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舌尖”搅动的经济

作者:陈相乐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5-25 20:46:33

摘要:被“舌尖”搅动的经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相乐 北京报道

   如果时间倒退,陈晓卿或许没有必要写下那条微博:“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
    5月14日上午10点18分,著名美食专栏作家陈晓卿发表了他当天的第7条微博。再过12个小时,一部几天前刚刚剪辑完成的纪录片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一共7集,片名陌生而又熟悉——《舌尖上的中国》,与几年前某出版社出版过的图书重名,但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的关系。
“舌尖”的诱惑
    22点40分。
    清新生动的画面,悠扬婉转的配乐,加上具有穿透力的磁性解说,《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第一轮全国首播。有等候多时的粉丝在陈晓卿的那条微博后写道,“原来是总导演啊!刚开始看!”
    不同于其他的美食栏目,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这部纪录片更多了一种人文的关怀。
    “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深深的淤泥之中,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片子将镜头对准了来自安徽的职业挖藕人圣武和茂荣兄弟俩。
    50分钟的时间里,香格里拉的松茸、遂昌的冬笋、大理的诺邓火腿、嘉鱼的莲藕,连同它们特有的故事相继登场。
    与电视画面在不同故事间切换相同,网络上也发生着变化:在陈晓卿的微博中,近乎每20秒就会有人给他留言。同时,陈晓卿微博右上角的粉丝数量也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如此快速的增长应该是他开通微博以来的头一次。而他那条“求各位亲帮转”也是毫无问题,“帮转”的数量在之后达到一万一千多,这样的转发量对于陈晓卿,同样是第一次。
    没有人知道彼时的陈晓卿是否留意到了他微博上的微妙变化,但可以断定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的确确火了,甚至火到有人“批评”这部片子“太恶毒”,因为大晚上的还要折磨“吃货”们的“吃心”,以至于“馋得快要舔屏幕了”。
    如果说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来得让观众们措手不及,那么从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开始,这部纪录片则承载了四面八方“吃货”们热切的期盼。嘉兴的粽子、陕北高原的黄馍馍、建水的豆腐、绍兴的黄酒、兰州的拉面、宁波的水磨年糕……不过,在一共350分钟的时间里,太多散落在各地的美食没能出现,以至于有观众开始“声讨”陈晓卿——“面食里怎么没有我们河南呢?”而陈晓卿也只能开玩笑地回应说,“宁夏人民也这么问,山东人民也是。现在我已经不能去这些地方了,据说是去一次就要挨打一次。”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吃货们很疯狂:5月14日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大增。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2倍。第一集介绍云南诺邓火腿,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据说不少吃货是边看电视边打开淘宝搜索并下单。” 5月18日,某网站公关部总监如此表示。
    3天后,上述这位对网络购物颇为熟悉的公关部总监这样写道:“《舌尖上的中国》(除去周末)开播5天,584万人上淘宝找过零食特产,2005万人浏览过美食页面。成交729万件,增长最快的是节目中提到的毛豆腐、松茸、乳扇等。食品类的购买高峰,转移到每晚22-24点。江苏人搜节目中播出的美食最多。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北京等地区用户购买零食特产最多。”
唤醒中国人对食物的敬重
    顾洁,《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组里的工作人员。就在几天之前,有人在她的博客留下了长长的一段话:“长期生活在国外,和学传媒出身的夫人都喜欢看纪录片,经常一起叹息中外纪录片上的差距,无奈地赞叹西方纪录片的境界。感叹选题、感叹立意、感叹视角、感叹真爱。在说美食,又不是在说美食,形形色色的美食都只是载体,是介质。
    “感动我们的,原来是美食中透出平凡的人们对生活的平凡的爱。朴实中沁人心扉,感人肺腑。看着看着,眼睛被泪水朦胧,想起了童年全家过年的样子,全家人在爷爷奶奶的指挥下,用说不上流传了多少年的菜谱和动作,一起蒸碗,炸果子,包饺子……
    “于是,即使远在他乡,也一定要在每年过年,追索这记忆,笨拙地蒸碗,炸果子,包饺子……
    “瞬间,似乎明白了歌里唱到的‘中国印’是如何被烙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在灵魂及一切之上。”
    一直到今天,顾洁依然被类似这样的观众留言所感动。做了多年的纪录片,顾洁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观众原来距离自己那么近。
    实际上,有一组数据也可以来证明《舌尖上的中国》真的红了。
    7集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平均收视率达0.5%,其中,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有0.55%,甚至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这个成绩已经很高,与BBC纪录片的收视率不相上下。
    那么,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陈晓卿的答案是:“一个纪录片只要具备主题接地气,观众就会爱看;制作水准专业,叙述故事精彩,就能得到观众的厚爱。”
    与很多喜欢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一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也刚刚追看完《舌尖上的中国》。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首先是它的选题做得好。美食是大家都喜欢的,很少有人会说他不喜欢美食。这就提供了最大公约数的观众,其他的纪录片有时候观众面会相对窄一些,饮食的观众是所有纪录片观众中数量最大的。
    “第二,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只是关于饮食的纪录片。关于怎么做菜和如何吃东西的节目有很多,它们为什么没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因为仅仅吃是不够的,要吃出文化来。这部片子突出的特征是两点,一个是通过吃给我们还原了一种生活态度。什么生活态度?就是它里面展示的所有吃食,都不是机器化的操作,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另外,是对食物的敬重。中国人一直对食物很敬重,但是很遗憾,当代几乎很少做到。这部片子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食物的敬重。
    “然后,就是片子里带有感情,一种审美的情感,在味道里体现了一种美学性。它重点关注人们如何获得食材以及比如片子里拍到的大家在享用美食的那种愉悦感。
    “最后一点,它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可以说这部作品成为制作(纪录片)的一个标杆。你再做类似的片子,你就得在这个基础上往前走。再想制作精品,画面、声音、叙事、节奏都得考虑超越它才可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