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王翀 快感的颠覆与重构

作者:程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12 14:46:00

摘要:既是电影又是戏剧,同时既非电影又非戏剧。这就是王翀的“新浪潮戏剧”中最核心的形式。
文 | 程一
    王翀最近很忙。 
    2012年下半年,他拿出了《雷雨2. 0》、《海上花2. 0》、《椅子2. 0》、《乔布斯的美丽与哀愁》、《一镜一生易卜生》,一共五部舞台作品。 
    “这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高产。”他说。最近,他的《中央公园西路》正在木马剧场上演第三轮;此前,他的《雷雨2.0》刚在这里演过第二轮。 
    在木马剧场 , 记者见到了王翀。超过一米九的身高、纤瘦的身材,一件宽阔的衬衫挂在身上—他看起来如同他自己的一面旗帜。 
行动:人生 1.0
    王翀,1982 年生,摩羯座,家里没人搞艺术。高中毕业,他考进了北京大学法律系。 
    按照常规的人生道路走下去,这个高大帅气的男生应该在毕业之后读个法学硕士,进入律师事务所,或者去大企业做法律顾问,从此成为高知、中产、“社会精英”。他今年 30 岁,也许会梳着油亮齐整的头发、穿熨帖笔挺的套装,气度从容,肚腩微微凸出,开一辆银灰色奥迪,也许已经有了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 
    记者眼中的王翀,刚洗过的短发蓬蓬的,显然很久没有修剪;肥大的衣服和裤子颜色暗淡,脚上穿一双沾满污渍的工作靴。他面庞干净,眼神清澈,嘴唇上微微冒出尚未剃净的胡须,看起来像中学生一样。他开的是乐风,记者很难想象这个接近两米的人坐在一辆小车里的样子。 
    “结婚?没有,”他对记者说,“好像我们这个职业,很少有在我这个年纪结婚的。”记者提醒他,这是在用一个群体的现象来解答一个个体的问题,这个回答不能令人满意。 
    王翀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大学期间,他看了孟京辉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瞬间被一种“鲜活的冲击力”击倒,他爱上了艺术,并且选修了一切在北大能选到的电影和戏剧方面的课程。 
    “精心设计的服装、化妆,光鲜的明星,电影就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在银幕上展现的一种奇观,它是不真实的。”曾想过要投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王翀,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美国夏威夷大学进修戏剧。
    在美国学习期间,王翀接触到了后现代主义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并为其工作了一段时间。大师的后现代风格极为深刻地影响了王翀:破碎的情节、凝重的动作、画面感极强的表演。“闻所未闻的美感和质感。”——“美感”与“质感”,是王翀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 
    “那种戏剧(罗伯特·威尔逊的戏剧)就是我想要的,曾经。” 
    2005 年,正在美国读戏剧学博士的王翀在一次交流活动中遇到了德国青年戏剧领袖托马斯·沃斯特玛雅,后者问他毕业之后想做什么。王翀说想当老师,沃斯特玛雅很奇怪:德国的年轻人都愿意冲到一线,为何中国的年轻人喜欢去二线。 
    沃斯特玛雅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王翀,在他心里种下了行动的种子。很快,他中止了博士的学业,回国,开始做导演。 
    从法律到艺术,从电影到戏剧,从学生到导演,这是王翀的人生 1.0。
颠覆:戏剧 2.0 
    王翀的崭露头角,始于 2009 年的《阴道独白》。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不仅为王翀带来了“百分之几千”的金钱回报,确立了王翀的声名,也开创了被王翀自己称为“新浪潮戏剧”三大种类之一的“纪录戏剧”。 
    新浪潮戏剧,这是王翀提出的口号。在《新浪潮戏剧宣言》中,他将旧戏剧比作“昔日的巨轮”,如今已是“沉船”,只剩下“塑料的和报纸糊的排位”、“朽烂的经文和教条”。 
    如同艺术史上那些运动一样,王翀发起的“新浪潮戏剧”也有一个“战斗性”很强的指导思想:“新浪潮戏剧是建立在后现代哲学之上的新戏剧,是对主流戏剧原始而简陋世界观的直接挑战。” 
    但是,指导思想显然不是为一般观众准备的,王翀也很明白这一点。“新浪潮戏剧,说白了就是我推出新作品的一个商标、一个品牌。就像上世纪 80 年代林兆华、高行健的探索戏剧,90 年代孟京辉的先锋戏剧。” 
    在王翀心中,最能代表新浪潮戏剧的是《雷雨 2.0》。顾名思义,这部作品来自于经典话剧《雷雨》。王翀非常不认同《雷雨》的传统版本。“导演不应该只是揣摩剧作者的想法、亦步亦趋地表达剧作者的思想。”于是,他对原著进行了大胆的重构和空前的颠覆。 
    舞台上,布景被布置成正在拍电影的片场,演员好像在演电影,导演、剧务等工作人员一应俱全,四个工作人员扛着四台摄像机穿梭其间。通过舞台上的大屏幕,观众可以实时看到演员的表演,并且与原著产生“互文的快感”。 
    既是电影又是戏剧,同时既非电影又非戏剧。这就是王翀的“影像化戏剧”,也是他的“新浪潮戏剧”中最核心的形式。 
    “有人做过调查,当代人平均每天要花 8 个小时对着屏幕。这些屏幕包括电脑、手机、电视、电影。不久以后,可能这个数字就是 18 个小时,”王翀说,“到那时,除了睡觉,我们的眼前可能一直都是屏幕。” 
    正是出于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思考,王翀创造了影像化戏剧的形式。《雷雨 2.0》里的每一句台词,都来源于曹禺的原始文本 ;但经过高度的打碎和重组之后,观众已经再难寻找原著的影子—碎片化的情节如潮水一般从舞台和大屏幕同时汹涌而出,淹没了观众的视觉。 
    王翀的艺术尝试是勇敢的,也得到了舆论的认可。《新京报》将《雷雨 2.0》评为“中国小剧场戏剧 30年十佳剧目”之一,很多评论也对这部作品大加赞扬。 
    为戏剧艺术找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是王翀的戏剧 2 . 0。  
重构:人生 2.0 
    《雷雨 2.0》在商业上还是没有成功。 
    “投资很高。舞台上一个摄像机的费用,可能就够我做一个小规模的作品了。光舞台上就有 20 个人,这么大的场面交给我这个年纪的导演,全世界都少有,”王翀承认,“能做这个戏,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我很幸运。” 
    然而,这种“幸运”看来并不是可持续的。在王翀全部作品中,除了《阴道独白》和《中央公园西路》之外,其它的作品要么只是收回成本,要么干脆赔钱。对于自己倾尽心血的《雷雨 2.0》票房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王翀想了想,认为原因可能是“高估了观众的审美能力”。
    他曾经想做罗伯特·威尔逊那样的凝重、缓慢、充满画面感的戏剧。“要做你们自己已经有的东西。”这是大师对王翀的指点。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他的《雷雨 2.0》似乎还是走得太快了。
    “我参加爱丁堡艺穗节,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参加了日本利贺的亚洲导演戏剧节。我在国际上获奖,在戏剧界,除了挣钱少,还能怎么样呢?”王翀说,“但在今天的中国,消费主义统治一切,谈钱以外的东西都会显得无力。” 
    但他也说,假如自己想做 10 个东西,他可能会选择做最挣钱的那个东西,这就是妥协的极限了——必须是自己想做的东西才行,不想做的绝不会做。 
    王翀提到了贾樟柯。“贾樟柯会提供给你一种独有的质感,那是冯小刚给不了你的。”他认为,戏剧艺术之于全部大众艺术门类,相当于贾樟柯之于一般电影导演:虽然提供了独特的质感,但就市场来看,远远不如电影、电视。而在戏剧界里,他又相当于贾樟柯一样的位置。
    “当然,那不是说我像贾樟柯一样有影响,我是及不上他的,但……你明白我的意思。” 
    小众艺术中的小众导演,这个意思自然不难明白。 
    不过,王翀对于现状并不悲观;更重要的是,他对现状作出判断的理由并没有充斥着理想主义的热血,而是非常实际。 
    “开拓市场的时候,赔钱是肯定的。比如微博,比如视频网站,都是先砸钱。但我要先把这个市场占住,无论是 10% 还是 80%,我先占住了一席之地,包括团队、渠道、运作模式,全都抓住,这样等将来这个市场放量10 倍、100 倍的时候,自然就会挣钱。” 
    “说白了,这就是抄底,”王翀自信满满、条理分明,眼神清澈而坚定。 
    在被问及近期打算的时候,王翀说,经过了半年“违背创作规律的高产”之后,他没有日程安排之内的新作品,根据易卜生原著创作的《群鬼 2.0》也只是正在构思当中。2013 年伊始,他将会去美国进行为期 7 个月的交流学习。 
    “每天就是看戏、学习,跟人聊天,别的什么都不干。”他说。 
    王翀飞速前进的脚步慢了下来,新浪潮戏剧也即将静止。但对于后面的艺术和人生而言,这种静止似乎是必要的——也许,王翀正在筹划着自己的人生 2.0。

王翀作品年表
2012年 《乔布斯的美丽与哀愁》、《椅子2.0》、《雷雨2.0》 
                         —《北京青年周刊》:不断尝试 不断质疑   
2011年-2013年《中央公园西路》   
                         —《南方人物周刊》:“讽刺与张力”    
2010年-2011年《哈姆雷特机器》    
                         —《北京日报》:“悬浮在冷峻的社会批判与哲理思考之上 的否定性与怀疑精神”    
2010年《京具》    
2009年《渴爱crave》  
                         —《网络导报》:“打开了解世界级戏剧作品的一扇门”   
2009年-2011年《自我控诉》   
                         —《中国文化报》:“新生代导演中最具实验气质”    
2009年-2012年《阴道独白》  
                         —美国《时代周刊》:“一系列的售罄演出,造成轰动”    
2008年-2009年《电之驿站》  
                         —《新京报》:“令人兴奋的国际级作品”    
2007年/2009年《阿拉伯之夜》 
                         —《北京青年报》:“2007年值得收藏的美丽回忆”    
2006年《哈姆雷特主义》首演,檀香山、北京巡演    
                         —Honolulu Advertizer:“饱含政治意味” 
                               实验戏剧,“薪尽火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