罗敦国王一气之下,含恨而死。

  由于王子尤根托和功他罗不与法国政府合作,后者就选定诺罗敦60岁的弟弟西索瓦为王。诺罗敦家族因此失势。西索瓦在位期间,约10万柬埔寨人被送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为法国效力,一名王子甚至魂断异乡。1927年西索瓦之子莫尼旺继位。父子二人在位期间均赶上了世界大战,也均为丧权辱国而身背骂名。

  西哈努克的流亡

  1941年4月,19岁的西哈努克被法国人选为柬埔寨国王。当父母告诉他这一消息时,他恐惧地大哭了一场,之前,他的志向是成为一名拉丁语教授。在父母劝说下,西哈努克接受了成为国王的命运。

  1945年3月,日本通过武力强占法属印度支那全境,法殖民政府迫于无奈,宣告解散。西哈努克玩弄政治手段,发表柬埔寨独立声明。5个月后,日本投降,法国势力重回印度支那半岛。西哈努克和法国的关系变得微妙,一方面,他内心认可和仰慕法国;但另一方面,他希望柬埔寨获得独立。

  从1946年起,西哈努克出访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等,游说西方大国。到1953年11月前,已经有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35个国家承认了柬埔寨独立。西哈努克决定斗争到底,他把政府内阁和总参谋部设在暹粒市,然后发表了“在完全独立达成之前绝不返回首都金边”的宣言,柬埔寨民众热情地响应,示威游行的人们穿着西哈努克设计的军装,拿着木头枪穿行在金边的大街小巷。8月底,西哈努克召募了13万装备简陋但热情很高的军队,无可奈何的法国政府最终承认了柬埔寨的独立。

  1953年11月9日,西哈努克在群众的欢呼和簇拥中骑着大象回到金边。随后,西哈努克决定在国内掀起改革运动。1955年柬埔寨全国大选,飞机上撒下传单:“如果喜欢国王就投白票,如果不喜欢国王就投黑票……”有近100万人参加了投票,结果有925667张支持国王,只有1834张反对票。在计票过程中,国王下令逮捕了几个反对派的高棉文报纸的编辑,包括波尔布特的哥哥沙拉山。

  在宪政改革道路扫清后,西哈努克突然采取了一个惊人之举:宣布逊位,退出他坐了14年的王位,把它让给父亲苏拉马里特亲王,而自己担任首相。

  西哈努克以“佛教社会主义”执政柬埔寨,佛教鼓吹乐善好施,贫富相济,与社会主义的财富再分配确有相似之处。

  1970年3月18日,西哈努克的命运又一次转折。他在苏联访问期间,首相兼国防大臣朗诺将军和西哈努克的表兄、副首相施里玛达亲王发动政变。从此,他开始了5年的流亡生涯。

  1970年3月末,磅湛省发生了支持西哈努克的暴乱,随即遭到朗诺政府武力镇压。此后,茶胶省、柴桢省、干丹省也相继发生暴乱。这是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煽动农民的系列行为。

  西哈努克奉行“佛教社会主义”,而波尔布特是标准的共产主义者,主张打破封建,废除帝制,武装夺权。两人政见相左,但在中国和朝鲜的说合下,双方暂时结盟。1975年,尽管有美国的援助,朗诺的高棉共和国最终被摧毁,红色高棉占领金边。9月,西哈努克回国,担任国家元首,实际上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中。次年,在红色高棉胁迫下,西哈努克退位。

  历史的伤口:红色高棉

  1949年秋,24岁的农家青年波尔布特,获得留学法国的政府奖学金,他与其他20位青年一起前往巴黎就学。回国后,他与另一个激进分子英萨利反西哈努克政府,形成一股新兴政治势力。

  60年代和70年代,柬埔寨饱受与越南战争之苦,1975年到1979年,红色高棉当政是柬埔寨最黑暗的时期,波尔布特下令所有城市居民到农村进行农业生产。接着,通过大杀戮而统治。他们杀害知识分子、商人、官僚、宗教成员以及任何被怀疑反党的人。在自我毁灭的几年时间里,约200万-300万人死于谋杀、疾病或饥饿。当时整个柬埔寨的人口只有不到1000万。

  对红色高棉的彻底否定,是国家得以进步的基础。

  在东西方间寻找平衡

  13岁的洪森入寺修行,接受了免费教育。18岁还俗后,洪森成为柬埔寨共产党革命者。他成了领导2000多名游击队员的团长,参加1975年的金边战役,此役中榴霰弹片夺去了他左眼。后来,他左眼安装了义眼。

  1977年,洪森投靠越南,并迅即成为反对红色高棉的重要领袖。越南军队在1979年控制柬埔寨后,韩桑林任首相,洪森出任外交部长。1985年,33岁的洪森就任首相。

  从那以后,洪森经历了频繁的政治动荡却得以幸免,其中包括越南军队占领柬埔寨,越南撤军,民柬西部同盟东山再起,民主过渡期和三次民主选举。随后,洪森与韩桑林等宣布改人民革命党为人民党,实行自由经济和多党民主,保证公民的一切人权,宣布佛教为国教,对外实行开放。

  《时代》杂志把洪森称为“柬埔寨强人”,认为他实际上比国王权力更大。关于他的施政,争议不小。人们普遍认为,洪森的最大功劳是促进了民族和解,推动了柬埔寨民主进程。

  洪森有“平民首相”之称,但对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言,这是一种策略。为了拉选票,洪森会卷起裤腿,光着脚下田帮农民插秧,这样人民党的得票率就会立刻飙升。无论是插秧、除草还是开拖拉机,洪森都是一把好手。

  如同西哈努克最终悟出了一条原则,那就是柬埔寨的中立,而精明的政治家洪森一直在中国与西方之间寻找平衡。

  现代民主社会进程

  1993年,在联合国主导下,柬埔寨进行了第一次大选。新国会颁布新宪法,恢复君主立宪制,实行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这个被殖民百年,饱经战乱的东方佛国终于开启了向现代民主社会痛苦和艰辛转型的历史进程。

  但是各路政客依然使得柬埔寨政治一片混乱。就当时选举情况而言,场面混乱,选举前也充满暴力、恐吓和金钱收买。1998年第二次选举,从选举程序上而言比前一次有所进步,但仍然问题重重。2003年第三次全国大选,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各国选举观察人员达到了500多名。选举中不仅执政党实行买票以及恐吓和收买选民,另外两个主要政党也都有买票行为,选举前的媒体宣传也为执政党所掌控。

  2008年第四次大选,参选政党达到11个,但选举依旧是人民党的天下。此时的背景是,洪森的自由市场政策使柬埔寨成为亚洲经济成长最快速的国家之一,过去三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但问题同时也显现出来,这些经济增长大部分来自成衣制造业、旅游业以及由外资投入而逐渐火热起来的房地产业。有经济学家指出,这种增长是脆弱的,柬埔寨从未超过10%的通货膨胀突破了10%,增长势头无法遏制。还有无法忽视的贫穷与官员腐败等现实,让人们开始对洪森政权不满。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荣久必枯,兴久必衰。28年执政,加上接下去的5年,人们终于厌倦了人民党,丧失了对它继续执政的信心。

  2013年第五次大选,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新气象。这次获得55席的救国党,是2012年由沈良西党和人权党合并而成。他们谴责洪森政权贪污、勾结权贵、欺压人民、掠夺土地与财富、贫富悬殊、社会不公——这些政治主张深得年轻人及底层百姓的欢迎。

  “换不换?换!”,目前老百姓关心的就是“换”。看来惟有“换”才有改变。

  (作者系人文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