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汽车三包政策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有望3月出台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04 09:53:00

摘要:让消费者望眼欲穿的汽车三包政策历时8年终于迎来曙光,《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国家标准,眼下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让消费者望眼欲穿的汽车三包政策历时8年终于迎来曙光,《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国家标准,眼下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否预示着汽车三包政策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呢?

  "包修、包换、包退"俗称三包,然而在国内汽车市场,消费者却最多只能享受到包修这一项服务,买到有问题的座驾,消费者除了骂两句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次的征求意见稿规定,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零件出现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免费更换。累计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费者可选择更换新车或退货。 同时意见稿还对汽车零部件"三包"范围作出了明确,对于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8种中"主要零件"范围进行了说明,进一步明确了厂商的责任,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宝昌认为,这大大增强了汽车"三包"可实施性。

  邱宝昌:对消费者应该是一个福音。关键是举证责任问题,在什么情况下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消费者是福音,那么是否对厂商就是噩耗呢?一辆汽车有两万多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易受损程度不同,如果按照消费者的想法,三包到底,有了问题就退换那么对于厂商来说的确会吃不消。曾经参与规定起草的原中国消费者保护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说,汽车独特的商品属性增加了三包的难度:

  王前虎:汽车如果有问题都在行驶过程中才会发现,不仅涉及到道路、设施或者汽车本身,还包括驾驶人员在操控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如何来区分责任,所以在制定三包规定的相关条款过程中,进行量化过程中要进行反复的斟酌。

  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经济师贾新光认为,汽车三包绝不是只保护消费者一方,国家标准的出台实际上也是在保护汽车厂商。

  贾新光:现在厂商也苦恼,有些消费者不满意反复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厂家也没办法。比如现在外观内饰什么的就不管了,所以实际上这个对厂家也是有一定的保护的。消费者不可以无限制的去维权。

  汽车三包相关规定经过反复酝酿和征求意见,已经起草了十余稿,汽车三包政策被消费者眼巴巴盼了8年,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连雨点都没见着。现在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有了,那么,最终实现全面的三包离我们还有多远?原中国消费者保护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说,政策出台之所以这样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汽车生产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讨价还价,不愿意承担过重的责任。

  王前虎:应该是有一个利益的平衡问题,从公平的角度对这个各方面利益进行一个平衡,然后做的是最科学、最合理,搞出来之后让各方面都感觉到就是讲理。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经济师贾新光也说,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被退换的汽车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贾新光:退回来的这个车很难处理,这个在美国它就叫"柠檬车",这个非常难受。所以它在中国,这个汽车厂就极力阻止这样一个办法出台。

  汽车三包难以正式出台还有一只更大的"拦路虎"就是鉴定难。汽车出现故障得查出原因,要检测就必然涉及到权威性的问题。邱宝昌律师认为,现在有些商家出具的检测结果缺乏公正性。

  邱宝昌:不是由厂家、销售方说了算,也不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应该由第三方公正客观独立的鉴定,至于鉴定也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执行。

  第三方检测固然好,然而现实却是,国内目前专业权威的检测机构非常少,不超过五家。如果武汉的消费者要检测汽车质量,需将车运往天津,而且花费惊人,做个检测的费用就够再买辆车了。而且,即使检测方便了,如果执行"三包"中的"退换"业务,又要涉及到车管所重新登记、上牌照、变更保险等许多后续问题,而这些都需要有关方面给予方便和支持。

  此外,厂商如何消化被退换的汽车,是否会在二手车市场引发新的问题,都有必要加以重视。由此来看汽车三包虽然看上去挺美,但实际上要走的路还很长。(来源:中国广播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