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美国人的“国企”观

作者:苏小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6-21 23:29:00

摘要:一个政府必然由一群人来组成,这些夹带着丰富人性的人进入公共机构,将所有的公共政策镀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私人利益。
    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机构,都对国有企业情有独钟。现实的逻辑是,一个政府必然由一群人来组成,这些夹带着丰富人性的人进入公共机构,将所有的公共政策镀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私人利益,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私人利益的过滤”。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政府政策的制定,首先受到了一小部分私人利益的辖制,而这些幽暗的私人利益,释放给世界的印象,却是公共选择精神。这就是著名的“伪善”。
    公共精神是国有企业的面子,但背后却是私人利益。国有企业的发生和发展,就是在这样一个暧昧的地带次第上演,乐此不疲。这就是比人的自私更加具有危害性的原罪,多少年以来,“伪善”借用大多数人的名义,绑架道德和公共精神,把一小部分自私的原罪隐藏在公共利益的背后,将人类的经济生活和心灵生活带进深渊。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都愿意认同一个观点,政府应当保留重要行业的所有权,用中国人的话讲,就是政府必须掌握国民经济中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性的所有产业。这成为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经济学常识,成为任何一个政府必须坚守的经济政策。真正开始怀疑这种政策导向的人,是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美国的里根。为此,里根甚至创立了美国私有化委员会,试图进行大面积的改革。不过里根的收效并不大,在里根的任期内,美国只有很少一部分重要的联邦资产被私有化。1987年,联合铁路以17亿美元的价格实现了私有化。1996年,阿拉斯加的电力管理局实现了私有化,这一年,联邦的氦储备也以18亿元的价格完成了私有化。1997年,艾尔克山石油储备以37亿元的价格实现了私有化。1998年,看上去更加重要的美国浓缩铀公司也以31亿美元的价格实现了私有化。
    这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案例,让很多美国人心惊肉跳,不过从国有企业占联邦资产的比例来讲,几乎是冰山一角。一些更加庞大、更加醒目的国有资产仍然在政府的名下。比如美国铁路和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比如美国的航空管理系统。当然,更加具体的产业,是房地产,政府以国有企业的形式,掌握着数万亿美元的地产和房产资源。市场对人类经济生活的报复,通常很快就会出现,著名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这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关于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效用,经济学理论已经完整地论述清楚了。即使从当下的成效来看,也是明显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第一,出售国有资产,立即能够减少政府预算的赤字。第二,当大量的国有企业成为私有企业,政府可以真正实现从市场竞争中退出,这意味着政府的负担和职责相应减少,政府决策者因此有更多的精力实现公共政策的最大效益,比如更加重要的国防、社会保障。第三,已经有大量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经验,相应的,也有大量固守国有企业模式导致国家经济持续走低的案例,相关的经验教训就在眼前。第四,也是市场层面最重要的,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能够将更多的人卷入到市场,这会催生出更多的企业家,企业家又会发现、培育更加新兴的市场,并最终做大市场的规模。
    在国有企业私有化方面,美国人在上世纪80年代是尝到甜头的。比如,随着邮政垄断的被废除,美国才真正迎来邮政快递业的勃兴,联邦快递这样的公司,的确是政府退出之后的结果。比如,拆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的通信产业才真正释放出巨大的市场能量,今天谁都知道,美国人的通信生活高效又低廉,可是产业本身却蔚为大观。更加重要的是,正是通信产业的巨大市场,才催生了诸如Microsoft、Apple、Google等新经济新企业的大面积发展。
    所以美国人并不打算就此停止联邦资产的私有化步伐。资料显示,到2007财年末,美国联邦政府持有12000亿美元的建筑物和设备,价值2770亿美元的存货、9190亿美元的土地、3920亿美元的采矿权。全美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产权,继续在政府手上闲置。许多政府资产不但没有得到重视,还遭到滥用。因此美国的政府问责局甚至尖锐指出,许多政府资产已经在损毁边缘,政府拥有的许多财产实际上是多余的。此情此景,美国人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继续出售超出公共需求之外的多余的联邦资产,并且要不断改进剩余的少数资产的管理方式。
(作者为财经作家、独立书评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