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海南农信社创新小贷模式

作者:刘红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03 00:23:00

摘要:如何让小额信贷不仅成为政府的扶贫工具,还要成为银行创造利润的增长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红英 海南报道
    当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让小额信贷不仅成为政府的扶贫工具,还要成为银行创造利润的增长点?如何帮助农民科学生产,将小额信贷与提高农民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加强国家之间的信息共享,合力创新小额信贷管理模式?这些都是挑战智慧的焦点问题。
    11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和泛美开发银行主办的中国-拉美微型金融与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来自11个国家的著名银行界人士、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金融业界精英盛赞海南省农村信用社“一小通”的成功经验。
    其实,过去在海南,也是“谈小(小额贷款)色变”,认为做小额贷款就是找死,不做也是等死。当时农信社小额贷款不良率超过了70%,有的甚至达到90%,贷出去的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收不回。
    会间,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吴伟雄分析了原因。他说,小额贷款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这项业务贷款户数多、单笔数额小、经营费率高、缺乏抵押物、还款风险大。对银行来说,完成一笔小额贷款相对于完成一笔大额贷款,在程序上一点不能简化,但经营费率却要高得多。而且,小额贷款面对千家万户,开办这项业务,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不论是贷款人员还是农户,都极易出现道德风险。
    众所周知,农业自然灾害多、风险高,银行往往不愿办理小额贷款,也很难办好这项业务。吴伟雄理事长说,我们“一小通”小额信贷模式取得成功的核心是创造性地建立了小额贷款的“四交”机制,即“把贷款‘审批权’交给农民,把贷款利率‘定价权’交给农民,把贷款风险‘防控权’交给网络,把工资‘发放权’交给小额信贷技术员”。经过5年的发展实践,截至2012年9月,海南省农信社累放小额贷款72亿元,惠及26万农户,小额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2%以下。
    那么,贷款“审批权”是如何交给农民的呢?就是指2万元以下贷款,只要农民自愿组成5户联保小组,在接受小额信贷技术员不少于5次的培训后,农信社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发放贷款。把贷款利率“定价权”交给农民则独创了小额信贷“诚信保证金”制度,即“利息 诚信保证金”,若每月按时还息,则诚信保证金退还;逾期还息,则诚信保证金转为利息收入不再退还。如平时有闲钱存在农信社,贷款利息会更低。如此引导农民讲诚信,从而降低贷款利率。把贷款风险“防控权”交给信贷员和网络的做法是指信贷员、监督员与分支经理按照70%、20%、10%的比例承担责任并分享每笔贷款收益。3人以上责权利对称联保形成环形监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把工资“发放权”交给小额信贷技术员则是将信贷员的收入与绩效挂钩,并对风险承担无限责任,以此强化信贷员责任意识。
    后来,海南率先在全国构建一张完全覆盖每个乡镇的小额信贷服务网络。海南省农信社在琼中联社成立小额信贷总部,在全省18个市县成立19个小额信贷部,在205个乡镇成立小额信贷服务站,每站配备2-3个专业小额信贷技术员,并在全省2000多个行政村发放了9000余台EPOS机,方便农民就近查询账户信息、归还贷款利息和进行小额存取款。
    小额信贷是中国的难题,也是全世界的难题,光靠银行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海南省政府也及时出手相助,出台《海南省农户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凡5万元以下农户小额贷款,只要按时还本付息,本息结清后,均可获得5%的财政贴息。近两年,海南省政府共向农户贴息和金融机构奖励超过1亿元。可以说,海南省破解小额信贷难题,是政府和银行合力的典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