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的新“安然局”

作者:王晓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7-24 22:59:00

摘要:如果你今天喝了一罐可乐,那么可能将会有0.2美分的“附加值”流入了高盛的腰包。

高盛的新“安然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如果你今天喝了一罐可乐,那么可能将会有0.2美分的“附加值”流入了高盛的腰包。更糟糕的是,如果你今天是开车去买的这罐可乐,那么你可能还要间接再多给高盛1.09美元。
    当然,这些都只是小数目。但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数目在叠加之后,为高盛,及其背后的各大银行最终带来了超过50亿美元的收入。
    高盛是如何完成这个“积少成多”的创业故事的呢?一切或许都要归功于他在2010年完成的那次收购。
造局
    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区,有一个名叫克莱门斯山的小镇。在这个不太出名的小镇上,最明显的标志建筑物则是一片与小镇同名的蓝色大仓库。这个仓库在2010年前属于美国最大的铝储存企业之一的Metro International Trade Services(MITS)公司。这样的仓库MITS在底特律共有27个——也许有32个。
    2010年,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大宗商品市场步入低迷,现货市场的沉寂让许多有色金属的生产厂商只能将产品囤积起来,等待时机好转。嗅觉一向灵敏的高盛随即在仓储业中嗅到了商机。2010年11月高盛以5.4亿美元收购了MITS公司,克莱门斯山仓库的主人也变成了高盛。与高盛一同进入仓储业的还有他的好伙伴摩根大通。
    在收购了MITS之后,高盛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让仓库业务顺利流转上,而是将他已经玩得非常娴熟的一个游戏规则引入了仓库的经营上——在供需关系中,人为制造一个假的瓶颈。
    这个游戏规则的发明者是安然公司,在安然利用这一规则引发了加州电力恐慌,并于2001年宣布破产后,高盛成为了这一规则的继承者,并将其发扬光大。
    在克莱门斯山仓库中,堆放着一排排巨大的铝锭,每一个体重都超过半吨,每堆的高度都达到15英尺。在高盛接手之前,这里的铝库存仅为5万吨,到2010年变为85万吨,现在则是150万吨,在高盛手中这个仓库的库存增加了30倍。目前,存放在高盛底特律库房中的铝锭已经占到了市场总额的25%。
    根据金属仓储监管者伦敦金融交易所(LME)的规定,这些铝锭不可以简单地被存放在仓库中,它们必须流动起来。按照MITS的库存量,每天必须有3000吨以上的铝被转移出去。
    为了继续完成将铝锭“锁”在仓库的目的,高盛玩起了“旋转木马”的游戏。据《纽约时报》报道,高盛虽然按照LME的规定每天将铝锭运输出去,然而每天转移的约90%的金属却都是转移到了另一家高盛控制的仓库里。
    除了通过在不同仓库之间转移掩盖库存外,在拖延出库时间上高盛也下足了工夫。在底特律的仓库间流传着一张奇怪的工作排班表。许多仓库的铲车每天只被安排一轮班次,一天里有12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都是空闲的。“拖延症”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在高盛买下这些仓库之前,顾客等待的时间为平均6周,当这些仓库成为高盛资产后,等待的时间已延长了20倍,超过了16个月。
    在库存增加、出库速度减慢的过程中,铝的价格如高盛所预期的那样出现了大幅上涨。在2012年铝价处于高位时,现货铝的价格与对应的LME三个月期货铝基准价的溢价超过了250美元每吨,溢价比例接近13%,远远超过过去四年平均5%的溢价率。目前,铝在现货市场的价格已经增长逾一倍。“这完全是一个人造成本。”大宗商品咨询公司Jorge Vazquez Harbor Aluminum Intelligence的总经理Jorge Vazquez说,“这对经济将是一个拖累,每个消费者都要对此付出代价。”
破局
    最先出手破局的是LME的新东家。
    2012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将有136年历史的LME收归旗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来自世界最大铝生产企业俄铝(Rusal)对于高盛金属仓库持有企业拖延出库的“控诉”。为了破解高盛所制造的“供需瓶颈”,LME开始对库存交割规则进行修改。
    2013年7月1日,LME给出了修改草案。在高库存及轮候时间超过100天的仓库,LME将最低出货率与入货率挂钩,每天的出货量至少比进货量高出1500吨,全球36个LME核准交割地点之中,轮候时间超过100天的共有5个地点,出库天数高达400多天的高盛底特律的仓库正好处于新规的标准之内。然而高盛以保护“核心数据”为由,在向LME披露融资类金属交易所占LME库存比重、各大交割仓库所有权归属等方面的懈怠表现有可能影响到LME新规的实施进度,与此同时,LME与仓库之间的利益捆绑也会影响着新规的执行力度。作为仓库的监管方,LME会向铝仓库收取1%的租金,这笔收入高达数百万美元,如果限制仓库库存,LME也将遭遇损失。LME给出的新规则实行时间为2014年4月,这也为金融仓库提前应对留有了余地。
    美联储,银行业进入实物商品领域的始作俑者也开始对自己的过失进行反思。
    7月22日,美联储用一句话的声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美联储常规性地审查一些受监管公司的大宗商品业务,并且目前在重新审视2003年关于某些大宗商品业务对金融系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允许银行控股公司从事该类业务的决定。”2003年,正是在花旗银行的说服下,美联储同意了该银行与实物能源市场进行交易。而美联储对于花旗亮起的这一“绿灯”,也顺利放行了高盛、富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实物交易领域。
    “通过控制仓库、管道和港口,银行将会获得有价值的市场信息,这为他们在进行交易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优势。”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研究咨询机构Prestige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Jason Schenker说,“这如果发生在股票市场,会被看做是利益冲突,甚至是内幕交易,但在大宗商品市场,这却是合法的。”
    事态的发展已经与当初美联储同意银行交易实物时所预期的——“交易将对银行的主营业务起到辅助作用,对公众利益有所帮助”——背道而驰。
    在LME与美联储正在考虑是否修改游戏规则时,搜集证据的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7月21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已向华尔街数家银行及其他大型交易商发出通知,可能会对这些机构的金属仓储业务进行调查。两位接到CFTC上述通知函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CFTC上周向多家公司发出了通知函,要求他们保留过去三年的电子邮件、文件和即时消息。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上述通知相当于CFTC正式调查前的“鸣枪警告”。
    7月22日,美国参议院举行听证会,就“大而不能倒”的银行业从事实物交易是否会引发金融风险展开讨论。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表示希望美联储能够拉紧套在银行业身上的缰绳。“银行就应该是银行,而不是石油公司。”布朗说,“他们的职能是发放贷款,而不是操纵市场,抬高价格,将我们的整个金融体系暴露在风险之下。”
    7月23日,高盛集团发表声明回应《纽约时报》的报道。高盛解释,自己在铝市场只是完成扮演一名做市商的角色。“为了满足做市商这一角色的要求,我们有时会执行现货交割,这与我们在金融市场对政府债券以及股票的处理是一致的。”高盛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