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往哪里去

作者:番薯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14 19:53:00

摘要:中国农民往哪里去


读《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

文/番 薯

   李昌平曾经火过。因为他2000年“上书”朱镕基总理时,喊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一个草根加基层官员的身份提出了“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的疑问。接着他就写了本书《我向总理说实话》,借着人气火,书也卖火了。
    这么几年过去了,李昌平对自己提出的那个问题还在不停地思考,而且还有了些想法,因此他又出了本书,一本寻找中国农民出路的书,书名叫《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他自己说,这个书名是书商取的,说有利于销售,但是他本来想把书名定为《农村改革,三步走了大半步》。
    读完《大气候》,再回头看看《我向总理说实话》。实话实说,前一本是农民也能读懂的书,因为李昌平写的时候就是希望给农民看的;后一本农民不一定能喜欢,因为李昌平嘴上说还是希望写给农民,但是他实际不是写给农民看的,是写给官员、学者看的,更多的是田间调查之余的政策思考,是一本向上“谏言”的书。
    有意思的是,李昌平自己在《后记》里说,这本书的话语会让基层干部看不懂,“不得不承认,在城市里和主流话语打了八年交道,已经被主流话语污染了,为此,我深感不安,甚至有道德上的负罪感”。
    我倒觉得李昌平大可不必,不同的写作对象,有不同的话语,不同的写作手法,他自己只要搞明白,书是给谁看的就可以了。至少,这本书,一般的知识分子是可以好好看看的,如果他关心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或者,只要他关心中国经济的问题(现在一般人都喜欢关注这样的大问题了)。
    其实读李昌平这样草根味道的“三农理论”,有个好处,就是说什么人都不觉得疏离,因为这个人的确有点“越界”。
    李昌平自己说,中国表述“三农问题”有四套话语体系:农民话语体系、官方话语体系、学者话语体系、NGO话语体系,而这四套话语体系相互交流很困难,需要“翻译”,但能在四套话语体系中交流和“翻译”的人极少。
    李昌平就是这样定义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这也是他存在的价值。用丁东先生的话说:“李昌平的文章在中国是独一份儿,别人替代不了。书斋里的学者,读再多的书,写不出他那样的文章;基层官员不读书,不研究,也写不出他那样的文章。”
    三农问题,本质其实是农民问题,是减少农业人口的问题,李昌平也是这样思考的。在《大气候》这本书里,的确有一些独到的观察和思考。
    最有价值的地方恐怕还要算“李昌平难题”,这是宣传方提出来的,李昌平自己把这个难题叫做“中国农民难题”。
    这个难题,根本上还是中国农民往哪里去的问题。要减少生产粮食的人过剩的问题,就得减少农民,要减少,现在的办法就是增加农民工,但是增加的农民工又会出现问题,那就是从事制造业的人又过剩了。
    中国一直有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由于加入WTO的这些年,外贸形势大好,中国制造是为全世界的需求制造的,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农民工也成了一个被承认和肯定的阶层。但是,这是可持续的吗?当前的危机就说明了问题。
    李昌平从1980年代起,一直对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深信不疑。“然而,30年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虽然已经有2亿多农民进城做了农民工,但他们中间90%的人却依然不是市民,中国有户籍的农民并没有减少,由1978年的7亿增加到了2008年的9.4亿。当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的时候,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又不得不回到一亩三分地上刨食。”
    这就是“李昌平难题”,9亿农民给4亿市民生产粮食,供给过剩了;但是,如果中国加上其他出口大国,是几十亿人给发达国家十几亿人生产制造业产品,还是产能过剩。因此,李昌平说,亚洲四小龙走过的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大国来说,最终走不通。
    其实,“李昌平难题”不是没有答案的。在李昌平的两难中,中国农民或者农民工都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生产的。如果他们开始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生产,在经济学的概念上有一个“萨伊定律”,叫做供给自己创造需求,不是吗?
    李昌平或许觉得,家电下乡有点滑稽,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农村不仅需要家电,还需要城市拥有的一切,这是巨大的需求,这也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农民的出路所在。李昌平自己差不多也想到了这一点,因为他意识到,中国需要大量的中小城镇,让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说起来容易,道阻且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