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奥朗德的欧洲“经济政府”梦想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25 00:00:00

摘要:欧洲危机根本上反映的是欧盟内部的文化差异:地中海沿岸各国注重生活享受,宁愿借债也要满足生活享受。

5月16日,在就任总统1周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法国总统奥朗德建议成立欧洲“经济政府”,这一政府将拥有自行制定预算和发行债券的权力、有一套统一的税收体系并任命一位全职总统;他并希望在两年内全面实现欧盟政治一体化。目前,奥朗德的建议已经得到了意大利的支持。
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各国均认同应由欧盟出面解决问题。可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各国却意见不一,特别是执欧盟牛耳的德国和法国,看法更是大相径庭。
法国主张应该通过发行欧洲债券,让所有成员国共同分担债务,此一主张得到希腊、意大利等多数财政状况不佳的欧元区国家的支持。这些国家的动机十分明显,就是要让财务状况良好的国家来为他们的债务买单。在他们看来,德国是欧元区单元货币的最大受益者,廉价商品大量输入成员国,赚得盆满钵满,解囊相助是应该的。
德国和芬兰等少数拥有AAA主权债务评级的欧元区国家对此洞若观火,默克尔拒绝考虑欧洲债券等看似简单的解决办法,理由是它没有解决核心问题——欧元区部分国家财政纪律宽松,而欧盟控制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发行欧洲债券,等于要德国以自己的信用为担保,帮助这些乱花钱国家举债。有媒体估算,一旦发行共同债券,德国将每年多支付近500亿欧元的利息。默克尔当然不干,她认为要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欧元区加强整合,成员国向欧盟交出更多主权:一是在欧元区内实施具有法律约束力,财政契约;二是要建一个超脱于各成员国主权的财政管理机构,即欧元区财政部。
但法国那一派只想让德国承担责任,却又不愿意让渡经济主权。正是这一根本分歧,使得欧盟各国无法就解决危机的方法形成共识,迟迟无法采取行动。与此同时,欧债危机却继续蔓延,问题越来越多。2011年8月,默克尔和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在举行首脑会晤时曾提到成立欧元区经济政府,由欧元区17个成员国组成,一年召开两次会议,选举任期为两年半的专职主席,协调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和财政政策。但在欧债危机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这一提议最终没有下文。奥朗德的新建议是对前述建议的深化,特别是提到了制定预算的权力和政治一体化,如果能实现,就满足了德国的要求,这对欧债危机的解决无疑有重要作用。
而从欧债危机的成因上看,欧元区的政府债务无论是规模还是占GDP 的比重都并不比美、日、英等国家高,但却只有欧元区爆发了债务危机,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的欧元体制。统一货币意味着欧元区国家不但没有货币发行权,而且还要受欧元区各国政府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当年GDP的60%的双约束。这样一来,各国无法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只能通过缩减开支、增加税收等办法来减少债务,而这又会带来产出减少和低就业率等后果,最后是更少的税收、更高的赤字及债务相对于GDP的飙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所倡导的财政紧缩无法产生明显效果的原因。而紧缩还带来了棘手的道德风险:在普通欧洲人看来,富人也受到改革的影响,但还不至于陷入生活拮据的状况;那些在经济繁荣时期赚得盆满钵满的既得利益者,早就嗅到危机的来临而将巨款转移到国外;过气的政客则下台了事,不大可能遭到追究。普通老百姓则成了紧缩的牺牲品,所谓的紧缩已经成为“砸饭碗、削工资、增税收”的代名词,日益不得人心。
再从欧洲一体化的角度看,从1951年的欧洲煤钢联盟到1993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再到2007年的《里斯本条约》,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欧盟结束了欧洲过去300年纷争不断的历史,促成法德等交战国修好,并通过经济合作建立互信,令历史宿敌成为紧密合作伙伴;及后协助希腊、西班牙等引入民主体制,并在东西方冷战结束后,陆续吸纳中欧及东欧成员国,加强各国民主及人权发展,解决种族不和引起的国家争端。欧盟和欧元区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而欧洲一体化是人类大同理想的一次最接近成功的实验。人们不希望它失败。但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一体化已经停滞不前,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如果欧元区解体,将是欧洲一体化的重大倒退;而如果奥朗德提议的政治一体化能够变成现实,欧洲一体化将再次出发。
因此,从各个角度看,奥朗德的建议对欧盟和欧元区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但似乎没有人对此欢欣鼓舞。这是因为这一建议看起来很美,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则存在着诸多疑问。首先,欧盟一直示范的是一种通过平等协商达致“和而不同”境界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一体化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慢,但很扎实。但在各国制订预算这样有时效的事情上,欧盟可能需要很多次的讨价还价才能达成有约束的决议。更何况,在欧盟的《欧洲稳定与发展条约》里,原本就有对各国财政预算的约束规定,可不但希腊等国严重违反了条约的规定,就是德国、法国等国也达不到要求,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遭受过任何形式的制裁,这意味着欧元区的财政标准形同虚设。那么人们凭什么相信成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就能有效协调各国的预算呢?
其次,组建新的决策机构,必然面临权力的重新分配。而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的利益迥异,以希腊为代表的“穷欧洲”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富欧洲”之间在心理上已经渐行渐远,在此情况下如何说服大家进一步放弃主权,是一个大问题。而在当前的欧盟内部,大国还是掌握着多数的权力,特别是法国和德国。组建了新的经济政府之后,全欧洲的经济政策走向很有可能将向着更加有利于德法等国的方向发展,小国将进一步失去话语权,这是这些国家所不愿意见到的,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弹。
更重要的是,欧洲危机根本上反映的是欧盟内部的文化差异:地中海沿岸各国注重生活享受,宁愿借债也要满足生活享受;而德国代表的日耳曼语各国则强调勤奋和量入为出。究其实质,欧洲所面对的是体制整合和生存方式问题。希腊、西班牙等国需要德国的帮助走出危机,但这些国家内部的竞争力低下、福利养懒人已经僵化的劳动力市场才是问题的根本。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能否痛下决心改革,能否振奋精神苦干一番,才是摆脱危机的关键。而这种苦干文化和工作伦理的重塑,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