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不要让“葛朗台思维”绑架中国对外援助

作者:梅新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15 18:22:40

摘要:不要让“葛朗台思维”绑架中国对外援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对外援助,本来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国际社会应尽的责任,也是为本国开拓政治经济发展空间,但在近年的部分网络舆论喧嚣中,中国是否应该发展对外援助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却硬是被炒作、歪曲成了一个问题。其实,即使不考虑人道主义等价值观念,仅仅从我国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看,对外援助都是必要的。
对外援助不可或缺
    从生存视角来看,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倘若中国不能积极参与对欠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帮助其寻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么,在混乱和萧条的怒海风涛之中,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繁荣的中国孤岛能够长久幸存。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我们不能用自私和短视把一个本来大有希望的中国打造成史册之上的反面典型。
    单纯从发展视角来看,即使是早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对外援助,虽然被某些人讥为“不计成本”,在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也仍然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市场基础上的经贸往来奠定了人才培养、基础设施、人缘网络等各方面基础。1954-1978年间,参与对外援建活动的囊括国内十几个行业数千家企业,仅派出人员就达30余万人次,成为当时长期严酷的贸易禁运环境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活动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参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援建活动,中国企业认识到了自己的产业技术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拥有适用技术优势,树立了日后开展大规模跨国经营时不可缺少的自信心;当时外派的30余万人员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涉外经验,为中国企业后来开展全面跨国经营准备了人才。
    至于今天的对外援助可能为中国创造多少未来的市场、这些未来的市场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那就更显而易见了。毕竟我们在发展中国家市场面临着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资本短缺、人力资源技能不足且纪律涣散等重重障碍,在海外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我们的成套设备、技术标准输出和战略资源投资遭遇的西方竞争对手最大优势不是别的,而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殖民主义遗产。要解决这一切艰难险阻,不能给相关企业添加过重负担,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官方发展援助这件公共服务工具,为我们的企业在海外市场施展身手铺砌“入场通道”,建设尽可能平整的“竞技舞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世间常规。至于在实施这些援助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多少具有国际视野和阅历的本国人才,那就更是难以低估的收获了。
    在更高的层次上,中国不是想赢得更大国际话语权吗?中国不是热切希望走出被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日子、跃升到推动乃至主导国际规则制定实施吗?如果中国不能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感,如果中国不能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愿意与别国分享繁荣,那么,其它国家凭什么要支持中国的主张?无论是正常的个人还是国家,没有哪个会喜欢葛朗台,更没有哪个会对他心悦诚服,衷心追随。
给对外援助支出算笔账
    对外援助有助于我们获得这么多重大利益,其支出不仅远远不足以对我们的财政和经济构成负担,反而偏少,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地位不甚相称。
    从建国以来对外援助累计总额来看,我们的对外援助不算惊人。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1950-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超过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然而,这种将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均全额计入对外援助金额的算法并不严密,准确说来,在评判援外支出时,我们不应将有借有还的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全部金额都列入其中,特别是本金不应列入。因为财政补贴的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只有在被免除债务后,被免除偿还的贷款本息才能计入准确意义上的对外援助支出。根据《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人民币。这样,1950-2009年,中国援外总额为1062亿元无偿援助加上255.8亿元免除到期债务,合计1317.8亿元。再加上2010年援外支出136.14亿元,1950-2010年我国援外总额1453.94亿元,这个总量委实不算惊人。
    考察年度对外援助占当年GDP与财政收入比重,我们更可以清楚地看到援外支出不高。不错,当年越南战火弥漫、苏联百万大军陈兵边境之际,中国援外支出一度占到财政支出总额的6%-7%;但中国赢得和平外部环境并自近代以来第一次以平等地位跻身国际主流市场之后,这项比重已经大大降低。时至今日,我们很容易确认,中国援外支出占我国财政收入和GDP比重很低,仅占财政收入的千分之几、GDP的万分之几。直到2012年,我国援外支出仍然不高。根据财政部《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表》,2012年整个外交支出预算342.31亿元,鉴于新世纪以来历年援外支出基本上都占整个外交支出总额的一半左右,估计其中援外支出预算为170亿元左右。
    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纳入考虑,我国援外支出增幅更小。2004-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7.63%,以人民币计算的援外支出剔除通胀因素后,只增长90%。
    进一步与同期我国财政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项支出相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援外支出比这些项目的支出少得多,增长也慢得多,根本不足以明显挤占国内民生和发展资源。
    2004-2010年,中国援外支出金额增长124%,上述各项支出增幅少则接近3倍,多则近9倍。以“影响国内民生”为由主张压缩援外,实在是完全站不住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