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全球流行保护主义

作者:于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07 19:23:00

摘要:全球流行保护主义
于 杰 意大利新闻报中国顾问

   美国的“买美国货”政策被中国一再反对,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祸及全球经济复苏,但该政策最终还是写进了美国的经济振兴方案;2008年10月,美国财政部通过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拯救金融机构,被国内一些学者评论为不智,以为英国政府增资银行的方式更可选,2009年的2月份,美国(财长盖特纳)再度实施不良资产收购计划,反面评价不见了。前后方案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眼下的方案更“狠”一些。全球都在流行保护主义,拯救银行方案也是,特别是给银行注资(准国有化的模式),这会导致包括储蓄存款在内的资金自未被救助的银行流向被救助的银行,因为拯救带来安全感,这是保护的结果。金融业是全球化的典型,经营及风险控制上的属地特征会反向提高对母国总行注册资本的要求,因此,是否拯救金融风暴中的金融机构,最终会涉及跨国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的金融和经济安全,这在金融危机之初就存在争议;拯救汽车公司效果相同,欧洲和美国在拯救企业公司的问题上明争暗斗,也是一个产业保护的问题,美国三大汽车的拯救计划也带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不满及随后相应的救助计划。
    保护主义不仅仅是美国买本国钢铁、印尼用政府命令(要求公务员必须)买本国服装鞋袜、俄罗斯要求居民买国产汽车等,任何一个经济体拯救经济,最关键的就是增加就业,政策因此必须倾向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谁都知道,要解决就业就必须有国内企业开工。英国首相布朗2007年9月向工党支持者们承诺的“英国的工作留给英国人”“British jobs for British workers”,如今也被英国工人作为口号,挂在那些招聘外国就业者的当地公司门口。这也是保护主义。
    经济危机中,全球的消费需求存量在下滑,却少有增量,政府的刺激、振兴计划都是希望本经济体存量需求不萎缩,自己有的、能够产的,却到外国去买,那不是将自己已经下降的存量转移了,解决了其他经济体的就业吗?买了外国货(即使其价格便宜),就成了拯救外国经济,这样的政府能够坐得稳?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是被罗斯福新政拯救的吗?新政只是将大萧条变成长期衰退,让经济走出困境的是二战。从经济上讲,战争导致了事实上的国内产销、买国货的保护主义,战争让贸易萎缩甚至退出,结果是国内产业兴旺、就业增加,并最终积累了美国经济独霸全球的条件。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过去十年,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走高,希望这些领域短期内增加就业不现实,依靠服务业来挽救美国经济也不可能,因此必须增加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从社会稳定和政策的角度考虑,保护其本国产业是非常理性的选择。如果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再度增长仍然依赖于美国的消费拉动,那么首先应让其恢复这个拉动的能力。如果美国的保护主义能够发挥作用,引领其经济走出困境,再度发挥其全球经济火车头的作用,那全球经济复苏就非常有希望,热烈欢迎保护主义!
    关于保护主义,美国1930年出台的斯穆特-霍利法案的负面效应一直被强调,也有人认为这个法案最终导致了大萧条。这是智仁之见了。从政策的效果看,二战后的日本能够有20年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非关税壁垒支持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都在寻求早日摆脱苦日子的今天,最担心保护主义的,是对外需严重依赖及劳动密集型经济体,如日本正在经历痛苦,在经历1974年以来幅度最大的萎缩。包括美国在内的开明的经济学家都在反对保护主义,但是好像谁都不能改变保护主义的趋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